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13篇【优秀范文】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13篇【优秀范文】

2023-11-30 11:00:03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一、导入,激发兴趣(看课件,闪闪发光的钻石)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13篇,供大家参考。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13篇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1

一、导入,激发兴趣

(看课件,闪闪发光的钻石)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升上了空中化作永恒的星辰。你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七颗钻石》的故事。

二、初读,铺垫情感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齐读课文。互相正音。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同桌一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

4、默读课文,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正确而又简单的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领悟情感

1、出示课件: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花草树木都干枯了,许多人、许多动物焦渴而死。

说说你看到这些场面后的感受。

故事就发生在这儿。在这时候,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水。)[设计意图:通过看课件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到此时此刻水的珍贵,为感悟课文做情感铺垫]

2、认真读课文,思考:没有水,人和动物都面临着死亡。一位小姑娘的母亲病了,急需找到一些水。在这漆黑的夜里为了母亲小姑娘拿着水罐出门找水。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水”发生了哪些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找水、分水、让水、水罐一次次变化)

小姑娘在夜里为母亲找水

小姑娘找到水不舍得喝

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

……

3、小组内合作: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习:小组内集体朗读课文有关段落——边读边找出发生了几次变化——默读找出变化的原因——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各小组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1)、先明确水罐的几次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2)、水罐在一次次变化着,故事也变得更加感人。水罐的每一次变化都在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觉得哪儿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在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中蕴含的那颗真挚的爱心。

四、品读,渲染情感

1、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最后一次变化:当世间万物在忍受着焦渴时,突然,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是什么让荒芜的大地又涌起清泉,让焦渴的人们重获甘霖?(纯洁的爱)

3、如果没有没有小姑娘纯洁的爱心,没有母亲无私的爱心,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五、唤起共鸣,升华情感

在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那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水罐的变化”而叫“七颗钻石”呢?

爱心像钻石一样美好、纯洁,但愿爱心像钻石一样永恒。最后,(引读最后一段)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愿爱像满天的群星永远升起在每一片天空。

在一首《爱的奉献》让我们去体味像钻石一样美好的爱心,让爱的星空因为你我而更灿烂!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2

[教学要求]:

1. 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 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心型书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二、读题质疑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

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

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1、我们把这些词语和长句子读得这么好,那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要做到正确、流利应该不难了吧?(对)嗯,老师绝对相信你们的能力。所以这次读书我把难度提高了一点:请你快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与七颗钻石有什么关系呢?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2、3、5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1) 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六、填空小结

很久很久以前,( )发生了( ),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 ),但还是把水( ),小姑娘的心就像( ) 。

七、指导写字:银(动画展示,学生临描)

八、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1、如果你是导演,要拍好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最重要的道具该是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五、课后作业

a) 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

b) 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

引文来源23、七颗钻石教案集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3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掌握课文主题。

2 ,让学生能体会到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设想:

1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解读小姑娘一次次让水的行为。

2 教学难点:感悟小姑娘行为背后所含寓的崇高的,无私的爱。

3 教学突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充分讨论,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激趣:《可贵的沉默》讲了一群孩子从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到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她是我的朋友》写出阮恒为了救朋友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列夫 . 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爱心能创造奇迹,爱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介绍列夫 .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 .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二,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hé cōng bàn tuò shùn

干涸 匆 绊倒 唾沫 瞬间

了解词语意思。

干涸:指大地,河床等因缺水而干裂。

一瞬间:指时间很短的一会儿。

唾沫:口水。

涌出:形容水及其他液体大量,快速地流出。

学生按提示自学。

反馈。

指导书写难写字:渴,灌,竟,舔,凑,唾,沫。

"竟"中间是日,与"竞"要区别。

"唾"最后一横最短。

"沫"上长下短。

三, 整体感知 ,梳理线索。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缺水 — 找水 — 分享水)

是什么让水罐产生变化的呢

四,小结:这是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为"节约用水"做一件小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解读人物一次次让水的行为。

教学难点:

感悟小姑娘,母亲行为背后所含寓的崇高的,无私的爱。

教学过程

发挥想象,创设情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大旱灾,所有河流都干了,草木也干枯了,有许多动物都焦渴而死。(播放"大地干裂",动物渴死的影像。)透过第一段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渲染煎熬)在这时侯人们最需要什么 要是这时候你有了一罐水,你会怎样做 (恨不得马上喝掉它)

初读感知,体会行为

面对这罐水,课文里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划出人物几次"让水"的片段来。(学生自学探究)

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添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4,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精读探究,感悟真情

面对能够活命的甘泉,大家却这样让来让去,难道她们不想喝水吗 (想)

从哪儿能看出来 她们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品味重点的词语,谈自己对人物的解读,突破教学难点)

老师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生成的资源加以重组,推动,并适时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质疑课题:为什么是"钻石" (用代表纯洁,永恒的钻石来赞美他们崇高的无私的爱。)

提升总结,爱的涵义

1,把人物一次次的爱的奉献与水罐的神奇变化结合起来,正是她们无私的爱令到水罐出现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

情节:

内涵:

为妈妈找水

子女对父母的孝心

给小狗水喝

人类对动物的爱心

妈妈让水给女儿喝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给陌生人水喝

自己对他人的关爱

2,以歌声《爱的奉献》中结束课文。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4

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他人教学重、难点:1、爱心的神奇力量2、丰富的想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在座位上不动,我们第一组的缪慧娟能不能和最后一组的蔡树荣拉上手?(生活动)传递我们的手,传递我们的心,生活会更精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大家读过童话吗?(屏现):这是一篇童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是谁给我们带来这篇童话的呢?(屏现):本文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你对他了解多少?二、走进文本 1、首先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你们最想听谁读?其他同学也有任务:听好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 2、生讲故事经过 (屏现):本文主要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她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 3、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中什么最有想象力?(木罐) 4、水罐经过了几次变化?它有哪些神奇之处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5、生交流。读这些语句需要注意什么呢? (屏现):a(睡着时)装满水 b(跌倒时)端正正 c 木罐变银罐 d 银罐变金罐 e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6、指导朗读:读时要注意突出惊讶的语气,而且每次变化时惊讶的语气应该越来越强烈。生齐读。7、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说说你的看法。8、(屏现):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语句?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9、文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善良。他们的爱博大深厚,他们的爱朴素动人。10、我们的开头结尾没有读,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老师?自己读开头和结尾,同桌二人讨论设计一个问题,待会提问。 a 开头有什么作用?(交待文章的背景,为小姑娘的精神作铺垫,) b 结尾中七颗钻石为什么还变成了大熊星座?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含意? (寄托着作者希望爱心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三、放飞想象 1、这样的结尾体现了童话的富于想象的特点,其实我们的同学也很有想象力,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读第一小节,想象第一小节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情景。一人读最后一节,想象人间的变化,给文章再续写一个结尾。(屏现):要求2、生交流3、从大家的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神奇,其实我们身边也在发生着很多爱的动人故事,他们或惊天动地,或简单平凡,每一点一滴,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行动。四、链接生活 这是老师所带来的一些爱的画面,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或者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这样的事,看,爱在行动。 (屏现):“爱,在行动”图片 爱很伟大,爱恨神奇;爱也很平凡,也很简单。在生活中拥有一颗爱的心,我们将更美丽,更幸福。五、传递爱心 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我以及很多的同学们心中都涌动着一曲爱的赞歌。大家都爱听歌,对吗?大家能写歌吗?其实写歌也很简单。 贝多芬的《欢乐颂》大家听过吗?先来听一听,旋律很优美,对吗?老师先作了几句歌词,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爱心,爱心,纯洁的爱心,小小木罐装满水;爱心,爱心,圣洁的爱心,小小木罐端正正;……请同学们自己创作歌词,听着这旋律,互相唱给对方听。交流歌词一起唱自己的《爱心颂》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二、丰富的想象。

  教学构想

奇思妙想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应该由教师去讲解,而应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自己去品味、感悟。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在发挥能力。《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没有文字障碍,一定在学生自己阅读、朗读的基础上,讨论童话的主题。

  课时:

一节

  教学流程

讨论----朗读----想象----感悟

  朗读设计

一、学生朗读

目的:初步感知、感受课文内容。

可以提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二、教师范读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可以提的问题:感悟、认识小姑娘的爱心,学生可以考虑,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

三、学生朗读

目的: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喜欢的句子、文段。)

可以提的问题:认识小姑娘爱心的宝贵,争取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

朗读层次

1、浅显了解

2、深入知道

3、品味含义

目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姑娘高尚的心灵和纯洁可爱的形象。

  教学环节

导入:每个同学都热爱自己的父亲、母亲,热爱自己的家人。比如关心爸爸妈妈下班累不累,爸爸妈妈下班后给他们倒一杯水,给他们拿拖鞋等等。

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讨论的内容

1、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举例;

2、作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则是陪伴我们的一位良师益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生活花环,给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大家都熟悉安徒生和格林,熟悉他们的《睡美人》、《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姑娘》等。展示学生绘画作品(作品都是学生心目中最美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按作品顺序依次说出喜欢的理由。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俗易懂、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一个与你们有着同样年龄的小姑娘她有着对妈妈的爱心、对所有人的爱心。(对作者的了解,请同学们看课文下的注解。《《七颗钻石》》这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主要作品有《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板书:

童话 《七颗钻石》

  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

目的: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在全班朗读。

问题: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朗读前要求学生注意:1、在课本上注音。2、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加·字的音: 干涸(hé) 水罐(guàn) 绊(bàn)倒 舔(tiǎn)净

一瞬(shùn)间 咽(yàn)了一口唾( tuò )沫(mo)

讨论,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补充: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两次让水的感人故事,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

  教师范读

目的: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问题:为了认识小姑娘的爱心,学生考虑,自己认为这篇童话哪些地方写得好。

讨论,出示三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课文导读

1、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板书:空木水罐----有水----端正地放着----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巨大的水流

  想象

1、细读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的情节,圈出感人的词来。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小姑娘找不到水,心情是怎样的?累的倒在地上,会做什么样的梦,好梦?恶梦?或联系自己口渴,要喝水,但到处找不到水最后渴醒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心深深的感动了我们,也一定感动了否则,等他醒来时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这小狗和过路人都是真的?还是上帝的化身同学们想一想,是上帝的话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写出上帝的心理活动。

板书: 夸张、想象

讨论:正因为上帝对小姑娘的考验不再犹豫了,所以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七颗钻石》飞到天上,变成北斗七星。这是全文最让人振奋的情节。(大熊星座即北斗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的七颗亮星。用直线把勺形边上两颗星连接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找到北极星。故此两星又名指极星。北斗星是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感悟

品味朗读,《七颗钻石》透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一个道德期盼:要尽量为别人着想。引导学生阅读这篇作品时,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小姑娘纯洁可爱的形象;透过喜出望外真想但就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同时,可以从题目上去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为什么不用一罐水而要用《七颗钻石》作标题?钻石和星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在短文中,它们正是纯洁心灵的幻化物。全班齐读第四节,启发学生来参与片段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来的吗?作者为何要这样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提示:爱心像北斗齐七星那样普照人间,愿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板书: 爱心永恒 普照人间

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不得不惊叹作家奇妙的想象本领,其实,我们大家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腾飞我们的想象。

当堂作文训练

1、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写下去呢?试给故事续写一结尾。

2、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幸喜之景。

3、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怎样的世界?

讨论,承第三个题目转入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想象、联想能力;

3、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情境进行写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2、让学生感悟到“爱” 的博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自己上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其人其文;

2、熟悉《七颗钻石》,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二”;

3、每人收集一则“爱心故事”。

4、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北斗七星夜空图)师提问,指名生回答。

2、(出示课件)简介

3、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作家所写的一篇神奇而感人的童话故事,一同去感受它的魅力吧!请打开课文23、《七颗钻石》(板出课题)。

二、回顾文本 检查预习

1、师:(出示字词课件),经过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比较难记?

2、指名读生字、词语,相机区别干涸与干枯的意思。

3、全班读生字、词语。

三、走入文本、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复述故事内容,能够完整的展现故事人物和情节;

(2)有什么新问题请把它写下来。

2、交流自读情况。

3、师生共同评价。

4、小结、过渡。

三、深入文本、探讨交流

1、课件出示问题:(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

问题一: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呢?你从文中哪些自然段中知道?

1、指名学生回答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旱灾特别严重。

4、点评。

5、再指名其他学生说说。

6、课件出示旱灾严重图片,让学生感受旱灾的。严重所在。

7、指名学生感情读第一自然段。(体现朗诵指导的层次性)

8、小结、过渡。

问题二:小姑娘找水过程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她对妈妈的爱?

1、交流(抓住“却”“找呀找”“一座座”“一滴一滴”)。

2、点评。

3、指名学生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5、发挥想象:

假如你是这位小姑娘你一滴一滴的终于把水罐接满了,此时你心里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说(交流)点评、感情读句子,抓住“太好了”)

6、过渡:这水罐从空的变成了装满水的罐,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有一次是最神奇的,请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变化的句子。说说你认为是哪一次变化最神奇?(指名学生读句子,相机感情读、引入以下问题)

问题三:课文中提到的过路人,他是普通人吗?他有可能是谁?

1、交流(指名学生说、点评、引导理解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2、同桌分角色朗读(一生读过路人说的话,一生读小姑娘的话)

3、学生角色朗读

4、师小结。

5、过渡。

6、想象:此时大地上有了充足的水了,会变成什么样呢?(出示课件,生看,交流,点评,指名读文,生点评)

问题四: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哪里?为何水罐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

1、小组代表说说

2、学生点评、引导学生理解

3、小结: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

问题五:作者为何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他想歌颂什么?

1、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2、学生汇报填表情况。

3、师生点评。

四、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

1、播放音乐,师总结。

2、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听。 (交流、播放图片、音乐)

五、布置作业 激情升华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请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为自己的星座来历创作一个童话故事。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⑴ “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⑵ 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⑶ “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⑷ “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⑴ 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 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⑶ 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⑴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⑵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⑶ 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⑷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⑸ 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课后选做题。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8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及联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重点:

(1)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2﹑难点:利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3﹑课型:自读﹑讨论﹑合作﹑探究。

4﹑方法:指导学生:听———议———想———写(含续写故事)。

5﹑素材准备(教具):收录机﹑朗读磁带﹑生字卡片﹑自制挂图。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童话故事导入

1﹑故事(略)

2﹑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还不够生动,下面请听俄国老人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七颗钻石》里为我们讲述的动人的童话故事吧!(板题)

(二) 分工朗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1﹑分工:男生读首段;女生读尾段;课代表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2﹑朗读﹑评议。

3﹑听录音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5﹑整体感知: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明确: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最后水罐神奇地变成七颗星。

(三) 探究

1﹑自渎课文思考:(采用:批批﹑画画﹑点点的方法做上记号),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2﹑分组讨论思考题:(过程略)

3﹑交流讨论结果:

(1) 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为什么她醒来时,水罐里竟装满了水?

明确:小姑娘舍己救人,她对母亲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上帝,从而体现出爱的神奇力量。

(2) 小姑娘的爱心在文中共有几处体现?童话中仅仅是小姑娘一人有爱心吗?

明确:a﹑为母亲找水b﹑用水救狗c﹑给路人水喝。

生命垂危的母亲在最后关头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里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心。

(3) 爱心行为处处可见,在我班里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

明确: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

(4) 你认为文中的小姑粮是怎样的人?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边交流。边朗读)

(5) 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明确:爱得力量是神奇的,作者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6) 爱得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这种神奇性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或: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水罐的几次变化表现出来的[板书],那么,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见板书设计)

(四) 实践活动

1﹑交流并积累

(1)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收集了哪些有关爱心行为方面的格言﹑警句?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2﹑仿写句子

例:爱心如妈妈亲切的抚摸;

爱心如朋友

爱心如同桌

(五)总结:

列夫·托尔斯泰由天空中的七颗(北斗)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六) 拓展延伸:

1﹑请你为课文续写故事结尾。

2﹑课后习题三(任选一题完成)

(七) 合唱(或放磁带)《让世界充满爱》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9

一、教学目标:

1 爱心的神奇力量。

2 丰富的想象。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夏天的夜晚,当你仰望天空,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星星、外星人、宇宙飞船……)

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非常的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遥远的大熊星座,跟随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起走进《七颗钻石》。

(二)作者简介

同学们,你了解托尔斯泰吗?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和法律系学习,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1847年退学。1851 年参军,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19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晚年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过着平民生活。

(三)整体感知

看来,同学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这位伟大的作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首先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声音要洪亮,有感情。

2、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生齐读课文

老师作适当的点评。

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的回报。

(四)深入探究

《七颗钻石》让你觉得最有兴趣的是什么?

罐子为什么会一直变化?

那么这个神奇的罐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是怎样变得呢?(同学们讨论)

体现出罐子由无水最后变成金的,继而飞出七颗钻石这一神奇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文字:无水——有水——满满的——银——金——七颗钻石一一一大熊星座,(以斜行排列的形式,用箭头显示变化的过程:空的木头水罐→有水的木头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的大熊星座)通过形象的图形让学生体会蕴含的道理。

3.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而其中所有涉及的最重要的就是:爱。

(五)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正是小姑娘的爱心使一切发生了奇迹,不仅救了她的妈妈,还救了其他人,而这也是我们同学们最需要学习的,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们说能从水罐变出了钻石飞到了天上,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出现吗?

不会。这只是作者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而这种包含了作者美好愿望,充满了想象与幻想的文学体裁,我们称之为童话。

童话:是文学中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和幻想,创造出一个美妙的世界。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童话呢?

安徒生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童话……

从中我们感悟最深的就童话中所赋予的真善美的精神,他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了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如此美妙的童话,从童话中我们学到了真善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我们心中的童话。

给出三个题目,一共四组同学,其中三组分别选定题目,还有一组自由发挥。

a、文中介绍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请发挥你的想象,具体形象的描绘大旱灾的情景。

b、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c、文中最后小姑娘非常口渴,想要喝的时候,来了个陌生的过路人,请想象一下当时小姑娘的心理是如何?

要求:(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

(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

(3)要基于童话的真善美的原则。

同学们交流,老师作出适当点评。

(七)课堂小结:

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用爱心乘着想像的翅膀把我们的生活点缀的更加美妙。

(八)布置作业:

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再修改补充使其完整、合理,并且与下文联系紧密,整理成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北方有七颗排列成勺子形的星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为我们指引着方向,它就是大熊星座。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是讲大熊星座的一个故事。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位同学在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她所说的故事中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叙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这么长,她说得这么清楚,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罐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生:空水罐——装满水——银的——金罐——跳出钻石。(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并指导“银”字的写法。)

师:多么动人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请同学们打开书81页,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强调读书姿势。)

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完了,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故事吗?

生:是在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那次旱灾非常严重?同学们找一找。

生1:所有的。

生2: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生3:都。

师:多细心的孩子啊!大家请看大屏幕,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显示出那次旱灾的严重,你们自己读吧!

生:自由练习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呢?注意读出那次旱灾的严重。指名读。读后教师评价:好,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而且非常有感情。听了她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幅情景:火红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帝,大地干裂了,河里没有一滴水,许多人和动物都因为缺水而渴死了,所有活着的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嘴里喊着同一个字: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七颗钻石》这个动人的故事发生了。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请你来读。

生:指名读。

师:强调“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重读“哪儿、累得”。你再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再读这句话。

师:有进步,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请你来。

生:另一生读。

师:真有进步。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我们一齐来读。

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接着往下读。

生:接着读。“当她醒来…………跑去。”

师:你读得真正确,你的声音真好听。同学们,小姑娘一觉醒来,她惊喜地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水,她的心情怎样?你来说。

生1:高兴。

生2:激动。

生3:惊喜。因为她找到了水,就可以给妈妈治病,妈妈喝了水,身体就会好起来的。

师:你理解得真好,体会体会小姑娘的心情,读读第二自然段的后两句话吧,老师听听谁读得最棒?

生:自由练读后两句话。

师:哪位同学能把前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次?

生:一生连读1、2自然段。

师:孩子,让我说什么呢,读得这么好,我们俩握握手吧,我太佩服你了,你比我读得好,请坐。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能和她一样,把文章读好。你们看,她刚才读“赶紧往家跑去,”读出另外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因为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才使空水罐里装满了水。咦,木水罐怎么会变成银的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练习读第3自然段。

师:读完了,知道为什么木水罐变成银的了呢?请你来回答。

生:因为小姑娘很关心小动物,她就倒了一点水喂小狗喝。

师:请你来读一读小姑娘给小狗喂水的那句话。

生:“小姑娘把水…………欢喜起来。”

师:读得不错,谁还想读?

生1:生2:读。

师:“都舔净了,”小狗多渴呀。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小姑娘辛辛苦苦找来的水,自己没有喝一口,看到生命垂危的小狗,就把水倒一点给它。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话。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都焦渴而死。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正是小姑娘对小狗的关爱,使木水罐变成银的了。那第三次水罐变化是什么原因呢?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小姑娘抱着一罐清水,翻山越岭,终于回到了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小姑娘一进家门便喊:“妈妈!妈妈!我回来了!你看,我找到了清清的水,妈妈快张开嘴吧,让女儿喂你一口水吧!”听到了女儿的呼唤,母亲勉强地睁开沉重的双眼,露出一副慈爱的笑容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金的。孩子们,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

生:是因为小姑娘的妈妈对小姑娘的关爱,使水罐变成了金的。

师:说得太好了。是母爱使水罐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师:是什么使水罐里跳出了钻石?

生:是小姑娘关心别人,使金水罐里跳出了几颗钻石。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她关心别人的?哪句话?找一找。

生:“突然…………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小姑娘把水给了别人,她自己不渴吗?

生:渴。

师: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小姑娘很渴?

生:“小姑娘咽了…………过路人。”

师:你读得很认真。谁还想读读这句话?怎样才能读出小姑娘很渴?

生:练习读。

师:声音很清脆,“咽了一口唾沫”,她多渴呀。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

师:学着她的样子大家一齐来读读。

生:齐读。

师:我们把声音放出来好吗?

生:再读。

师:你还从哪句话中看出小姑娘特别渴?

生:小姑娘再也…………要讨水喝。

师:你找得很准确,我发现你读得很好,可惜被我打断了,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读得太好了,将来肯定能当个播音员。同学们,都读读这句话吧。“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你想着怎样读才能显示出小姑娘很渴的样子,你就怎样读?

生:练习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小姑娘在自己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将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一罐清清的水,递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她给过路人的仅仅是水吗?不,这是生命啊。同学们,将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读1、5自然段。

师: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同学们,(板书:爱)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如钻石般珍贵,一颗又一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照耀人类,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出示:大熊星座)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拿出本子,注意写字姿势,可以给自己说,也可以给小姑娘说。

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自己写的?

生: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样才使这股生命之水从水罐里涌了出来。

小姑娘找到水,把水给妈妈,妈妈又还给小姑娘,小姑娘给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爱就是这样在他们心中循环着,传递着。

小姑娘将生命之水给了小狗和过路人,自己却忍着渴。

爱是多么重要啊,正是因为爱,才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正是因为爱,才让有了这么多个奇异的变幻呢。

世界上不管发生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们有爱心,就会被解决。……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把课文读懂了,你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诗啊。这节课我们虽然学完了,但是我想同学们以后看到大熊星座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善良的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如下词语:哀哀、咽了口唾沫、路人,并结合句子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的意思。

2、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抓住作者描写的一次次神奇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爱”写具体的,并体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3、抓住“竟、喜出望外、突然”等词语,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结合环境描写、联系这些内心变化深入体会“哪儿也找不着水、反正”等词语的意思,建立对人物爱心的深刻体验,较为深刻体会本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

2、看到这幅图片,我们是不是想到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啊?

我们一起说出课文题目《七颗钻石》板书。

3、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上节课,我们整体认识了课文,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看来真是难不住你们,再来一组!

通过刚才这些同学们勇敢的回答问题,老师感觉到你们的记忆力还真是强!

那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教师引导下,生回答:……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2、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几次变化。谁来按顺序说一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我们就再次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找答案!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内容,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用笔勾划出你的答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我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是:)嗯,找的.很准确。

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是对妈妈的(关心、爱、也是对妈妈的孝心)

那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的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3、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老师也找了一个词“夜里”,你一个人夜里敢出门吗?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夜晚恐怖吗?,小姑娘怕吗?怕,她为什么还要出去?

4、这水好找吗?是不是出门就找到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哪儿、累的睡着了

你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她一定吃了许多苦,老师请同学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小姑娘找水的那种艰难的感觉!

小姑娘放弃了吗?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坚持、不怕困难、)

老师总结:对呀!就是小姑娘的坚持、不怕困难,以及她对妈妈的爱和孝心,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变出了满满的清水。

  三、运用所学,自读自悟,体会爱。

1、同学们,看,我们在读水罐第一次变化时用到的方法有:

那么,接下来水罐还会相继发生四次变化,你能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来读一读故事吗?

那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读故事,记得用上我们刚学到的方法。

2、我看好多同学都读完了,我们就按水罐变化的顺序来交流,谁先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二次变化的原因?

小姑娘要把水留给(妈妈)喝,这也说明小姑娘对妈妈有(孝心)。

那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同学们想象:现在你就是那个焦渴的小孩子,突然你有满满一罐新鲜、清澈的水了,你是什么心情呢?你呢?

像这种高兴,意外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喜出望外。

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要读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这种感觉。

同学们,小女孩把水喝了吗?没有

为什么没喝呀?

(要把水留给母亲,这是给母亲救命的水呀。)

正是这种孝心,再一次展现了神奇的力量,即使水罐掉在地上,水罐里的水依然是满满的。

3、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三次变化的原因?

嗯,把水给小狗喝了一些,这说明小女孩有(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平时小狗都是怎样叫的?汪汪的叫,故事中的小狗哀哀的尖叫,说明小狗非常的渴,非常需要水,小女孩帮助了小狗,小猫来了小女孩会帮助它吗?小鸟呢,说明小女孩对小动物有爱心。正是这种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第三次变化。变成了银水罐

4、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四次变化的原因?

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说明妈妈对女儿的(关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妈妈对女儿的关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抓住“反正” ,体会无论怎样做母亲都很难再活下去了,还是忍着渴把水留给女儿吧!说明母亲对女儿的 (学生尝试说出关心)。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请同学正是这种关心使水罐发生了第四次变化变成了金水罐

5、最后一次变化的原因,谁来说一说?

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说明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姑娘的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什么是路人?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是陌生人。咽了口唾沫,小女孩很渴,很想喝水。小女孩自己很需要水,但面对陌生人讨水喝,她是给还是不给,她内心是不是很矛盾很纠结。请同学来读读划红线的句子,感受一下小姑娘做出决定的不容易。小姑娘表面上送的是水!实际上是把生的希望送给了陌生人,这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无私奉献)小姑娘。水罐因此跳出了《七颗钻石》。

  四、体会五次变化的不同。

1、同学们回想这五次变化,每一次都与上一次有所不同,哪次最最神奇?

学生回答:第五次。

老师请同学读一读第五次的神奇变化,既然我们都认为第五最最神奇,一定要把那种神奇的感觉带给大家!

这爱如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2、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七颗钻石》送给小姑娘,而让它们高高的挂在天空呢?

学生交流回答

3、同学们这五次神奇的变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爱 ),板书

教师引导:同学们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就像钻石一样珍贵,就像星星一样闪亮,作者是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星光照耀下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找到获得钻石的方法了吗?我们再一起回顾下小姑娘获得钻石的过程。(五次变化)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懂得了什么?

(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爱动物、感恩、奉献……)

那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我们怎样去感恩?同学、朋友怎么去奉献?你打算为他们做一件什么事?

  六、小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能感受到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学生,老师很受感动!同学们的爱,让这个世界美丽、可爱。老师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小姑娘那样,拥有一颗如钻石般珍贵、闪亮的爱心。

  七、付之行动:

请同学们为师长、父母、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坚持经常。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齐读课题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⑵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0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

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例如:“当小姑娘再拿木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

①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

⑵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

空木罐?钻石、水流

装满水银金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水流)编者改注

4、教生学会提问题。

师:看到空木罐,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最后还从罐子里跳出钻石,你最想问什么?(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

三、紧扣“感动”以学定教,感悟“爱”。

㈠生第二次读课文,小组自学

1、师激发读书欲望

⑴师:是呀!为什么会变化?你赶紧再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老师请孩子们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⑵出示“学习建议”

师:来看看老师给你们什么学习建议?

①用“”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

②把这些你感动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并交流学习感受。

师:我们各个小组来比赛一下,看谁找的句子最准确,理由最充分,而且读得最有感情。好!各小组开始读书。

2、生小组自学,师巡视指导。

㈡反馈

以学定教,生先说哪个句子,就先学哪句。共4个句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这4个句子的教学预设如下: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小姑娘往手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4、“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㈢小结:

1、师与生一起围绕板书复述课文。

(1)、师先做示范,根据板书说一小段故事。

(2)、生学着复述。

2、师:那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水罐为什么会变化?

3、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㈣教学最后一个阶段

师:这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北斗七星(出示课件)

四、走出文本,畅谈感受。

1、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文中的小姑娘或她的母亲说什么?

2、你想对身边的亲人、老师或同学朋友说什么?

五、欣赏朗读,总结全文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好。想不想回家讲给别人听,那就用心记住这个故事。播放“朗读课件”

2、总结

今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齐读《七颗钻石》。

3、现场学习如何关爱身边的人,体会关爱别人不是很难的事。

板书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 钻石水流

为母亲找水 爱 让给过路人

装满水 金

分给小狗 银 母女相让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钻石水流)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1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干涸、干枯、焦渴、匆匆忙忙、喜出望外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感知童年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爱心的神奇,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懂得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

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东风东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非网络试验班。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童话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童话的形式很感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教法

朗读感悟、启发想象、情景陶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七颗钻石》的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焦渴、水罐、忍不住、唾沫、匆匆忙忙)

2、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故事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生齐读)

3、师:是啊,当时的水是多么珍贵,多么重要啊!它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一天夜里,一个小女孩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这节课我们再细细品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悟爱心。

(一)感知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罐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水罐?(板书:水罐)

2、指名回答。

师:水罐会变,真神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至4小节,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罐特别神奇,用“——”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随机播放课件)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要读出水罐的神奇。

板书:空水罐——装满水——摔了没有洒——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5、师:从一个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间装满了水,然后变成银水罐、金水罐,最后还跳出七颗钻石,流出清澈新鲜的水流。这只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我们再细细地品读第2至4小节。

(二)了解水罐为什么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空水罐为什么会突然装满了水?

2、指名回答。(板:对妈妈的爱)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姑娘很爱妈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抓“哪儿”来体会)

(1)师:小姑娘可能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出示填空,想象说话:

小姑娘来到(哪儿),那里(怎么样);来到(哪里),那里(怎么样)

(2)指导朗读。(指名读)

师:小姑娘寻水多么辛苦!她跋山涉水,也许她的衣服被树枝勾破了,也许她的小手被荆棘划破了,正流着血呢!但是为了妈妈的健康,她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些,终于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小姑娘对妈妈的深深的爱!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抓“赶紧、跑”来体会)(1)理解“喜出望外”。

师:小姑娘醒来时,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心情会怎么样?课文中用了哪个词?你什么时候“喜出望外”?(2)指导朗读。

师:多神奇呀!小姑娘一醒来,突然发现了水,她心里又惊又喜,就带着这种心情,谁来读一读?(多找几个学生读。)谁能象她这样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5、指名读第3自然段,指名回答是什么让水罐变银的、金的。(板:对小动物的爱对过路人的爱)

6、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妈妈的话。

出示句子: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水罐变成了银的。出示句子: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指名读)师:听了她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过这番爱吗?那你就带着这份感受读一读。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端着妈妈舍不得喝的水,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

7、师:那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指名说。

(1)出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师:此时,小姑娘自己需要水吗?(抓“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来体会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2)指导朗读。

师:水罐里涌出水流,这股水流流遍了每个角落,同学们请想象一下,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出示:这股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流到(哪里),那里(怎么样),流到(哪里),那里(怎么样)

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升华,畅写感言。

1、总结。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能说说水罐发生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爱)

师:是啊,小姑娘不仅把爱给了亲人,还给了一个小动物,一个陌生人,那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呀?

师:对,这就是广博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水罐才最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升到天上。

2、那课文为什么要用《七颗钻石》作题目呢?

3、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现在请你把自己的爱的感言写下来吧!

4、反馈交流。

四、启发阅读,赠送格言。

1、布置课外阅读:读了大家写的话,老师很受感动,你们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老师请大家回家去读读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童话《七色花》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相信读完后,你们会对爱会有更深的感悟。

2、最后,老师有几句话要送给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三、探究新知

文本升华

(一)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1、学生思考:看到这几幅图片你有什么可以说的吗?(学生自由说)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有关干旱的句子和词语教师总结:干涸(河井)干枯(植物)焦渴(动物)

3、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神奇的句子(学生读)

4、哎呀!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水罐的变化)

(二)第二自然段

1、感悟水罐变化的原因

(母爱)

2、小姑娘累的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试想她会在梦中说些什么?(学生推测、自由畅谈)(母爱的原因)

3、小姑娘得到水后的心情怎么样(喜出望外指导朗读)

4、找出体现母爱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找出母亲说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母爱的伟大)教师总结:母爱真伟大呀!真神奇呀!

2、这是小姑娘再也忍不住突然来了一位过路人,怎么办呀?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

3、试想:当涌出一股巨大清澈又新鲜水流时,地球会有什么变化?(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总结:在小姑娘的爱心下,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

四、课外拓展

爱心,是人类的春天,生命的乐园,你爱着世界,世界也爱着你。同学们让爱心在你的心头驻足,让真情在你的身边弥漫,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

《七颗钻石》教学教案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如下词语:哀哀、咽了口唾沫、路人,并结合句子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的意思。

2、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抓住作者描写的一次次神奇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爱”写具体的,并体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3、抓住“竟、喜出望外、突然”等词语,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结合环境描写、联系这些内心变化深入体会“哪儿也找不着水、反正”等词语的意思,建立对人物爱心的深刻体验,较为深刻体会本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

2、看到这幅图片,我们是不是想到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啊?

我们一起说出课文题目《七颗钻石》板书。

3、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上节课,我们整体认识了课文,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看来真是难不住你们,再来一组!

通过刚才这些同学们勇敢的回答问题,老师感觉到你们的记忆力还真是强!

那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教师引导下,生回答:……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2、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几次变化。谁来按顺序说一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我们就再次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找答案!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内容,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用笔勾划出你的答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我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是:)嗯,找的很准确。

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是对妈妈的(关心、爱、也是对妈妈的孝心)

那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的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3、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老师也找了一个词“夜里”,你一个人夜里敢出门吗?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夜晚恐怖吗?,小姑娘怕吗?怕,她为什么还要出去?

4、这水好找吗?是不是出门就找到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哪儿、累的睡着了

你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她一定吃了许多苦,老师请同学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小姑娘找水的那种艰难的感觉!

小姑娘放弃了吗?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坚持、不怕困难、)

老师总结:对呀!就是小姑娘的坚持、不怕困难,以及她对妈妈的爱和孝心,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变出了满满的清水。

三、运用所学,自读自悟,体会爱。

1、同学们,看,我们在读水罐第一次变化时用到的方法有:

那么,接下来水罐还会相继发生四次变化,你能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来读一读故事吗?

那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读故事,记得用上我们刚学到的方法。

2、我看好多同学都读完了,我们就按水罐变化的顺序来交流,谁先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二次变化的原因?

小姑娘要把水留给(妈妈)喝,这也说明小姑娘对妈妈有(孝心)。

那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同学们想象:现在你就是那个焦渴的小孩子,突然你有满满一罐新鲜、清澈的水了,你是什么心情呢?你呢?

像这种高兴,意外的心情,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喜出望外。

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要读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这种感觉。

同学们,小女孩把水喝了吗?没有

为什么没喝呀?

(要把水留给母亲,这是给母亲救命的水呀。)

正是这种孝心,再一次展现了神奇的力量,即使水罐掉在地上,水罐里的水依然是满满的。

3、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三次变化的原因?

嗯,把水给小狗喝了一些,这说明小女孩有(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有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平时小狗都是怎样叫的?汪汪的叫,故事中的小狗哀哀的尖叫,说明小狗非常的渴,非常需要水,小女孩帮助了小狗,小猫来了小女孩会帮助它吗?小鸟呢,说明小女孩对小动物有爱心。正是这种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第三次变化。变成了银水罐

4、谁来说一说水罐发生第四次变化的原因?

妈妈把水让给女儿喝,说明妈妈对女儿的(关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妈妈对女儿的关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抓住“反正” ,体会无论怎样做母亲都很难再活下去了,还是忍着渴把水留给女儿吧!说明母亲对女儿的 (学生尝试说出关心)。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请同学正是这种关心使水罐发生了第四次变化变成了金水罐

5、最后一次变化的原因,谁来说一说?

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说明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心)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姑娘的爱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引导:

什么是路人?既不是亲戚又不是朋友,是陌生人。咽了口唾沫,小女孩很渴,很想喝水。小女孩自己很需要水,但面对陌生人讨水喝,她是给还是不给,她内心是不是很矛盾很纠结。请同学来读读划红线的句子,感受一下小姑娘做出决定的不容易。小姑娘表面上送的是水!实际上是把生的希望送给了陌生人,这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无私奉献)小姑娘。水罐因此跳出了七颗钻石。

四、体会五次变化的不同。

1、同学们回想这五次变化,每一次都与上一次有所不同,哪次最最神奇?

学生回答:第五次。

老师请同学读一读第五次的神奇变化,既然我们都认为第五最最神奇,一定要把那种神奇的感觉带给大家!

这爱如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2、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七颗钻石送给小姑娘,而让它们高高的挂在天空呢?

学生交流回答

3、同学们这五次神奇的变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爱 ),板书

教师引导:同学们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就像钻石一样珍贵,就像星星一样闪亮,作者是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星光照耀下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找到获得钻石的方法了吗?我们再一起回顾下小姑娘获得钻石的过程。(五次变化)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懂得了什么?

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爱动物、感恩、奉献……)

那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我们怎样去感恩?同学、朋友怎么去奉献?你打算为他们做一件什么事?

六、小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能感受到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学生,老师很受感动!同学们的爱,让这个世界美丽、可爱。老师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小姑娘那样,拥有一颗如钻石般珍贵、闪亮的爱心。

七、付之行动:

请同学们为师长、父母、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坚持经常。

推荐访问:钻石 教案设计 教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