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多少钱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

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多少钱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

2022-04-06 13:47:2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多少钱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供大家参考。

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多少钱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全

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全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后撰写的。那么⼤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1

  xx村委会辖xx村、xx村、xx村3个⾃然村。国⼟⾯积18.06平⽅公⾥,属半⼭区,耕地总⾯积1251.19亩(⽥889.81亩,地361.38亩),⼈均耕地⾯积1.03亩。其中,⾼稳产农⽥地⾯积230亩,⼈均⾼稳产农⽥地⾯积0.19亩;林地25303.50亩;其他⾯积131亩。据初步统计,2017年农村经济总收⼊480万余元,其中:种植业收⼊390万余元,占经济总收⼊80%以上;畜牧业收⼊28万余元(年内出栏⾁猪559头),占经济总收⼊5%。农民⼈均纯收⼊2400余元,主要以种植⼩⽶辣、烤烟等为主。⽬前已种植成功⼀个果品翠冠梨。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300余份,⼟地承包⾯积1251.19亩。从以上数据得知,居住村民不算多,每户以6⼝之家计,户有承包地6亩以上,再加上⾃⾏开垦的荒地,户有耕地可达10亩还多,但经济收⼊偏低。通过采取与村“两委”领导、村民⼩组长和村妇⼥组织、⽼年协会负责同志座谈,进村⼊户、实地查看的⽅式,对xx、⾼搂寨、xx3个村⼦发展农业产业现状进⾏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发展产业优势条件分析

  ⼀是居住户数少,⼈均拥有耕地⾯积较⼈⼝居住密集的甸尾、铁所,户有耕地多。

  ⼆是群众学习使⽤科学知识意识强,民风纯朴,都有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对改变村庄⾯貌期盼度⾮常⾼,都愿意积极参加新农村项⽬建设,参与⼟地流转并⽀持招商引资项⽬落地建设。

  三是3个⾃然村位置依⼭傍⽔,⽆环境污染,发展⾼原特⾊产业空间⼤。

  ⼆、发展产业劣势条件分析

  (⼀)产业结构单⼀,全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其他⽀柱产业,农业种植仅从过去单⼀结构的种植⽔稻、⽟⽶发展到现在种植烤烟、洋芋、⼩⽶辣,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单⼀,导致全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是种植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不稳定,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较突出。如扩⼤洋芋种植⾯积后,遇年景好时节,虽丰产,但收购价反⽽较⼲旱时期低。三是农户种植信息匮乏,不能及时调整栽种品种,种植农产品⽆市场或售价低。四是因⼈⼝⽼化、家中⼈⼝少或壮年劳⼒常年到乡外务⼯等原因,导致部分农户耕作⽆劳⼒,全年经济收⼊低。四是没有很好地发挥和利⽤当地资源,打造独具⼀格的特⾊产业,导致不能形成带动性规模化产业,全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产业发展的空间。⼀是通村公路和种植区的路况差。从乡进村道路除有1条⾥程近6公⾥、宽为3.5⽶的弹⽯路和跃进⽔库周边有1条⾥程约3公⾥、宽约2⽶⾄3.5⽶的⽔泥路⾯外,其余得到硬化的路⾯为⼟⽯路。⼆是农⽥灌溉⽔源不⾜。3个⾃然村虽依⼭傍⽔,但因跃进⽔库为⼈饮⽔源⽔库,反⽽形成守在⽔库边⽆⽣产⽤⽔。

  (三)壮年劳⼒偏少,公益设施和产品交易场所建设相对滞后。⼀是全村1200余⼈总⼈⼝中,60岁左右⽼龄⼈⼝已达500之多,占40%,空窠⽼⼈居多,对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是因距乡政府所在地有⼀定⾥程,加之3个村组之间相距3公⾥左右,导致公共设施不能资源共享;出现⼀个⾃然村中与另⼀⾃然村中群众为同⼀项⽬建设点意见分歧,建设项⽬点意见不能达成⼀致,争取到的建设项⽬落地⽣根难;⼜因⽆农贸市场交易点,平⽇,家中⽆交通车的村民采购新鲜⾁⾷品均只能等到赶甸尾街市时才能采购到。

  (四)处于⼈饮⽔库保护区,发展养殖业存在⼀定的困难。因跃进⽔库位于xx村和xx村中间路段,如⼤规模发展养殖业,可能导致疫病传播⽽污染到为建⽔整个城区居民提供的饮⽤⽔源,因此当地养殖业相对滞后,不能成规模地发展养殖业。

  三、发展农业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泛开展科学技术培训,提⾼抗风险能⼒。积极联系农技部门,指派专家或技术员实地为村民开展种植知识培训,让村民掌握更多科学种植技术。同时,村组⼲部带头,积极推⼴和引导农户种植经济价值⾼的新品种,适销对路的农作物。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以强村富民为突破⼝,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持和帮助,进⼀步加⼤农业结构调整⼒度。⼀是结合美化净化跃进⽔库周边环境的要求,以xx村为⾸,动员每户村民⽤2亩左右的耕地种植果树。因缺少壮年劳⼒,种植果树⾸选易于⽼年⼈管理,果形⼤、果味好的苹果、脐橙、车厘⼦等果树,培植优势互补的产业,多渠道增加村民收⼊。⼆是向承包⽥地要效益。坚持农户⾃愿的原则,引导家中壮年劳⼒少的农户将承包⽥地以利润留成的⽅式承包给他⼈,实⾏连⽚种植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三是在延长产业链⽅⾯做⽂章。⼀⽅⾯以招商引资或村集体投资领办等形式,搞好经济作物种植。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搞好配套服务;另⼀⽅⾯,主动与农产品加⼯企业挂靠,签订农业订单,稳固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

  (三)提升劳务输出能⼒,加快劳动⼒转移。⽬前,⽋发展农业村、组农民收⼊渠道还不宽,增收基础不稳固,靠年景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没得到根本改观,抵御⾃然灾害和抗市场冲击波能⼒低。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增加农民收⼊作为各级组织的头等⼤事来抓,以促农民增收为⼯作中⼼,加⼤组织领导和国家政策扶持⼒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既向农业的⼴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章做⾜,⼜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四)争取多⽅⽀持,实施项⽬建设。要加强xx地区的快速发展,推进项⽬建设是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和利⽤各种后发优势,⽤⾜政策,争取各级⽀持,引进项⽬加快农业⽣产、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村民经济收⼊滞后和改善⼈居环境状况。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2

  20xx年9⽉我荣幸的成为了⼀名⼤学⽣村官,作为村官⼊职已经三个多⽉了,在这段时间⾥,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对⾯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枣园村基本概况: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个村民⼩组,289户,1069⼈,劳⼒413⼈,其中党员23⼈。全村耕地⾯积1811亩,其中主导产业核桃427亩,板栗410亩,粮⾷⽣产以⽟⽶、⼩麦为主,其中⽟⽶种植⾯积450亩,⼩麦种植⾯积500亩,其他产业种植⾯积861亩。畜牧业⽅⾯,全村⽜存栏52头,猪存栏615头,2017年⼈均纯收⼊3700元,是我县⽐较贫困的⼀个⾏政村。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主要靠外出打⼯为主。近年来,枣园村按照“⽣产发展,⽣活富裕,村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发动社会⼒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促进社会和谐。由于⼯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枣园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有了较⼤的改善,在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建设等⽅⾯取得了⼀定的成效,极⼤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因素的影响,枣园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产业发展现状

  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核桃、⾹菇、⽊⽿、天⿇、丹参等特⾊产业。但从近⼏年发展

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导致这⼀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个⽅⾯:

  (⼀)、产业结构单⼀,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xx年到xx年,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多数群众⽆补充效益,⽣产⽣活资⾦严重缺乏,导致核桃管理投⼊减少,效益下滑,最终⾛⼊不投资,⽆效益的恶性循环。核桃园经过⼏年的发展多是病园、⽼园、残园,果树多为⽼式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的优质核桃树苗⽐较缺乏,果园管理⽔平低下,⼴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现象,从⽽导致产量低,病⾍害现象严重。

  (⼆)、主要粮⾷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今,⽟⽶、⼩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年⾟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和其投⼊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多数⼈选择了外出打⼯,基本上放弃了粮⾷⽣产。

  (三)、⾹菇、⽊⽿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年林业部门加⼤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度,致使依靠林⽊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产⽀撑点,限额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产的规模,以前的⾹菇产业⼤户现在也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不得不背井离乡,端着⾦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在妻离⼦散、⾻⾁分离的痛苦之上。这⼀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资源⽀持。另外,由于外出打⼯的这部分⼈⼤都是年轻有为,有能⼒、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长期的城市⽣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多数⼈都做了远离故⼟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的影响⼀直没有形成规模,⼤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给⾃⾜、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产时间长、投⼊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群众⽣产资⾦匮乏,产业资⾦投⼊不⾜。由于收⼊微薄,使村民⽆⼒进⾏产业发展的初期投⼊,⽣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见效晚;核桃苗⽊价格较贵,群众⽆⼒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

  (三)、主要粮⾷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呈分散状,⼤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经济利益,积极性不⾼,⽆法做⼤做强。

  (五)、群众精神⽂化⽣活匮乏,精神⽂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明建设很难满⾜群众⾼速发展的⽂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朝⼀⼣形成的,也不是⽴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畜牧,多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实施惠民⼯程,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改变本村的贫穷⾯貌。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3

  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镇实际,确⽴了“⼯业强镇、项⽬⽀撑、产业富民、体制创新”的发展思路,注重发展以“⽜⽺禽、保护地、经济林”为主的农业产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和项⽬建设⼯作,⼤⼒发展商贸产业。经过镇党委、政府⼀班⼈的共同努⼒,⼴⼤农民收⼊显著提⾼,镇财税收⼊屡创新⾼,主导产业得到了极⼤发展,全镇经济呈现出蒸蒸⽇上的发展势头。

  ⼀、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农业及农村经济成效显著

  此前,xxxx是个名副其实的农业⼤镇,⼴⼤农民以种粮为⽣,虽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经济收⼊不⾼,正常年景⼈均年收⼊仅为2450元,是全县平均⽔平的72%。20xx年,新⼀届党委、政府根据xxxx⼭多地少、农业⼈⼝⽐重⼤、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标,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举措和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兴镇的重点⼯程来抓,不断加⼤农业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注重抓好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和经济林等特⾊产业,并着⼒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2、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招商引资为依托,以⼩城镇建设为平台,建成了全县最⼤的⼤牲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客户和交易额持续增加,并影响和辐射到了建昌、凌源等邻近市县,甚⾄远到河北、河南等地。同时,镇政府实施龙头带动,不断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使农户⽣产与⼤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步优化。

  3、管理机制⽇渐完善。镇党委、政府⾼度重视农业产业化⼯作。切实加强领导,成⽴了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员深⼊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成⽴了由主抓农业副镇长负责的产业化领导⼩组,使全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得以有序进⾏。

  4、合作经济不断发展。到⽬前为⽌,全镇有各类农民经纪⼈100余⼈。农机、蔬菜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积极筹建中,农民经纪⼈队伍不断壮⼤,这些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这些不但有⼒地促进了⼴⼤农民的⽣产积极性,⽽且最⼤限度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收⼊不断提⾼。

  (⼆)⼯业实⼒逐步增强

  xxxx资源匮乏,搞项⽬建设缺乏先天优势。然⽽镇党委、政府⼀班⼈抓住主题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业强镇、项⽬⽀撑”之路,并把项⽬建设作为“唯此为⼤、唯此为先、唯此为重”的“天字号”⼯程来抓。

  ⾸先,镇党委政府成⽴了项⽬建设和招商引资⼯作领导⼩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挂帅,抽调得⼒⼈员成⽴了项⽬建设办公室,专职负责项⽬建设和招商引资⼯作,并进⼀步明确了奖惩制度。

  其次,⼴泛开展宣传⼯作,统⼀全镇⼲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使项⽬建设和招商引资⼯作深⼊⼈⼼,⼈⼈皆知,在全镇形成了“重商、亲商、留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第三,创新招商⽅式,提⾼招商成效,在⼯作中注重“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真情打动客商,以热情服务感动客商,使客商招得来、留得住。

  四是优化招商环境,增强招商竞争⼒。我镇正积极进⾏冶⾦园区的筹建⼯作,现在园区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太沟8万千伏安变电项⽬也已完成,配⽔、通路等⼯程正在启动,为承接项⽬做好了先期准备。

  五是严格考核奖惩,形成良好的导向机制。镇党委、政府研究出台了《xxxx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制度,真正让招商引资有功⼈员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得荣誉。同时,注重把后备⼲部调往招商⼀线进⾏培养锻炼。⼏年来,已有多名同志因招商引资和项⽬建设⼯作成绩突出被提拔重⽤,从⽽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按招商引资实绩排位次、定奖惩、⽤⼲部的选⼈⽤⼈导向机制,有⼒地促进了招商引资⼯作的发展。

  20xx年以来,我镇共引进xx⼚、xx有限公司、xxx等投资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6家(落户其他乡镇和xx⼯业园区2个),项⽬总投资4.47亿元,年产值达5.8亿元,年利税380万元,不但填补了我镇项⽬建设的空⽩,⽽且有⼒地拉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与各项民⽣事业协调发展

  2、旅游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的亮点。近年来,我镇重点发展以旅游、观光、休闲⼀体、以xxxxx等为主体的旅游景点,初步形成了以农村风貌、民族⽂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业。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

  1、农民收⼊增幅较慢,经济作物如特⾊果业、棚菜⽣产等在农业结构中的⽐重还较低,特⾊农业经济凸显不够明显。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分散,很难形成种养⼤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

  3、龙头企业带动能⼒弱。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甚⾄因为部分企业的信誉、服务等问题,农民对产业化的推进有⼀定的戒备⼼理。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前我镇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部分⽂化层次和业务素质不⾼,因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时有发⽣,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业⽅⾯

  1、引进项⽬品种较单⼀。⽬前我镇引进的项⽬以xxxx冶炼为主,品种单⼀,且⼤多数为初级加⼯,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地⽅财政税收、社会就业贡献较⼩,对⾃然资源依赖性⼤,企业发展后劲不⾜。

  2、建设⽤地⾯临紧缺⽭盾。主要原因有两个⽅⾯:

  ⼀是⼟地存量不⾜,⼚房⽤地缺乏。主要是国家加⼤对⼟地征⽤的严格控制,项⽬征地⼿续越来越严格;

  ⼆是项⽬⽤地征⽤难度⼤。除了征地⼿续越来越严格以外,群众征地拆迁抵触⼼理越来越强也是重要因素之⼀。所以,项⽬⽤地已成为招商引资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作,并直接决定着已签项⽬能否落地投产,如何超常规运作项⽬⽤地已成为当前要务。

  (三)第三产业⽅⾯

  1、结构不尽合理。我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所占⽐重偏⼤,房地产、旅游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重偏⼩,难以起到⽀撑作⽤。

  2、产业层次偏低,与其他乡镇相⽐差距较⼤。主要表现在规模⼩、⽔平低、素质差,且发展不平衡。从企业组织形式看,从事第三产业以个⼈私营经济为主,且投资多限于商业和餐饮业,且注册资⾦不多;从发展⽔平上看,规模⼩、档次低、⼩打⼩闹多,⾼技术、⾼附加值、有竞争⼒的企业较少,涉及新兴产业更少,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投⼊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有些旅游景点因为资⾦缺乏,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差,配套服务不健全,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特⾊化、规模化的旅游点。

  4、第三产业中从业⼈员素质偏低,市场经济知识匮乏,缺乏懂管理、会管理的⼈才,再加上资⾦紧缺,使第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且由于综合服务业发展缓慢,专业批发市场少,难以形成产销对接。

  三、保证措施及扶持政策

  (⼀)继续把富民强镇作为各项⼯作的最终⽴⾜点和落脚点。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落实惠农政策,给农民发展产业以最⼤的优惠条件,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加快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培训农民经纪⼈,带动农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效农业的转变,同时,加⼤执法⼒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为,为农业⽣产在农机农技等⽅⾯提供优质服务。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通过项⽬建设和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增加⼯作岗位,以多元化的经济模式扩⼤就业容量。

  (⼆)继续把项⽬建设作为主攻⽅向。

  ⼀是要坚持项⽬建设不动摇,坚持把项⽬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全镇各项⼯作的重中之重,转变观念,改进⼯作⽅法,树⽴新的思想观念,进⼀步解放思想,根据我镇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建⽴科学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明确部门职能,改进招商⽅式⽅法和策略,提⾼招商引资的效率。继续加⼤对外宣传和推介⼒度,不断提⾼xxxx的影响⼒,进⼀步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是要加快园区建设进度,搭建承接平台。加强与规划、⼟地、⽔利、电⼒等部门的协调,进⼀步完善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逐步调整项⽬建设整体布局。要突出招商选资,除常规企业外,让⼀些技术含量⾼、贡献⼒⼤的企业落户我镇。围绕xxxx冶⾦园区的优势,深度推进产业招商,重点引进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形成产业⽣产配套的⼤项⽬,推介⼀批能带动全镇产业整体发展的重点项⽬,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和项⽬建设⼯作再上新台阶。

  (三)继续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是要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经营⽅式等⽅⾯进⼀步放宽限制。允许各种形式的资本进⼊,从投资经营和政策等⽅⾯为第三产业企业提供公平和竞争环境,积极吸引外来资⾦。

  ⼆是建议上级政府部门加强审批制度改⾰,简化办公程序,改进审批办法;

  三是要突出重点,⿎励农村劳动⼒转移就业,进⼀步推进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因为第三产业⾏业多、差异⼤,要从实际出发,实⾏重点突破,尤其是结合xxxx冶⾦园区的成⽴,重点发展房地产开发业、现代物流业和社会服务业等对经济带动较⼤的重点⾏业。在发展商贸流通业⽅⾯,要⼤⼒推⾏连锁经营,电⼦商务等现代流通⽅式,构建集约便利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建设⼤型专业批发市场和特⾊市场,实现⼤流通带动⼤市场、⼤市场促进⼤⽣产,在发展现代物流业⽅⾯,要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多种⽅式,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型物流企业,逐步健全完善配送体系,在发展农村服务业⽅⾯,要⼤⼒发展旅游、初级卫⽣保健、信息咨询、商品中介服务项⽬,⼤⼒加强农村⼩城镇建设,实⾏贸⼯农⼀体化。

  四、整合资源,进⼀步加快新兴第三产业发展。

  主要是做⼤做强旅游业,加⼤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度,把旅游开发建设同城镇建设、⽂化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利⽤我县⽣态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游、鄂伦春风情游,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同时加快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和经营机制改⾰,应⽤市场机制加⼤景点建设⼒度。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4

  xxx村位于xxx镇南部塬区,总户113户,总⼈⼝ 423⼈,总耕地⾯积 1324亩。截⽌⽬前,苹果栽植⾯积1110亩,挂果⾯积达余亩,常年产量在吨左右。有富⼠、秦冠、新红星、嘎啦、黄元帅等品种。⽬前苹果这⼀产业已经成为村经济⽀柱产业,不仅发挥着巨⼤的富民作⽤,⽽且已经成为村经济发展的基⽯。

  经过我近⼀年对该村各果农的.⾛访及调研,这⼀个产业的发展对该村每个⼈的⽣活都起到了⼀定作⽤,并对该村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稳定都起到了举⾜轻重的作⽤。同时,我通过⾛访,也是“喜、忧”参半,“喜”从何来呢?

  ⼀喜该村是苹果⽣产最佳环境,该村塬⾯宽阔,地势平坦,光照充⾜,昼夜温差⼤,是⽣产苹果的最佳优⽣地之⼀。

  ⼆喜苹果管理⽔平较⾼。村上成⽴了果业专业合作社,并抽调懂技术、在苹果⽣产管理上有⼀技之长的⼈为技术员,并由果业局专门⼈员指导,根据农时季节举办各种培训班。有⼒的提⾼了全村果农的技术管理⽔平。

  三喜果农的技术意识有所增强,⾃从20xx年省、市、县提出推⼴四⼤技术以来,⼴⼤果农通过对⽐以及⾃⼰的实践,已经深刻认识到“四⼤技术”的重要意义,由原来的不愿意甚⾄⽤各种⽅式抵制“四⼤技术”到现在县、镇等寻师救技的现象。

  四喜政府⾼度重视销售渠道拓宽,⾃从我市全⾯取消两税以后,政府的职能转变,通过在⼴州等沿海地⽅设⽴对外营销窗⼝。并出台⼀些有利于果商的政策。通过对现有信息员的培训,促使了果品营销氛围。⿎励⼀部分有市场意识的⼈⾛出去,⼤⼒发展果库、⽓调库。通过⼀系列的引导,从⽽使我村苹果的销售渠道由原来的果商⼀统天下⼤局⾯向多⽅位、全年销售局⾯的转化。

  在我们看到该村果业⽣产好的⼀⾯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该村果业⽣产还存在⼀些不⾜,这些不⾜必须让我们⾼度重视,否则,将对这以产业有致命的⼀击。

  ⼀是品种单⼀。

  中、早、晚品种⽐例不合理。⽬前该村,早熟品种基本为空⽩,中熟品种规模化低,严重地制约了中熟品种的发展,并且占有⽐例仅为10%左右,且管理粗放。晚熟品种占有⽐例较⼤,以富⼠为多,在果⼦成熟期间,销售相对集中,容易导致销售难,价格偏低以及抵御市场能⼒差等现象。

  ⼆是⼴⼤果农应⽤各种技术死板,不灵活。

  对于⼀种新技术不能根据⾃⼰树势,⽣长等进⾏相应的配套。常常出现,修剪⽣搬硬套,喷施农药⼈云亦云,施肥只注重萌芽肥,忽视追肥。只注重化肥不重视农家肥。⼤改形只注重疏枝,不重视间挖等。

  三是市场意识。

  果⼦后续深加⼯不⾜以及增值空间相对较窄。许多果农对市场经济规律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佳,往往出现别⼈是买果⼦赚钱,⾃⼰赔钱。苹果

⽣产出来以后只注重原材料的价格,对后续产业的挖掘不⾜,极⼤的影响苹果的增值空间。

  四是抵御⾃然灾害的能⼒差。

  遇到风调⾬顺之年能有⼀个好收成,遇到冰雹、冻害等则⼒不从⼼。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认识到农业⽣产,同期长、抵御⾃然灾害。市场挑战能⼒差。同时作为我国拥有九亿农民的⼀个农业⼤国,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我认为,要改变农村现状以及该村果业,必须做好⼀下⼏点:

  ⼀是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度。

  科学技术是第⼀⽣产⼒。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应⽤在⽣产关系上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加⼤对农民培训⼒度,不只注重培训农业科普知识,应该全⽅⾯的培训,培训市场知识,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把农民培育成为懂政策、懂技术、有道德、有知识的新型农民。

  ⼆是⼤⼒发展“⼀村⼀品”的模式。

  农民⼀家⼀户⼲什么事,只能是单打独挑,处处碰壁。只有把全体果农联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地域优势,才能在市场的冲击下站稳脚跟。从⽽达到共同受益的格局。

  三是要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应该只重视⼀个产业的发展⽽忽视了环境,后续产业等。否则,在主导产业遭受到各种灾害后,农民的⽣活将受到极⼤的影响。只有将各种产业配套好,各种技术应⽤好,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实在必⾏的。

  四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当前两税取消后,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惠农政策。政府要改变有原来的指导⽅向向服务⽅向转变。把当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从⽽不断提⾼党在农民⼼中的声望。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5

  ⼀、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综合效益为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配套技术,⼤⼒发展规模养殖,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柱产业。20xx年底,全县天然草原⾯积有19.6万亩,已利⽤⾯积10万亩;年内⽣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0.05万头;⽺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年内⾁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奶产量2282吨、⽔产品产量3530吨。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均牧业纯收⼊达374.5元,占农民⼈均纯收⼊的18.6%。

  2、畜牧业⼤户养殖情况

  20xx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养殖⼤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户80户。

  3、畜牧业加⼯情况

  ⽬前我县的畜牧业收⼊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企业5家,20xx年完成畜牧业加⼯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多以加⼯猪⾁为主,加⼯⽜、⽺、鹅、兔等草⾷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

  ⼆、草⾷畜禽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芦溪县⼤⼒发展草畜产业,具有良好地基础条件和市场潜⼒,主要表现在:

  (⼀)饲草资源充⾜。全县现有可利⽤草场⾯积10万亩,⼈⼯牧草1.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据测算,仅上述资源得到充分利⽤后,载畜量可达130万个⽺单位。⽽⽬前全县草⾷畜存栏只有42.3万个⽺单位。如按新增10万亩牧草计算,在现有基础上可净增50万个⽺单位。考虑到现今畜禽育肥期缩短、利⽤配合饲料饲喂等先进适⽤技术推⼴应⽤等因素,全县草畜承载量可在⽬前⽔平上翻⼀番多。

  (⼆)发展条件较好。多年来,经过全县⼴⼤⼲部群众的艰苦探索,创出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芦溪县⼀村⾷品有限公司和源华⾷品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养殖、种草⼤户不断增多,占到全县总农户的16.5%。配混合饲料利⽤、秸秆青贮氨化、“五良”综合配套利⽤等技术正在稳步推⼴。黄⽜冻配点、猪⼈⼯授精点、雏鸡孵化点等基础设施可基本满⾜畜禽品种改良的需要。草畜产业⽣产、加⼯的科技含量有了较⼤幅度的提⾼,科技成果的应⽤率、覆盖率、贡献率达到了较⾼⽔平,这些都为我县草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较效益明显。从近⼏年的情况来看,种植业除设施农业外,⽔稻等⼤⽥作物的边际产出效益逐渐下降,挖潜空间⼗分有限。⽽草畜产业却是⼀个朝阳产业,边际产出效益仍有很⼤的发展潜⼒,是未来⽀撑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的重要来源。据调查测

算,20xx年全县⽔稻亩收益为157.6元。若按设施畜牧业计算,则收益更⾼,如某农户20xx年占地1亩,新修暖棚⽜舍8间,饲养⾁⽜20头,养⽺100多只,年纯收⼊近2万元,远远⾼于设施种植业的产出效益。

  (四)市场前景⼴阔。加⼊WTO,芦溪县在全球性的经济⼤分⼯中,具有⼀定竞争⼒和能够占有⼀定市场份额的,应当⾸推草畜产业。畜产品价格⽅⾯,芦溪县⽜⽺⾁等畜产品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其中⽺⾁价格⽐国际市场低50%左右,⽜⾁价格低80%左右;从国内市场看,草产品需求量年达1000万吨,⽽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国内⽣产能⼒只有200万吨。畜产品价格⽅⾯,从近年来市场情况分析,价格波动最⼤的是猪⾁,⽜⽺⾁相对稳定,国内所有的星级宾馆、饭店所需的⽜⾁和⽺⾁主要依赖进⼝(价格为30元、25元/⽄),国内市场尚难以满⾜需求。从占领市场的⾓度看,芦溪县靠近⼴州、福州等发达城市,只要有所作为,就可以在未来的销售市场抢占⼀席之地。

  三、草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的产业观念不强。相当⼀部分农民仍存在"养⽜为种⽥、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的⼩农观念,对草畜产业发展前景及潜⼒认识不够,只把它作为家庭副业对待,舍不得投⼊,使草畜产业难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产,影响了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

  (⼆)产业化层次低。结构单⼀,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能⼒弱,产业链条短,开发规模有限,形不成基地优势。有龙头⽆基地、有基地⽆龙头的问题仍很突出。

  (三)科技信息服务滞后。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络作⽤发挥不够,畜牧科技⼈员短缺,依靠科技进步提⾼草畜产业⽣产能⼒的潜⼒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应⽤上,单项的、局部的多,常规的、⼀般性的多,⾼新的、具有重⼤开发意义的、系列配套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少,从⽽影响了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提⾼。

  (四)开发资⾦严重不⾜。科技推⼴投资⽐重偏低,部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作严重受阻。由于部分乡镇财政困难,⼀味等待省、市、县财政投资,对草畜产业的发展投资“注⾎”不⾜。

  四、推动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点建议

  (⼀)进⼀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主导”意识。要积极应对加⼊WTO带来的新挑战,抢抓机遇,把草畜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予以重视,切实增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草畜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坚持以草为本、草畜并进的原则。要把种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做到以草定畜,协调发展。在草业开发上要致⼒于实现⽴草为业,做到种草与草产品加⼯销售和发展草⾷畜相结合,⾛产加销⼀体化、低成本⾼效益的路⼦。要结合长江防护林项⽬与退耕还林还草⼯程的实施,适当压缩⽔稻⾯积,加⼤饲草种植⾯积,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均1亩饲草的⽬标。畜禽养殖以短期育肥为主,使有限的饲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

  (三)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与管理。按照“⼤规模、⼤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多种成份、多种经济组织并存”的要求,集中⼈⼒、物⼒、财⼒,⾼起点地抓好饲草料加⼯和畜产品加⼯龙头企业的建设,使之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平⾼、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带动能⼒强的经济组织。重点做⼤做强杜仲饲料公司、⼀村⾷品公司和源华⾷品公司。同时,要把发展草畜产业与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坚持建⼀个企业,创⼀个品牌,搞⼀个“⽒族”,开发⼀个系列,实⾏由粗到精,由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和综合

利⽤。

  (四)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草、科技兴牧”战略,加强新型实⽤技术培训和推⼴,加速科技成果向⽣产⼒的转化。⼤⼒推⼴牧草种⼦包⾐、根瘤菌拌种等牧草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引进、改良技术,草畜产品精深加⼯技术等,重点推⼴“五良”(良舍、良种、良法、良料、良医)综合配套技术;推⾏"政府⾏为+科技⼈员"的技术推⼴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和疫病防治机构,稳定畜牧科技队伍,⽤政策调动科技⼈员的积极性,为他们搞好科技推⼴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各级服务组织和重点服务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统⼀协调下,将龙头企业和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村基层服务组织结合起来,⼤⼒推⾏“乡(镇)站+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的服务形式,建⽴较为完善的⽣产销售、科技推⼴、信息反馈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市场建设,搞好草畜产品流通。牢固树⽴抓⽣产先抓流通,抓流通先抓市场,依靠市场促进⽣产发展的思想,⼤⼒培育和开拓草产品、畜产品市场。⼀是在县城和集市建⽴草产品交易市场;⼆是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开办畜禽产品初级交易市场,重点建好县城活畜禽交易市场;三是在畜产品⽣产集中区建⽴畜产品专业市场。四是⼤⼒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贩运⼤户,⿎励农民发展各种形式的购销服务组织,不断巩固壮⼤草畜产品营销队伍。

  (六)加⼤植物检疫和动物防疫⼒度,确保草畜产业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执⾏《植物检疫法》和《动物防疫法》,严防把牧草疫病和动物疫病带⼊本县境内;要突出重点,对主要的畜禽传染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其不发⽣或得到有效控制。畜牧、⼯商、卫⽣、公安等部门要紧密配合,既要搞好场地检疫,⼜要搞好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

  (七)各⽅协调,互惠互利,为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开“绿灯”。要建⽴以国家投⼊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为主体,全社会投⼊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体系;要认真贯彻省、地、县关于加快草畜产业发展的政策,进⼀步加⼤扶持⼒度,充分利⽤草畜产业发展专项资⾦,重点扶持草业⽣态⼯程、畜禽良种⼯程、动物保护⼯程和暖棚养畜禽⼯程。⾦融机构要对规模种草⼤户、养殖⼤户、养殖场及草产品加⼯、畜产品加⼯、饲料⽣产企业和畜禽交易市场等给予重点信贷⽀持。要⿎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禽疫病保险等业务。其它相关部门也要在⽣产和经营⽤地、⽤电、⽤⽔等⽅⾯给予优惠和照顾,推动草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6

  ⼀、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XX县交⿇乡交⿇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2053⼈,耕地⾯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有了较⼤的改善,在物质⽂明、精神⽂明和政治⽂明建设等⽅⾯也取得了⼀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农业⽣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较滞后。20xx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32万元,年末农民⼈均纯收⼊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的收⼊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平,是典型的⼭区农业村。

  1、从业⼈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其中:男性1211⼈,⼥性842⼈,18岁以下⼈数为264⼈,18—60岁之间⼈数为1567⼈,60岁以上⼈数为222⼈,劳动⼒⼈⼝数为1567⼈。根据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在全村1567⼈劳动⼒⼈⼝中,从事第⼀产业的农业⼈⼝有1193⼈,占劳动⼒总⼈⼝的76%;从事⼆、三产业的为374⼈,占劳动⼒总⼈⼝的32%,其中:23⼈从事交通运输业,35⼈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从事其他⾏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油菜”种植为主。以20xx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播种⾯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在粮⾷作物中以⽟⽶、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今年12⽉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事⼀议项⽬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间道路25条,约10公⾥,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池120个,沼⽓池80⼝。

  (⼆)、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农惠农政策得到进⼀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组建有1个科技⽂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数1847⼈,参合率90%;全村有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前改造⼯作已全部完⼯;建有中⼩学1所,适龄⼉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

及,“三免⼀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共10⼈,其中:村党⽀部委员5⼈,村民委员会委员 5⼈;全村共有党员52⼈,其中:男性党员45⼈,⼥性党员7⼈;每年召开党员⼤会2—3次;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群关系,努⼒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投⼊不⾜。主要体现在以下⼏⽅⾯:⼀是村委会到⿎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硬化以及多数⽥间道路过窄、过陡,⾬天⾏⾛艰难,从⽽影响了村民的⽣产、⽣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产、⽣活成本;⼆是⽔利设施落后,⽔池、⽔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村民的农业⽣产、⽣活⽤⽔;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章,⽐较凌乱,路⾯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条件差,全村的16个⼩组均⽆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化和医疗卫⽣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产⾃然条件差,⽣产⽔平不⾼,劳动⼒素质低。全村的⽥地⽐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耕马驮”的⼩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产率的提⾼,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盲、半⽂盲,其思想观念还⽐较落后,普遍存在 “⼩富即安、⼩进则满”⼼理,农民素质不⾼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低,产业化⽔平不⾼,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xx年,我村农民⼈均纯收⼊约为1050元,在交⿇乡乃⾄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度不够、⽅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也还有不到位的地⽅;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不宽;在⼯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作⽅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组已经进⾏了⼀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弊病。新建成项⽬和原有集体资产的⽇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是全村组⼲部科技⽂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成员中,⼩学、初中程度⽂化还占56%的⽐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不从⼼;⼆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前,塘坎组和⼤地组两⼩组组长⼀职还空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战⽃⼒还需进⼀步加强。

  三、下步⼯作打算及对策

  (⼀)加⼤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标语、⿊板报、村组会议等进⾏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个好的班⼦带领⼤家向前发展;村党总⽀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有号召⼒,能⼲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堡垒作⽤和先锋模范作⽤。建设的主⼒是农民⾃⼰,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投劳等⽅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建⼀个,成⼀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须认真研究,⽴⾜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乡村道路规划、⼩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化室建设等建项⽬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化的培训、推⼴。⼀⽅⾯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部现代远程教育作⽤,加⼤利⽤科技⽂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度,要积极推⼴运⽤各种集约、⾼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农业资源和投⼊品的使⽤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配⽅施肥等农业科技实⽤技术。另⼀⽅⾯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实施农民⼯培训⼯程,提⾼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发展能⼒,积极⿎励农村剩余劳动⼒外出务⼯增加农民的收⼊。

  (五)要抓特⾊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杂交⽟⽶、烤烟和⽣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推⼴有机⾼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在稳定商品猪、商品⽺出栏数的基础上,加⼤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较优势的产业进⾏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和履⾏义务的⾃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作,确保我村群众⽣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项系统的⼯程,绝不可能⼀蹴⽽就,需要我们长期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发展产业⽀撑和改善⽣产环境为突破⼝,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全】

推荐访问:产业调研分析报告多少钱 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农村 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