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13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13篇

2022-11-21 12:45:05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13篇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光伏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  现行政策下,采取房光互补、地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农户屋顶或公共场所等闲置资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13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13篇

篇一: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光伏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材料

  现行政策下,采取房光互补、地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建设模式,充分利用农户屋顶或公共场所等闲置资源。作为村办公室和学校,以及废弃的矿山、荒地等闲置土地、未利用地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在发展农村产业、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同时,逐步覆盖光伏发电设备。将光伏发电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村光伏建筑一体化,充分融入乡村山林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光伏小镇”,积极推动镇区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及时开展首优评优,对装机容量最大、优势突出的镇授予“光伏小镇”称号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县(市、区))选择一个镇(街道)作为地方“光伏小镇”试点,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加强巡视成果应用。选择投资者利用农户屋顶、村庄公共场所及配套设施、沿河、沿路、沿运河、设施农业等适宜地块开发连片光伏发电项目。

  结合村庄建设,积极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将其建设成为光伏发电共建共享试点示范区,促进县域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梳理乡镇建筑屋顶、闲置土地、未利用地等可用于光伏发展的资源;负责推进光伏发电在农村的应用和“光伏小镇”建设,将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两美行动计划”相结合,加强设计建设指导,配合光伏开发企业开展资源调查、开发对接和建设运维,不断扩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研究制定光伏发电应用、光伏产业发展、光伏产业产学研等具体扶持措施;落实光伏产业财税支持政策、相关税收减免等。引导扶持资金和涉农资金适当集中在光伏发电行业,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要及时拨付;监督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考核。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可再生能源配套电网建设、互联网发电、购电等有关规定,确保配套电网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投资同时进行。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购买上网电量;制定光伏发电并网申请、并网调试验收、电费及补贴发放结算等工作程序。办事指南,公开办事时限要求,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并网服务,落实和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管理,有序安排光伏发电计划,获取并计算上网电量,加强光伏发电信息统计;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征系统备用容量费及相关服务费。个人家庭投资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网公司免费提供接入系统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免费提供网关计量装置和电表进行发电计量;设计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协助推进农村光伏发电应用和“光伏小镇”建设,配合土地利用信息调查,明确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项目选址指导和政策管控,协助光伏开发企业开展用地信息调查,明确光伏发电项目用地条件和用地注意事项,根据规划条件,太阳能光伏申请的要求已纳入批地计划进行审查。项目选址指导和政策管控,协助光伏开发企业开展土地利用信息调查,明确光伏发电项目用地条件和森林利用注意事项。

  梳理区域内建筑屋顶、闲置土地、未利用地等可用于光伏开发的资源;协调县(市、区)地区已建成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的相关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协助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及时清算;筛选和鼓励区域内大型屋顶资源企业和大型用电企业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参照市政实践,制定推进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共建共享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领导小组。

  保障措施如下:(1)建立保障机制。太阳能光伏发电共建共享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下发通知,总结分析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工作进度书面报告,包括工作进度、问题及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计划、相关建议等。(2)强化要素保障。深化政银企沟通机制,简化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加强项目融资、用地、消费等重点资源保障。积极引入绿色金融贷款,增加大量投资光伏开发企业。出台相关激励和补贴政策,协调整合涉农资金、对口帮扶资金、扶贫贷款、捐赠资金等渠道投资建设特别是新建设施,对拥有光伏发电设施的普通农户和高返贫风险农户给予贴息或资金支持,形成长效机制。(3)加强技术支持。支持地方光伏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交流,筹建博士工作站,建立省级太阳能工程研究中心。突破技术难点和设备瓶颈,各村均设有光伏维修站,负责为光伏用户提供技术咨询、设备维修、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技术培训,建立光伏产业运营管理平台,对光伏发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及时收集和分析光伏发电数据和营业收入。(4)破解瓶颈问题。重点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用地政策和用电问题,争取支持明确农用地光伏确定开发用地性质的标准。加强全市电网设施建设,积极解决“大机小网”问题。并合理评估未来新能源并网容量需求,提前与电网公司积极对接部署电网基础设施项目,为新建光伏项目集中运营和全面消纳做好准备。

  

  

篇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center></center>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能产生效益。因此,把资源转成经济需要经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等多重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center></center>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center></center>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高家堂村把发展重点放在做好改造和提升笋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98年开始,对3000余亩的山林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center></center>典型案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松江区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东北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北距松

  

  江区中心10公里。该镇的发展不倚仗工业,而是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的周边大中城市。

  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典型案例:天津大寺镇王村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该村距天津港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全村580户,人口1862人,占有土地4000余亩。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2012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电脑、电话、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5、文化传承型模式

  

  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该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农民画家已发展到800多人。"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center></center>典型案例: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端的渭河上游。目前,该县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10%。2012年末,全县

  

  养鱼水面达464亩,其中冷水鱼12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0吨,其中冷水鱼超过40吨,渔业总产值达770余万元。

  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典型案例: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道海嘎查道海嘎查是太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典型。道海嘎查的主要就是草原,因此,对草原牧区来讲,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道海嘎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发展特色家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独具草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发展模式。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典型案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桂林市108公里,共103户407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

  

  色旅游新村。红岩新村成功地建起80多栋独立别墅,共拥有客房300多间,餐馆近40家,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

  9、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center></center>典型案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江湾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云集了梦里江湾5A级旅游景区、古埠名祠汪口4A级旅游景区、生态家园晓起和5A级标准的梯云人家篁岭四个品牌景区。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梨园古镇景区、莲花谷度假区,使之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典范。中国美,看乡村,一个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江湾,正成为"美丽中国"在乡村的鲜活样本,并以旅游转型升级为拓展空间加快成为中国旅游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center></center>典型案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三坪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坪风景区所在地,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86人,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5元。三坪村全村共有山地60360亩,毛竹18000亩,种植蜜柚12500亩,耕地2190亩。该村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充分发挥森林、竹林等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打造金线莲、铁皮石斛、蕨菜种植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同时整合资源,建立千亩柚园、万亩竹海、玫瑰花海等特色观光旅游,构建观光旅游示范点,提高吸纳、转移、承载三平景区游客的能力。

  

  

  

篇三: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____年为乡村振兴元年,全国各乡镇掀起了乡村振兴的热潮,其中以桐乡、丽水、沂蒙山和杨凌四个城市的案例最具有代表性,且各有特色。桐乡以顶层设计为指引,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启动农业经济开发区促进产业融合,以桐乡模式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的模板。丽水在保护原生态村落的基础上,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重新定义田园生活。沂蒙山白石村围绕沂蒙小调IP,打造红色革命旅游区,以红色旅游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杨凌新集村依托自身葡萄产业基础,以产业振兴+京东电商平台,打造醉美葡萄小镇,助力全村脱贫致富。以下对这四个成功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桐乡做精顶层设计,实现乡村振兴桐乡路径桐乡进行乡村振兴时,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找到优势与短板,绘制顶层蓝图,并基于前期调研出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形成了桐乡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同时,桐乡积极搭建产业平台,积极与嘉兴市农业规划进行对接,引入__农科院进行合作,搭建智慧农业平台,创造1+1+N的智慧农业的桐乡模式。桐乡以顶层蓝图为指引,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带动蚕桑、畜牧等其他产业发展,并结合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做活桐乡旅游业。此外,桐乡启动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计划在石门省级综合区和石门省级农业特色强镇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一心二带五区,即一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白马塘水乡风情带、江南田园景观带二带,和精品水果生产区、杭白菊生产示范区、糖桑菌循环示范区、产村融合示范区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区等五区。以此推动

  桐乡三产融合加快,实现桐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河东区

  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指示精神,以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本中走在前列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乡村振兴三步走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推动河东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河东区供销农场:念活土地经走好振兴路》近年来,河东区围绕破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半径与生产半径矛盾突出;农村老龄化不断加快,良田无人耕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业种植效率低下;村集体无收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举措,深化服务机制改革,开展供销农场试点,探索了一条盘活土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主要做法及成效积极推动河东区供销社与山东省供销社在农业规模化经营领域开展跨层级合作,组建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探索开创1+4+N土地经营模式,即:以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现代农业的服务平台、培训基地、科研中心、城市菜园,采取自己种、合伙种、替人种、帮人种、教人种等多种合作模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强化三个保障,聚发展合力。将供销农场作为中心工作,多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布局,形成推进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合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安排,组织开展调研,确定发展方向

  和思路,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实施,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水务、农机、金融、供销社等部门、各镇街齐抓共管,在全区形成推进供销农场试点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村庄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供销农场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供销农场建设。三是强化经营保障。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对供销农场地块种植的农作物,在购买政策保险的基础上,另外配套购买商业补充保险。8月份,受暴雨天气的影响,临沂多地爆发洪涝灾害,多地农田被淹,庄稼的长势和收成受到严重影响。洪涝灾害发生时,郑旺镇刘官庄村供销农场基地的玉米正值灌浆期,八成植株死亡或减产。这个时候,农业保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保险3.6元/亩的保费最高保障400元/亩的理赔额度,商业保险21.5元/亩的保费最高保障500元/亩的理赔额度。即使在受灾绝产的情况下,两项保险的保障额度,依然能够保障社员保底收入。

  创新两种模式,差异化运营。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发挥服务平台作用,整合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地块不同性质,进行差异化运营。一是自主经营。由村集体+农户(大田地)或村集体+供销农场(复垦地)联合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合作社整体托管给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经营,实行保底收益+盈余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保底收益根据地块条件、结合当地土地流转市场价格,与村集体、农户协商确定,由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垫资,提前兑付,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全部转嫁到合作社。合作社年底盈余部分在提取公积金、风险金后,按照农民5:村集体3:供销农场公司

  2的比例进行分配,农户可另外享受占比高达50%的合作社盈余收益,最大程度让利于民。目前,已托管经营和正在办理的土地股份合作社7家,托管经营地块8块,面积地1967.5亩,涉及农户2462户。二是合作经营。对接自主经营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由山东供销农场公司提供耕种植保、田间管理、收割收获、秸秆回收(还田)、烘干贮存、加工销售等部分环节或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目前,公司已与梅埠干沟渊、太平徐太平、太平沙岭官庄、相公洪岭埠等11个村居(社区)的14个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地块22处,合作经营面积8000余亩。

  坚持三管齐下,为农业增效。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基础、扩规模、提品质,三管齐下,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一是夯基础,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工作的重点,完善农田水网、路网、电网等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郑旺镇东张岭村过去连年内涝,耕地十种九不收,土地弃荒现象严重。该村组建土地股份以合作社后,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对托管经营的179.5亩土地,配套完善了水、路、渠等农田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农户多年的内涝问题,当季种植青储玉米,长势喜人。二是扩规模,增强市场议价能力。采用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统一购置农业生产资料、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统一销售,具有更强的市场议价能力。八湖镇新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集中经营后,公司统一托管服务,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耕种作业,亩均可以降低成本50元,与合作企业签订采购订单,比一家一户农民自己经营一斤多卖0.2元,不算科学种植增产,这一增一减算

  下来,一亩地可增收200多元。三是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因地制宜,优选优种,重点培育高产、多抗、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品种。在八湖镇新庄村供销农场基地,与青岛天地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日本越光水稻品种63.69亩。目前,越光水稻市场单价超过50元/市斤,种植收益比传统大米翻几番。另外,规划水稻工厂化育苗中心20.72亩,水稻新品种研发展示区144.59亩,争取打造山东省最大的越光水稻繁育基地。

  突出三化融合,为农业赋能。转变农业发展思路,从数字化、品牌化、特色化着手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是数字化,用科技为农业赋能。联合北京万盛华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子丑丁卯公司合作开发数据云平台,平台一期投资150万元。通过数据方法,结合物联网采集地面信息,综合作物模式、气象方面的算法,用于解决农场土地管理和农事运营问题,实现田块测算、耕地历史、作物识别、长势监控、农业气象、土肥概况、灾害预报、产量预估等全产业链数据服务。为公司开展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质量追溯、物联网建设等工作提供底层技术支撑。二是品牌化,用口碑为农业赋能。注册鲁供优享(拟定)农业品牌,专做天然、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让全国人民吃上最放心食物。主动嫁接河东稻米、八湖莲藕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供销农场品牌农产品基地,助力河东从农业大区到农业品牌强区转变。三是特色化,用服务为农业赋能。围绕城市圈,整合土地,建设蔬菜基地、水果基地、肉蛋奶基地等,发展城市小菜园、农产品采摘园、城市一分地休闲体验区等项目,打造中心城区30公里休闲旅游服务圈。

  聚焦三个领域,助民生改善。供销农场集公益性与经营性于一体,不单

  纯以盈利为目的。一是聚焦村集体经济增收。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后,通过整地,打掉田埂、沟渠等实现的增益土地归村集体所有。临沂河东区郑旺刘官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一期发动146户农户、252人,将139.3亩农田入股合作社。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后,增溢土地19.2亩,增溢率达12.1%。保底收益800元/亩/年,村集体每年增加保底收益15元(不含分红),另外,年底村集体还可以获得合作社盈余部分30%的分红。村集体轻轻松松在供销农场获得两份收益。二是聚焦农村老人、相对贫困人员两类特殊群体生活改善。针对老年人出行难、就医难、生活难的问题,对大田地整村托管建设供销农场的村居(社区),由山东供销农场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专项养老保障措施,从托管的土地合作社中拿出部分收益,解决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探索普遍适合农村社区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另外,重点关注全面脱贫后相对贫困群体脱贫问题,村集体从供销农场获得的收益优先用于保障相对贫困群体生产生活。三是聚焦农村宅基地复垦利用。在当前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供销农场以打通耕地与宅基地之间转换途径为目标,主动对接新型农村社区,瞄准农村宅基地复垦利用,助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前,已对接有关村居发展复垦项目2个。其中,汤头前林子村复垦地320亩作为特优果菜种植展示园,开发高价值的果园60亩,用于种植猕猴桃、榛子和大樱桃等经济作物;汤头陈家堰村复垦地270亩作为特优农作物种植示范园,开发小米、高粱等杂粮80亩,黑小麦种植190亩,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为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奠定重要基础。

  二、经验启示河东区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将农民手中的闲散土地集中起来经营,

  建设供销农场的做法,探索了一条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乡村振兴路,为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支部领办。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能不能把农民的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经营,基础是农民,关键在支部。河东区在推进供销农场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党支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托管经营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部由党支部领创办,实现了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紧密结合。

  必须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河东区在推进供销农场工作过程中坚持以引导为主,多次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良好的周边市、县(区)现场观摩学习,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算清成本账、增产账、误工账、政策账,将个人耕种、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的各项数据对比、优点缺点都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自己去对比、去权衡、去选择。不盲目追求全村100%的农户入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不搞一刀切。对个别现阶段不愿意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的农户,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给予地块调整,以保障入社的土地连片成块,真正做到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必须坚持人才第一、选优配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河东区在推进供销农场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才第一、选优配强,不仅聘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民讲师团成员、原临沂河东金丰公社理事长、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农民农艺师韩祥军为业务经理,特邀临沂市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李辉为种植技术总顾问,组建起了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也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

  家团队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另外,还充分整合了全省供销系统三农人才平台资源,锻造了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为供销农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坚持以农为本、持续增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农民增收既是千家万户的小钱袋,更是国计民生的大体现、发展水平的硬指标。供销农场变个体户流转土地经营的传统模式为土地股份合作,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前提下,推动规模化经营,保障农民离地不失地,守护农民土地情怀。以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智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最后,通过向农民、村集体倾斜型的盈余分配机制,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新时代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明星级村庄,这些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乡村振兴建立了一个范本,本次主要精选浙江达人村、陕西袁家村、四川战旗村、浙江鲁家村、四川明月村、上海吴房村六个案例值得分享和学习。

  浙江达人村复兴乡村文明达人村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整个项目占地40余公顷。以乡村为基础,以复兴乡村文明使命,融合了集市文化、节庆庙会、田园风光、美食小吃、民俗演艺、童话世界等项目,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浙江首个田园综合体。整个项目将重点突出田园夜色,弥补宁波市中心以乡村特色的商业空白,也弥补了宁波乡村夜游市场空白。是城市中心区不再有的田园,城

  市中心无法再生、无可复制。区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俗演艺、农家美食、农趣

  玩乐进行开展。达人村每年还定期举行六到七场农俗文化类主题活动,包含农俗风情嘉年华、春耕花痴秀、乡村童趣节、冰雪纳凉节、灯光艺术节、丰收农趣节、聊斋鬼节等,其中农俗风情嘉年华被评为全国____年__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篇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事例素材

  乡村振兴事例素材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下寨村通过制定规划,抓牢基层党建,完善基础建设,壮大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风文明等不断加强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一、基本情况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下寨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下寨村被列为岑巩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下寨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客楼下寨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1.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289户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9人,已脱贫74户298人。全村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8亩(田804亩,土494亩)。森林

  覆盖率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下寨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

  “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岑巩县客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个,配备护林员5个,聘请保洁员17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987

  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987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

  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

  

篇五: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专业服务值得托付四川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分析报告平昌县营山县2018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周彬提供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

  四川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分析报告(平昌县、营山县)

  2018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员周彬提供。周彬从事研究经验:农业模式研究农业地区和企业标杆研究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及案例分析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演技项目经验:大冲山大嘉汇国家养生城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健康管理学院项目建议书(进行中)

  专业服务值得托付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

  来源:分析报告截图平昌县:协调推进三区同建平昌县地貌属四川盆地外围山地区,大巴山山地,山脉整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发。平昌源于西晋时所置的平州县,北周时更名为同昌县,民国时定名为平昌县。平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川陕苏区革命老区县、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平昌县坚持产村相融,协调推进农村新型社区、特色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生态、文态、业态“三态俱优”。新建茶叶、花椒、果蔬、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14万亩,建成海升产业园3000亩核心基地;

  专业服务值得托付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

  打造出一批生态康养型、农业观光型、运动体验型、民俗表演型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村庄,承办了四川省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

  州、巴中、广安腹心地带,是成渝西三角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铁路横贯境内、高速纵横交错,可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达1100多种;这里风光旖旎、康养宜人,有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望龙湖省级森林公园等“天然氧吧”,是养身修心的理想地;这里绿色生态、遍地生香,有黑山羊、营山凉面、小桥猪肝、骆市水滑肉等名特优小吃,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这里生机勃勃、潜力无限,正围绕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南充市委“155”发展战略,实施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铸魂,加快建设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川渝合作示范县。营山县摄影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深入大庙、渌井、骆市、木垭等乡镇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和县内部分餐饮企业实地采风,共征集作品200多件,从中筛选出了80件作品进行巡展。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生动记录了营山黑山羊养殖、加工过程及各种羊肉系列美食的制作工艺,展现了营山黑山羊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独特的地方饮食文化、民俗风情。黑山羊美食文化节开幕当天,营山县投资促进推介会会场宾朋满座。来自重庆、南充的部分专家学者,福建四川商会、广东营山商会、重庆营山商会的代表及省内外1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

  专业服务值得托付

  

  中哲咨询-商业计划书案例

  会上,营山县长罗明远分别与四川众鑫泰农牧、东莞优籁特电子、深圳宋泰服饰、中辰翔宇建设、重庆川龙塑料、深圳锐照材料6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资金15亿元,涉及现代农业、汽配材料、服饰加工等项目。此外,在四川新恒阳食品有限公司举行的黑山羊等产品推介及订货会上,郫县荟享冷冻食品经营部订购135万元牛肉制品、重庆好乐汇食品有限公司订购110万元牛肉制品、重庆融圆商贸有限公司订购65万元黑山羊产品、成都聚心汇海有限公司订购50万元黑山羊产品等。据了解,当天共有100余家企业参会,现场签约经销商达60余家,签约总金额1500万元。

  专业服务值得托付

  

  

  

篇六: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亳州乡村振兴成功案例

  做好有效衔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去年以来,亳州市XX区多举措发力,精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谓亮点频现。

  高位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有效衔接。XX区不断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累计开展十二轮动态管理工作,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自然增加123人,自然减少2069人。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发现问题7325条,已完成整改;按照应纳尽纳工作要求,严格监测识别程序,2021年新识别监测对象93户277人,安排帮扶责任人75名,落实帮扶措施506条。全力巩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落实“四带一自”特色种养提升工程资金3678万元,发放教育资助资金2313万元,资助学生42225人次,全区脱贫人口60140人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应保尽保,享受“351”政府兜底4771人次、支出404万元,享受“180”慢性病门诊119488人次、支出740.26万元,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94.29%。发放农村低保金2361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03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155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49户,拨付到户补助资金59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33处。

  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位推进乡村振兴。坚持顶格推进,明确发展定位。聚焦“六一战略”实施,围绕“世界中医药之都”核心区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战略。坚持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去年累计安排乡村振兴资金3.54亿元。全年选派科技特派员71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人次。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兴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XX区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建设15个优质专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14个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全面提升粮食绿色生产水平。全面推行“包村联户”农技服务。农业机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2608台。落实的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2329.79万元。实施农机深耕整地作业任务3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5%以上。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10个万亩连片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14.23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面积99.28万亩。2021年度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5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28万亩。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5.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7万亩。大力发展朝天椒规模种植,落实奖补资金835万元。积极推XXX镇羊肚菌、XX镇大球盖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食用菌培植面积达2200亩。

  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家,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深入推进“双招双引”,积极组织“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食品制造及

  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招商,上报有效招商信息52个,总投资达72.6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10.56亿。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超26亿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围绕生态宜居,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110户改厕任务,卫生厕所逐步普及;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所有村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村庄规划分类和试点工作;建立有毒有害垃圾“户集、村收、镇储、区转”四级回收体系,全年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约270吨;全面建立河湖长促进机制,及时整治河道突出问题,彻底解决了100余户村民生活污水直排XXX河的水污染问题。定期对相关责任河湖开展河湖巡查调研活动,并对巡查发现的河道问题进行现场交办,做到立行立改。创建了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林拥城”现代林业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4个,森林村庄创建率达到30%。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7%、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47.9%;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技术覆盖率达91.6%、小麦化肥利用率达41.2%。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248公里;实施危桥改造项目34个。

  围绕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农村文明创建活动阵地。创新设立“1+24+274+N”四级工作体系,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作用,成立600余支志愿服务队,在农村地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1万余场,举办“助力乡村振兴共建

  美好家园”农民广场舞大赛、“非遗展演进乡村”等活动100余场次。开展文艺家进基层活动,持续为农村孩子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公益培训班,受益人数已达2万余人。为全区250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7750册。

  倡树农村文明新风尚。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系列宣传活动300余场。全区村和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章程,完善村(居)规民约,实现“两个全覆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去年全区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入选“安徽好人榜”、12人入选“亳州好人榜”、19人入选“XX好人榜”,中国好人获评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并走在全国县(区)前列。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围绕生活富裕,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全区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完成率100%。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千医下乡”行动。完成4所区级特困供养中心升级改造。为全区14785名农村低收入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发放补贴,覆盖率达到73.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7%、96%以上。

  推动“两改革一发展”。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全区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18万亩;推进“三变”改革,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户数29613户,“三变”改革的项目数284个,其中通过资源资产资金入股开展“三变”改革的村181个,财政累计资金投入16086万元。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

  确定扶强扶优村24个、扶持薄弱村12个,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3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242家、占全市的29%,注册家庭农场发展到约2655万家、占全省的13.3%。全年推荐13家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申报2021年度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

  

  

篇七: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集合

  达人村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整个项目占地40余公顷。以乡村为基础,以复兴乡村文明使命,融合了集市文化、节庆庙会、田园风光、美食小吃、民俗演艺、童话世界等项目,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浙江首个田园综合体。整个项目将重点突出田园夜色,弥补宁波市中心以乡村特色的商业空白,也弥补了宁波乡村夜游市场空白。是城市中心区不再有的田园,城市中心无法再生、无可复制。

  区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俗演艺、农家美食、农趣玩乐进行开展。达人村每年还定期举行六到七场农俗文化类主题活动,包含农俗风情嘉年华、春耕花痴秀、乡村童趣节、冰雪纳凉节、灯光艺术节、丰收农趣节、聊斋鬼节等,其中农俗风情嘉年华被评为全国____年__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____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篇八: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21日正式发布,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较好的经典案例,总结出乡村产业振兴的十种模式。

  (一)以“三瓜公社”为代表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1.地理坐标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距离合肥90公里,自驾车程1.5小时左右。2.村庄规模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半汤街道部分区域以及周边十余个村,其中一期重点开发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以及西瓜美食村。3.开发主体2015年3月,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入安徽淮商集团,联合成立了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瓜公社的联合开发主体,计划开发总投资5亿元,建设周期36个月。4.开发理念按照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理念,融入“互联网+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推动三瓜村的全面振兴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乡村原有的田林农湖系统,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家园。5.获得荣誉

  2017年7月,“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2017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各地考察人员超过30万人次。

  6.产业规划(1)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目前已经入驻的电商企业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甲骨文等,还吸引了微创全国联盟、创客空间,以及大量文创基地、乡村酒吧和特产销售门店入驻。已经开发出茶叶、温泉、特色农副、乡土文创四大系列千余种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同,使农村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2)冬瓜民俗村:主要产业为半汤六千年民俗馆、古巢国遗址、手工作坊群。力图挖掘还原巢湖地区6000年的农耕民俗文化,先后建设半汤六千年民俗馆、有巢印象、冬瓜传统手工艺坊,引入客栈、民宿、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以体验半汤地方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庄发展模式。(3)西瓜美食村:主要产业为80户风情民居民宿、60家特色农家乐、10处心动客栈酒店。与经典温泉品牌汤山共同组建汤山旅游公司,通过村集体入股和持股,共同开发温泉康养民宿,拓展村集体经济路径。7.运作模式(1)建设模式

  采用“企业+政府”的开发建设模式,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安徽淮商集团共同成立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和“南瓜电商村”三大主题定位,对民居进行重新定位设计,构建起“线下实地体验、线上平台销售,企业示范引领、农户全面参与,基地种植、景点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休闲等多个领域,综合现代农特产品的生产、开发、线上线下交易、物流等环节,探索出一条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三农”之路。

  (2)运营模式特色农产品与电商产业融合。以“互联网+三农”为实施路径,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商旅、文旅“三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重点打造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和西瓜美食村三个特色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电子商务打开当地农特产品大市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新农人入乡创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带动加工,让村民足不出户把产品卖向全国,激活乡村市场,盘活乡村资源,为农业注入新的生命。以电子商务为抓手,依托南瓜电商村,建设线上线下店铺,建立创客中心,吸引年轻人入乡加入到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平台,通过电子商务,驱动农产品加工、生产,通过农特产品的加工生产吸引和保障更多本地村民就业和创业。围绕着餐饮、民宿、旅游、电商等,三产业态已初见成效。三瓜公社强调的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使一、二、

  三产业在总体规划中有序发展,良性互促。电商和旅游协同发展是三瓜公社电商特色小镇的独特模式探索:农旅为主,引领电商小镇品牌化建设;商旅是力,夯实三瓜公社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文旅是魂,传承文化,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灵魂。成立了花生、养殖、食用菌、瓜果等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绿色生态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区。由合作社进行原材料的种植、加工、销售,为参与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及产品销售等。三瓜公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农户种养、生产加工和电商销售有机整合,带动周边村民大力开展订单式农业,快速实现致富。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打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依托已经成立的专业农业合作社,负责规模化的农特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引导农民或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

  (二)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1.地理坐标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部,位于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距离西安60公里,约1小时车程。2.村庄规模袁家村共有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外部3000人来到这里。3.开发主体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组织村集体开发经营公司作为袁家村的主体,同时成立自有的村庄管理公司和多种行业协会。

  4.开发理念回顾和总结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5.获得荣誉2017年袁家村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总收入超过3.8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称誉,昔日的“空心村”已经成为今日的“关中民俗第一村”。6.产业规划袁家村在产业方面可以总结为“一个品牌,两个产业”:一个品牌是指“袁家村”品牌,“袁家村”的品牌价值估值已经超过20亿元,并且仍然在快速的增值中。“袁家村”的品牌,可以形象地解读为“袁汁袁味的精神原乡”,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内涵的“农”字号品牌,其产业与三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郭占武提出的袁家村品牌+创新团队+资本+互联网的新思路、新模式将为袁家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篇九: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新】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ppt

  【新】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ppt

  

  

篇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只做精品

  乡村振兴典型经验特色亮点汇报

  坚持党建引领,助组织强村,增强“向心力”。*镇全面推进农村和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广泛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带头致富、带头脱贫的“双带头”活动,扎实开好“组织生活会”。

  在党员活动室搭建“主阵地”,在帮扶对象家中搭建“连心桥”,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助产业富村,稳定“驱动力”。通过产业铺路、支部搭桥,积极构建“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镇党W、ZF引进国企产业扶贫带动项目,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产业扶贫基地项目、投资建设食用菌基地,一期建设种植棚*栋,真正使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火车头”。

  坚持党建引领,助精准扶贫,提升“凝聚力”。始终坚持把扶贫工作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稳成效、防返贫、提质量”要求,组

  1

  只做精品

  织镇、村干部和优秀党员与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对接,着力解决帮扶对象最困难、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帮扶干部作用,形成帮扶合力,提升帮扶实效,以较真碰硬“督”促凝心聚力“战”。

  2

  

  

篇十一: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六个经典案例

  1.“民宿发展模式”—莫干山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有“清凉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十多年来,莫干山镇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民宿和旅游产业。全镇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创建了全国美丽宜居小镇。2.“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袁家村袁家村是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回顾和总结袁家村的创业历程、发展思路和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组建合作社为切入点,实现三变;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注重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优良传统,淳厚乡风民俗。3.“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泰山村泰山村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西南6公里,与新密搭界。结合黄帝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思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200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乔宗旺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利用紧靠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黄帝文化的品牌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产业”方案打造泰山村特色旅游村。确立了“以孝治村、生态富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实干兴村”的发展思路。

  4.“综合发展模式”—中郝峪中郝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博山大山深处,距城区40多公里。该村践行的“三变”模式得到全国各地乡村的认可,即资源变资产,现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实施“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发展。5.“外部资金撬动模式”—竹泉村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在开发之初,竹泉村秉承“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确定了建设新村,腾空古村的“一古一新”理念:古是指最大限度保留古村原有风貌系统,打造旅游接待服务吸引核;新是指按照乡村振兴的标准并结合居民现代生活需求建设新村,安置村民。竹泉村围绕“山、竹、泉”做文章,以沂蒙原生态古村和沂蒙山乡民俗为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区、农家风情兼备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以“竹泉模式”奏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进行曲。6.“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乌村乌村位于乌镇西栅历史街区北侧500米,紧依京杭大运河而立。借鉴了ClubMed的“一价全包”国际度假理念,按照“体验式的精品农庄”定位进行开发,强调在对乡村原有肌理进行系统保护的基础上,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传统生活氛围、适应现代人休闲

  度假的“乌托邦”。围绕江南农耕村特点,导入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亲子、农

  耕活动等配套服务设施,乌村定位为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与西栅历史街区联袂互补。

  

  

篇十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乡村振兴工作典型经验亮点做法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力抓手之一。我们把贫困村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后队变前队,实现脱贫与振兴双轮驱动。一、加强深度“融合”。X、强化有机融合的“指挥部”。着力优化部门设置,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职能融合。按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精神,适当提高该职能部门级别,加强“指挥部”,实现精兵强将、精准布局、精准指挥。X、突破各部门壁垒。现在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问题,导致政策相向不相合、条款相似不相连的制度“打架”局面。要破除信息孤岛,实现大政策、大职能、大信息、大相融的制度体系一张网和一致性,X、优化政策体制设计。近细远粗,以倒计时的紧迫感,调整和推动有机融合的政策和制度。要尽快梳理出此类政策的漏洞,及时调整,细化、优化、实化。二、在制度层面提供有力保障。X、重政策激励。宣传推广战斗在最基层、最艰苦的乡村工作的村支书,抓舆论、树典型,每年省评选表彰X个优秀“头雁”,同时评选市、县级优秀“头雁”,为村书记造势正名。针对问题加强统筹。建立政策措施,把主攻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融合摆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近年来产业扶贫中见效慢、期效长、考核难所导致的“不会干、不愿干、不敢干”的问题,延长考核年限,优化考核指标,使之与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有效衔接。X、重精细化。紧扣“精细农业”目标,做精品、创品牌。以个个贫困村为

  点,组织起来,调动内生动力,带动周边连片开发,创建“精细农业”示范点。以此作为脱贫巩固成果阶段的重要考核内容。打造一批可复制、接地气、服水土的精细农业产业扶贫典型,避免典型“一枝独秀”“不可移植”的现象。把精细农业开发,作为区域农业体系链、产业链、价值链建设的重要战略“棋子”,确保脱贫与振兴的长效机制,使省定贫困村实现“产业兴旺”。

  X、重产业园。着眼建立高质量发展机制,用改革开放成功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力度,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和致力于农业开发的大型企业,开创三产融合、科技创新、“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样板,培育更多“集团”,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中,做优做强,打好农业转型升级提质之战。

  

  

篇十三: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只做精品

  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典型经验做法

  联结红色纽带,共走“益企强村”振兴之路。开展“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活动,通过村企联合、村校联合、村院联合,推进农村产业园区化、村落城镇化、服务现代化。截至目前,全县共签订村企联建项目*个,实现涉农村(社区)联建全覆盖。

  启动“民企乡村共兴”行动,推进企业与乡村组织共兴、人才共兴、产业共兴、文化共兴,由工商联牵头,县级相关部门负责,联合企业和村级党组织组建*个党建联盟行动队,建立*个“企村共兴”服务站,以党建引领推动村企要素互换、共同发展、共兴共赢。

  讲好红色故事,推动“党的政策”声入人心。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积极发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三农”领域代表人物担任宣讲员,深入乡村讲堂、院落林盘、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忆感人瞬间”“话乡村变化”“晒幸福生活”“讲奋斗故事”“谈乡村未来”等*个方面,宣传*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所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能。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坝坝会、入户会、林盘会*次,参与群众共*万余人次。

  挥舞红色画笔,绘就“安逸乡村”美丽画卷。实施“安逸乡村宜居行动”,选派*名机关党员干部蹲点调研、指导服务、直接参与,推行“拆、收、改、栽、

  1

  只做精品

  画”五字工作法,实现全县垃圾有效处理村*%、污水有效处理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县委办机关党W与百家池村党总支结对共建,创新探索“一核三微”基层治理模式,将疫情防控、防汛抗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夯实了乡村振兴底部基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富民村居图已然呈现。

  凝聚红色力量,铺满“强村富民”幸福底色。实施“归雁兴村工程”,回引*余名善经营、懂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治村,培养发展农民工党员*名,优选储备农民工后备力量*名,选拔任用农民工干部*名。实施“民星培育计划”,立足竹和椪柑产业,开展名师、名医、名匠、名家等“本土菁才”*大培育行动,实岗锻炼*名本土人才,培育“土专家”*人、新型职业农民*人,评选出“椪柑大王”“红色电商达人”“乡村女领头雁”*名,*名本土人才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实施“合伙人引进计划”,柔性引进中柑所、中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人。

  2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PT 振兴 乡村 典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