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精选推荐】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精选推荐】

2023-03-14 11:15:08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精选推荐】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2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阅读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1)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暮色苍茫,诗人投宿石壕村,正逢官吏捉壮丁。老翁逾墙逃跑,老妇出门探看。官吏一声吼叫,何等怒气冲冲。老妇一声啼哭,何等悲惨凄苦。诗中采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再现县吏深夜抓丁的残暴,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流露出作者极大的愤慨。

  注释:

  石壕:村名,在今河南陕县东。投:投宿。逾(yú):越过,翻过。一何:多么。长已矣:永远完了。老妪(yù):老太太。役:差事,劳役。犹得:还能。绝:停止。泣幽咽:低微的、断断续续的哭声。

  赏析:

  县吏横蛮霸道,咆哮如雷;老妇内心苦楚,痛哭流涕。“一何”一词接连使用两次,加重了感情色彩。官吏一呼,老妇一啼,官吏一怒,老妇一苦,短短十个字却刻画出两个截然对立的形象,使得悍吏耀武扬威的形象与老妇老泪纵横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矛盾的双方,也更让人憎恨蛮横的官吏,并同情可怜的老妪,蛮横无理的官吏也为下文老妪的诉说塑造悲愤的氛围。诗歌塑造出一幅充满悲愤的画面。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2

  石壕吏 唐朝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石壕吏》题解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石壕吏》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石壕吏原文翻译及赏析3

  石壕吏

  杜甫〔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投:投宿。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啼:哭啼。苦:凄苦。前:上前,向前。致:对……说。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新:最近,刚刚。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妪(yù):老妇人。衰: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应:响应。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独:唯独、只有。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2)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3篇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1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2

  石壕吏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1] [7] [8-9]

  名家点评

  陆时雍《唐诗镜》: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起有猛虎攫人之势,……“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词。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批点唐诗正声》:语似朴俚,实浑然不可及。风人之体于斯独至,读此诗泣鬼神矣。

  《诗镜总论》:少陵五古,材力作用,本之汉、魏居多。第出手稍钝,苦雕细琢,降为唐音。夫一往而至者,情也;苦摹而出者,意也。若有若无者,情也;必然必不然者,意也。意死而情活,意迹而情神,意近而情远,意伪而情真。情、意之分,古今所由判矣。少陵精矣刻矣,高矣卓矣,然而未齐于古人者,以意胜也。假令以《古诗十九首》与少陵作,便是首首皆意;假令以《石壕》诸什与古人作,便是首首皆情,此皆有神往神来,不知而自至之妙。

  《诗源辨体》:子美《石壕吏》与《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作不同。《石壕吏》效古乐府而用古韵,又上、去二声杂用,另为一格,但声调终与古乐府不类,自是子美之诗。

  《唐风定》:述情陈事,琐屑近俚,翻极高古,此神皆法《孔雀东南飞》,绝得其奥妙。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一篇苦情实状难读。末四语酸楚更甚,唐祚不儿岌岌乎?”吴山民曰:“起二句劲;吏怒、妇啼,何等光景。‘三男戍’,死其二,惨;‘惟有乳下孙’,危;‘出入无完裙’,可伤。‘急应河阳役’二句,语非由心,强作硬口。‘夜久语声绝’二句,泣鬼神语。结句尤难为情。”

  《而庵说唐诗》:一篇述老妪意,只要藏过老翁。用意精细,笔又质朴,又妙在一些不露子美身分。

  《蠖斋诗话》:近阅旧刻本,作“老妇出门首”,则“走”音同韵;既立门首,则张皇顾望,情势跃然,不言“看”而意在其中矣。且六句连换三韵,与“青青河畔草”诗同体。

  《茧斋诗谈》:含蓄二字,诗文第一妙处,如少陵前后《出塞》、“三吏”、“三别”,不直刺主者,便是含蓄。机到神流,乃造斯境。

  《唐宋诗醇》:李因笃曰:响悲意苦。

  《杜诗镜铨》:顿挫(“吏呼”二句下)。独匿过老翁,家中人偏一一敷出(“室中”四句下)。

  《古唐诗合解》:子美诗,如《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与此,俱语语沉痛。如此诗叙事质朴,意极精细,独见尹法之妙。

  《唐宋诗举要》:吴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此用乐府体,亦开一法门。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3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3)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赏析1

  石壕吏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暮:在傍晚。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最近,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yù):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独:唯独、只有。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题解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4)

——《石壕吏》教案10篇

《石壕吏》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前准备】

  关于战争的图片及关于石壕吏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战争图片,问:战争会带来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导入今天的古诗——《石壕吏》)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让学生尝试圈点疑难字词)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2、给文章定朗读基调: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朗读语气该是怎样?

  明确:(悲愤沉郁)

  3、投入感情再次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人感觉诗歌的学习必须从朗读入手,好的朗读是进入“情”的关键,进入“情”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认识作品。因此这个环节是本节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下个教学环节的重要铺垫。】

  三、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1、思考: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2、为什么捉人?捉何人?老妇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通过了解背景后重点介绍杜甫是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习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再者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介绍杜甫的诗为什么称是“诗史”。

  4、主要内容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 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2)研讨:a、为何吏要夜捉人?

  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b、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时代气氛。

  兵荒马乱 鸡犬不宁

  总结;一段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3)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更加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全诗的开端,本人在这里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设计一些简单的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的把握住当时的时代气氛,初步感知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

  四、即兴发挥,深入理解

  (1)、把吏和妇人的对话用现代文的方式陈述(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3)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时间长,可以看出县吏的凶狠。如闻二字一方面老妇这家的凄苦绝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老妇被带走后这家到底会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是事件的结局。

  (4)、总结性研讨:

  a、吏和老妇的形象。

  明确:吏(蛮横 凶狠)妇(凄苦 悲伤)

  b、文章结构

  明确:开端(1)致词的由来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

  结局(4)致词的结果

  【设计意图:这部分本人认为老妇与吏的对话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设计了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学生展示环节,目的是在互动中化繁为简,从而使二者的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再者结尾部分通过本人启发性的情感引导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五、小结

  通过这首“诗史”诗,我们可以想象下老妇被带走后在军中的生活,再试着想想孤苦伶仃的老翁又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能再见面么?因此,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易,望大家珍惜。

  六、作业

  1、背诵。

  2、续写。

《石壕吏》教案2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一一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

  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I i)逾(y u)邺(y P)城戍(sh u)老妪(y u)泣(qi)幽咽(y e)

  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

  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犹得()

  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

  (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

  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

  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

  “……”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

  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一一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

  “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

  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乱时为了*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朝统治者*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6、全诗小结:(2分钟)

  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

  全诗内容的核心: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

  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

  得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

  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鸽动画音

  乐。

  9、作业:

  (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

  怎样的情景?

  (2)背诵默写全诗

《石壕吏》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相关作品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学习诗歌通过叙述和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重点)

  3、感受并同情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反思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原因。(难点)

  [教学内容]

  导入:明朝学者陆时雍在评《石壕吏》时这样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 ,说诗人杜甫用极其精练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请同学们先听范读,在听读时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到底是谁的故事、怎样的故事呢?

  1、听读——

  提醒学生边听边想象人物、整理情节,准备复述故事。

  提示:复述时请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可以让学生在听读同时在书上圈划相应的重点字词,可以根据范读也可以据自己理解来划。这样可为下一步的诵读做好准备。)

  过渡: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我”、差使、老翁、老妇、孙母、孙子——按故事人物的出场顺序)

  2、品读——

  各用一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或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判断,并结合课文谈谈理由。也可以此带动对诗歌的理解,解决阅读鉴赏的基本问题,如诗句理解等。(有关背景等知识可随机讲解)

  差役:涉及到的语句“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深夜偷袭,如狼似虎,凶神恶煞,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可恨,可恶,可气。设问:石壕吏为什么这么凶恶?有没有可能不凶恶?

  老妪:涉及到的语句“老妇出门看、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出门周旋,惊恐万分,可怜,可敬,敢于出头,富有牺牲精神,顾全大局。设问:老妇“苦”在何处?她是不是真的勇敢?是谁把她逼向勇敢?

  老翁:涉及到的语句“老翁逾墙走、独与老翁别”——仓皇翻墙,逃跑避难,可怜,惭愧,无奈。问:他的逃走是懦弱、畏缩吗?如果他知道差役连老妇都抓的话,他还会逃走吗?

  孙母:涉及到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如闻泣幽咽”——悲惨,家破人亡,衣不蔽体也是食不果腹,夫离婆散。

  孙子:涉及到的语句“惟有乳下孙”——可怜。他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长辈们所期盼的美好生活对他来说还太过久远啊。

  “我”即作者杜甫:天黑时分投宿到石壕村的一户人家。涉及到的语句“暮投石壕村、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无奈、不满、沉痛、悲哀、同情——对捉人无奈,对差役的凶悍不满对朝廷无能的不满,对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灾难同情之余有沉痛有悲哀。设问:诗人为何没有出来横加阻拦或仗义执言?是懦弱吗?大敌当前,国家岌岌可危,征兵也是无奈之举,这也是诗人既忧国、又忧民的思想矛盾所在:一方面国难当头,需要补充兵力资源;一方面百姓生活极其困苦,且已无兵可征。

  小结:是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如此深重的苦难,朝廷的无能是悲惨现实的根本原因。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沉重情绪让我们感同身受。

  以上我们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加深了对人物对诗歌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诵读。

  假使你就是诗歌中的“当事人”——作者或老妇等,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3、诵读——

  注意特定身份的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与言行表现,以及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情感态度。

  学生个别读。

  提示:个别语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思想感情,如“老翁逾墙走”一句应读出恐慌,语速稍快,“吏呼一何怒”应读出差役的气势汹汹,语气加重,“妇啼一何苦”应读出老妇的凄苦,语速稍慢,“夜久语声绝” 、“独与老翁别”应读出作者的复杂情绪等。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就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或具体词句的理解等方面质疑。

  4、议读——

  细节讨论与质疑问难。交流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主要探讨一些相关的疑点。

  提示:

  (如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来提,如:故事发生的季节是“春天”,在一个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勃发,春意盎然的季节,却是发生了一个如此悲惨的故事,两相对照无意中是个反衬啊。若“品读”这个环节已经大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则这一环节可略过)

  5、读写结合——

  这是叙事诗,叙事者即是杜甫自己——故事的展开是从杜甫的视角看过去的。请同学们尝试转换叙事角度重组故事。

  (1)如果从老妇的角度叙述故事,应该怎么叙述?

  (2)如果从老翁的角度叙述故事呢?

  (3)如果从石壕吏的角度叙述,又会怎样?(是不是所有的差役都是这样横暴无礼?)

  提示:交流并评价重组的故事,看看是否合情合理?

  (这是第一课时的作业,考虑到课上的时间问题,放到课下完成,课上用来交流。可能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课文,但通过改写可以促进他的理解,同时初读的体验也是很宝贵的。)

《石壕吏》教案4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1.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石壕吏》教案5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体会自然风光、名胜佳处各具独特美景。

  教学设想

  1.《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导学生体会诗篇叙述故事始末、记叙人物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诗篇的社会意义和融合于叙述之中的诗人的感情。

  2.其余四首诗都属抒情诗的范畴。这四首诗分别以恰当写作方法写景、写物,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诗人特定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各首诗具体描写的表现力量,体会诗人的感情。

  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敕勒歌》、《秋浦歌》,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赞美古代巾帼英雄的《木兰诗》,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2.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4.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②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揭开故事序幕)。

  ③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①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④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⑤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⑥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②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同情苦难人民)。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敕勒川苍茫富饶美好风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发愁绪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叙事诗引到教学抒情诗,引出《敕勒歌》(板书诗题)。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哪一句是诗篇的关键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前两句、次两句各为一层。“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篇的关键句。

  (2)第一层点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诗篇的描写对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现出敕勒川背负雄伟阴山,气势壮阔(板书:背负阴山气势壮阔)。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勾画出什么样的境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以“穹庐”设喻,表现出那高远的天空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大地一样,形象地勾画出天连草原、草原接天的无垠境界(板书:境界无垠)。用“穹庐”——牧人自己的家设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采,体现了诗篇主人公对敕勒川的亲切、惬意感情(板书:设喻亲切)。

  (4)第三层前两句和上层以及下句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末句和前写景物之间体现着什么样变化?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苍苍,野茫茫”,承接上层,回环描写天地,以“苍苍”表现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现出地之无际,为下句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在这样充分铺垫之后,才引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关键句,表现出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和风吹来,牧草低俯,出现了一大群、一大群的牛羊。这画面和前写景物联系起来,由静转动,静中有动,体现了勃勃的生机。牧草的丰茂,牛羊的肥壮,牧人的欢欣,都深含在这一句描写之中了(板书:草茂畜肥生机勃勃)。

  (5)这首诗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大笔勾勒出祖国塞北雄浑壮阔、优美富饶的草原风光,抒发了诗人——牧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情(板书:勾勒雄浑富饶草原风光;抒发热爱家乡自豪感情)。

  (6)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雄浑气势、自豪感情。

  板书设计

  3.由写景抒情诗《敕勒川》引出咏物抒情诗《秋浦歌》(板书诗题)。

  (1)简单指出: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年,;其时李白已被腐朽权贵排挤出长安10年。这10年中,他漫游飘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生活也时常发生困难。《秋浦歌》就是在这样遭际当中创作出来的。

  (2)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首诗抒发什么感情?通过写什么物抒发这种感情?是分几层写物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抒发愁绪:通过写白发抒发愁绪;是分两层写白发的;前后两句各为一层。

  ②第一层怎样描写白发?两句之间体现着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字是关键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白发三千丈”,极度夸张,夸张得让读者大出意外,会觉得诗人想入非非。“缘愁似个长”,因为满心的愁绪使得白发像这样的长。心愁则发长,读到次句,也就会觉得首句的极度夸张虽然大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发三千丈”了,诗人的愁绪该有多么浓重!两句,由外部白发写到内心愁绪,由表象写出内因;关键字是个“愁”字,不但这两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也贯串全诗(板书:极度夸张愁绪浓重)。

  ③第二层怎样写白发?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喻写出头发之白。心愁则发白,愁得头发都像“秋霜”一样白了,进一步表现了愁绪的浓重。诗人在这里没有用“眼前明镜里,头发似秋霜”这类的陈述句,而是用了表示惊讶的疑问句。这样以疑问的句式写出比喻的内容,就更表现了激愤的感情,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板书:比喻疑问感情激愤)。

  ④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愁绪虽然非常浓重,却不哀伤,奔放无羁;在抒发愁绪当中,更表现出感情激愤、痛恨权贵、决不屈服(板书:愁绪浓重绝不哀伤感情激愤痛恨权贵)。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激愤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诗人欣然观景的恬静感情,西湖盛夏的浓艳景色和诗人欣然观景的赞叹感情。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咏物抒情诗《秋浦歌》,引出写景抒情的《钱塘湖春行》(板书诗题)。

  2.简单指出: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受到党争之祸,主动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静。

  3.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一句照应诗题,点明了春行的处所——描写的对象。二句用“初”修饰“*”,表现出湖水新涨的态势,透露出了早春的气息(板书:点明处所透露早春气息)。

  (2)第三、四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风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对偶句,“莺”、“燕”两种美好禽鸟对举(板书:莺燕对举)。用“早”修饰“莺”,前面又冠以“几处”,表明莺的数量尚少;用“新”修饰“燕”,前面又加上“谁家”,表明燕的数量犹稀;表现出了早春的特征。早莺“争”暖树,描写出春寒料峭、莺声婉转、互争暖树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写出湿泥松软、燕语呢喃、筑巢育雏的景象。从而描写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风光(板书:风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图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对偶句,香花和芳草并列(板书:花草并列)。用“乱”修饰“花”,表现出香花繁茂,姹紫嫣红;用“浅”修饰“草”,表现出芳草初生,鲜嫩碧绿。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个“渐”字,在“能没马蹄”前面加上一个“才”字,描写出香花将愈开愈艳丽,芳草将越长越茂盛,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景(板书:图景生机无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诗句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再次照应诗题,写出诗人缓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写一处景色的基础上,荡开笔锋,转而写到别处。“最爱”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鸟语花香,春色喜人,湖东景色更是别具风姿,引人入胜。从而塑造出了诗人自身缓步观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书:缓步行走欣然陶然观景)。

  (5)这首诗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西湖早春风光,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板书:喜爱春光恬静闲适)。

  4.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欣然陶然、恬静闲适的感情。

  板书设计

  5.由描写西湖早春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引出描写西湖盛夏景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

  6.先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这首诗,再指定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赞叹西湖六月风光;后两句为一层,描写西湖六月风光(板书:先赞叹后写景)。

  (2)这样结构诗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节大不相同。诗人步出净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赞叹。这赞叹不但振起下两句的写景,而且吸引读者欣赏下文的写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似与天接的莲叶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碧绿,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艳红,描绘出了一幅朝阳旭照、红碧交辉的浓艳图景。这样先赞叹,后写景,突出了景色的浓艳引人。读者读了写景的诗句,自要回味前面赞叹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板书:图景浓艳耐人回味)。

  (3)指定学生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出舒缓语气,赞美感情。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两首诗。

《石壕吏》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句式、韵律等特点。

  3.品读诗文,理解诗歌,体会巧妙构思及语言特点。(重点)

  4.品析诗文,感受诗中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情怀。(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一、新课导入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人民在这八年中饱尝的却是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写就“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石壕村,倾听他痛心的嗟叹。

  二、走近诗人,知晓背景

  以填空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回答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轨迹,通过课本注释介绍知晓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感知音韵

  1.反复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音形韵律特点

  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字音;

  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

  学生再读,感知内容,读出节奏和韵味。

  2.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察,明确杜甫创作的古体诗的特点。

  字数灵活,五言、二言、七言、九言句等;

  句数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韵律多变,不究*仄。

  四、理解诗意,明确结构

  1.结合注释,师生共同梳理诗歌大意。

  2.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家中;主要人物:官吏、老妇人;事件:官吏捉人。

  3.请你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中的故事。

  开端:诗人日暮投宿,遇到官吏深夜捉人;

  发展:老妇人开门哭诉,讲述家庭饱受战祸的现状;

  结局:老妇人被抓走,诗人与老翁告别。

  五、分析构思,体悟主旨

  1.请分别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差役与老妇的形象?

  明确:差役——怒(嗔怒,蛮横)

  老妇——苦(艰难,悲苦)

  2.老妇苦在何处?

  明确:丧子之痛、家境困窘、年老应役。

  3.有人读完这首诗歌说老妇人致词中的内容是它主动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明确:构思之巧——藏问于答(寓问于答)。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赞扬老妇人自请应役的精神,含蓄揭露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

  4.石壕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结合老妇的回答,发挥想象,补充石壕吏的话)

  5.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我”说话了吗?你能体会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A.内疚、自责。B.纠结、矛盾。

  六、体悟情怀,总结升华

  1.结合背景,明确诗人的情怀:

  上忧国难,下怜百姓。

  2.小结:

  郭沫若先生称颂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以诗文为史,他颠沛流离却心系天下,真可谓诗中“圣杰”!愿杜甫精神长存,世间再无战乱!(再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发挥想象,增加细节,将《石壕吏》改写成一则小故事(不少于300字)。

《石壕吏》教案7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石壕吏,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

  1. 介绍背景资料

  2. 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戍、戌、戊等)

  3. 分析文章的中心

  (1) 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重点加点字的分析)

  (2) 对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3) 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二、详案

  1.导入:

  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记录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文章逐字讲解(齐读)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可以请同学翻译,注意几个重点词)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古文解释填词规则,有些字可以用把这个字组词,解释,例如这里的虽。)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讲解的时候某些解释参考课文中的标注)

  (5) 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注意与今天的“前途”区别)

  3.分析文章的中心

  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参考: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让我们抓住重点,往前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参考: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石壕吏》教案8

  一、导入:

  有两幅对*家一起看一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草堂犹是杜陵春。)同学们能够猜出这是写的唐朝哪位诗人吗?(杜甫)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世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就是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杜甫的诗大多真实表现了现实生活,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所作的《三吏》《三别》更真实反映了唐朝末期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流传最广的《石壕吏》。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

  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

  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

  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朗读基本功很扎实,很到位。)

  三、疏解课文,复述情节

  (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

  2、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

  3、补充并做评价

  (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

  四、分析人物

  1、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

  2、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

  3、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

  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

  6、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

  7、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看一下这样的改编有没有道理?

  (演的最突出的谁?官吏,但在原文似乎他没说一句话,不过这样增添故事情节确实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完整了。采访一下演官吏的同学,你是读了那句话受启发才演的惟妙惟肖的?)

  明确:这是本文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全文虽只有120个字,但情节并不简单,题目以石壕吏为题,但诗人在正文中给他暗写,老妇人用明写,成为一篇抒情独白,但用心品味发现这些语句是官吏逼问出来的,凶残的特点暴露无疑。这叫“藏问于答”文言文经常用到。再次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10、让我们齐读一遍老妇致辞这一段,感受一下气氛。

  五、主旨总结

  (导)综观全文,你认为是从谁的角度叙述的?杜甫,但作者的内心却没能展露,他一直保持沉默,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想法?(板书:憎恶官吏的凶残,同情民众的苦难。)他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在*实的叙述之中,这是本文另一的语言上的特点。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唱歌当哭,记下了战乱年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六、尝试背诵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

  2、续写老妇人走后,这家人的`生活,或她在军中生活的日子。200字左右,想象合理。

《石壕吏》教案9

  知识目标

  1.反复朗读,同时在梳理完读音后注重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

  2.通过翻译感知主要内容,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熟读成诵。

  2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鉴于学生文言功底薄弱,加之对文言文的排斥,所以还是以文言基础为准。布置以下预习作业:

  1.查询作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收集作者的故事,明白此诗的背景来历。

  2.梳理字音,自行对照标注进行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字词翻译。

  3.汇成连贯的句子翻译。(不会翻译的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标注)

  提前背诵。

  4.全班分为两大组,根据本课内容自行准备一个短剧。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教学过程:

  作者导入

  1.让学生讲述与杜甫有关的小故事(慢则一则,快则两则)。

  2.让学生说说我们所学过的杜甫的作品有哪些。

  3.让学生简单介绍杜甫(提示:尤其要有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来历

  教师补充明确: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整体感知

  1.听朗读,梳理字音及节奏,之后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明确。(在本课最后还要进行朗读提升:有感情的朗读)。

  2.要求学生看课文注解,理解全文大意,整体感知。教师出示重点文言词汇进行提问并最后明确于幻灯片。

  3.教师提问

  (1)《石壕吏》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它讲的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唐朝穷兵黩武,为补充兵力以*定安史之乱,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2)《石壕吏》作为叙述诗,其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分别是什么?抢答形式进行。

  (3)根据内容如何进行分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并分析如此分段的原因,对所有课文分段的技巧进行

  分析诗歌

  第(1)段

  征兵作战一般都要健壮的青年,然而一句“老翁逾墙走”却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教师均予以肯定,并提示学生一定要联想。最后教师明确于多媒体。

  第(2)段

  1.对于征兵一事,老妪的哭诉有哪些?这些哭诉内容又说明了或是反应了什么?请同学们在回答相应诗句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2.面对老妪的哭诉,官吏有什么反应?在对话中,酷吏和老妪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明确。

《石壕吏》教案10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活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

  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2、给生字正音。

  逾 邺 戍 妪 咽

  3、采取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5、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五、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

  一(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二(2—3):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4):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回家,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4、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5、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个方面

  第一:服役惨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家中困境:“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第三:被迫服役:“请从吏夜归。

  6、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储蓄地予以揭露。

  7、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8、这一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人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六、学生活动

  分小组把这一首诗歌改编成一幕短剧,并作表演。

  七、再次朗读诗歌(会背诵的同学可以脱离课本)。

  八、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5)

——石壕吏说课稿5篇

石壕吏说课稿1

  我主要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八年级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语言精练得无以复加。

  《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是诗人24岁时的作品,《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的杜甫已经47岁了,诗风由开元盛世时的雄伟深远凝变为深沉含蓄。结合本单元教学的要求及本诗的内容思想、写法上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读懂诗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新”、“室”、“裙”、“前途”等古今异义词;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课堂上达到基本成诵。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内涵,理解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炼语言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3、析读题目和主要描写内容的关系,了解本诗“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构思艺术。

  4、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体会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

  其中,重点是品味诗歌丰富的内涵,难点是本诗构思的巧妙和体会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阅读实践。”可见,多读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古诗词教学更应将诵读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学生读好了,也就学好了。本文的教学,我将以诵读为主线,带动其他教学环节的展开,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不断深化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情感,达到诵读积累、内化经典的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文本和学情之间的联系,使文本特点被学生认知、理解和领悟,才算完成了一次教学从此岸到彼岸的摆渡。本节课我拟以“发现”为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在课堂无意的“发现”自己对词句的认识,而我则有意的“发现”学情,并做出相应的判断来组织教学。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老妇“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是通过“换韵”来表达意思的转换的,就顺势引导他们了解本诗构思的巧妙,就可能将难点处理得举重若轻。把课堂交给学生,当然对教师具有挑战性,但课堂虽然没有预设不从容,没有生成却不精彩,课堂上来自于学生的“发现”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历练。

  以“发现”来组织课堂教学,还要给学生用来“发现”的时间,必要的引导后,我要适时静默,让学生静静地看书,静静地读书,静静的思索。我认为,很多时候语文课堂需要的是安静。

  三、说教学设计

  1、温故导入

  复习赏读七下课外诗词《江南逢李龟年》,四句诗,连接着四十年的沧桑,让学生深入体会唐代的战乱浩劫给诗人和音乐家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张养浩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每一个朝代的兴衰中,首当其冲遭难的是百姓,通过温故知新,引出《石壕吏》。

  2、初读感知

  首先,由学生最熟悉的诗歌中的绝句和律诗,让学生“发现”本诗与绝句和律诗体式上的不同,讲解本文诗体—古体诗,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其次,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递进式诵读活动,具体包括:让学生借助注释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如强调“三男邺城戍”中的“戍”的字形,用“点戍横戌空心戊”的口诀帮其识别形似字,引导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利用范读或听读指导学生读准音长,如读一二声时稍稍拉长,读三四声时相对短促。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下注释划分诗歌节奏,让学生明白对于一个完整的释义不能盲目切分。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驱动诗歌的诵读,让学生熟悉课文,以读促讲,加强记忆。

  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将难以理解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在班内交流。师生交流时,我注重帮助学生养成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的阅读积累习惯。如“新”在“二男新战死”、“谁家新燕啄春泥”、“温故而知新”等语境中的不同意思。积累充分了,才能够在下面的环节中准确把握诗情,把解读的内心感受,读出来。

  最后,默读课文,说说本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概括。引导他们发现本诗的主体部分是妇人的“致词”,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押“un”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押“e”韵,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既让学生掌握了古体诗概括的方法,也为接下来的了解本诗构思的巧妙做铺垫。

  3、品读感悟

  倾注自己的感情再次读诗,捕捉住那些深深触动自己的诗句,品味语言。“有吏夜捉人”为什么不说“有吏来征兵”?“独与老翁别”为什么不说“只与老翁别”?指导学生应善于抓住诗歌中具体的语言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情味,调动自己的"想象披文入情,并能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思、所悟,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读出的情味再读句子,将自己的理解“征于色,发于声”,实现学生与文本、自我、同伴、作者的多重对话。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 读杜甫,要读出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

  在这环节,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去感悟,去诵读,相信学生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展示。

  4、析读研讨

  结合《老王》、《信客》、《阿长与山海经》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目与描写的主体内容文题相符的特点很显性,但本文的题目是“石壕吏”,却用大量篇幅描写老妇,对于“石壕吏”却只是简单叙述。那么我们来修改这首诗的题目,将它改为《石壕妇》,好不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之前的课文概括,启发学生明白古体诗通过韵脚转换来实现文意转换的特点,尽管诗中详写老妇致词,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是官吏与妇人之间的对话。通过推敲标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 “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构思艺术。

  诗人将差吏、老妇描写的如此真切具体,诗人何在?引导学生抓住 “ 怒” 、“苦”、“如闻”、“独”等关键词发现沉默的诗人,教师适时讲解诗人此时的处境及写作背景,让学生读其文、知其人,知人论世,让学生想象诗人的心理,从而理解沉默的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他既同情百姓,又关心时局,这一含蓄的情感也反映在他的《三吏》、《三别》之其它的五首诗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体会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体味他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让“圣人情怀”滋润精神的沃土,涵养心灵的华彩,继续今天的发现之旅,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石壕吏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应该问题不大。

  《石壕吏》语言凝练、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二、说目标:

  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读懂文章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准确、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和精练的语言。(重点)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珍爱和*幸福的生活。(重难点)

  其中重点放在对作者思想的把握和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两方面。

  三、说教法:

  学习千法,读是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弱点往往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因素:猜对联、当演员演短剧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效率。同时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

  在探究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出预习题,意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编排剧本,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官吏只出现了两次,却以《石壕吏》命题,原因何在?为什么隐去官吏的蛮横凶恶?杜甫反对征兵吗?

  四、说设计:

  (一)导入:展示两幅对联,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两幅对联里猜他是谁”?引用*、郭沫若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背背上节课学的《春望》”——(温故知新)。“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春望》同一时期的一首长篇古体叙事诗《石壕吏》”。(板书课题)“问大家一个问题:长大想当演员的举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石壕吏》排成短剧演演好不好?那要演好剧首先我们应该做什么?熟悉剧情主题,把握人物特点。”

  (二)预习交流

  1:结合注释1介绍故事背景。

  目的:有助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

  2:疏通文意。

  目的:准确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言词汇。

  (三)品读探究:

  1:明确作者投宿的时间地点和发生的事件,体会从中反映出的社会的动荡不安。

  2:重点分析致词的内容,分层,概括层意。结合学生表演去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力,深入挖掘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生动。同时了解“藏问于答”的手法,突破重点,体会作者语言精练的特点。

  3:从分析杜甫的沉默入手,结合其身份、背景,分析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一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目的:培养合作整和能力。

  (四)研讨

  怎么去理解

  (五)看图背诵

  目的:生动再现故事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性背诵课文。

  (六)作业:

  1:扩写最后一段。(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人物,且注意细节描写,例如:”如闻泣幽咽”中谁在哭。独与老翁别一句中作者都与老翁说了些什么,老翁如何对答等)

  2:背诵全文。

  目的加强协作训练和佳作积累。

  五、反思

  1。 每一节课都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 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要给学生留出展示他们才华与能力的机会,就会发现学生会还给我们一个个惊喜。

  3。 爱国情感引导的还不够,应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去体会

石壕吏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由于前面已学过了前两首,对杜甫的生*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应该问题不大。

  《石壕吏》语言凝练、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二.说目标:

  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故事情节

  2.文言词汇。

  3.人物形象。

  4.思想内容。

  其中学习重点在对作者思想和语言特点两方面。

  三.说教法:

  1.以读促学。学习千法,读是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范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2.激活兴趣。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弱点往往枯燥乏味,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讲历史背景、讲故事情节、我与诗人比做诗、创作剧本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效率。同时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

  3.自主合作。在探究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

  (1)自主。学生根据学案预习,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概括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分别设计一道习题:故事内容概括、重点字注音、词语解释抢答题,给学生表现自我机会、参与知识构建的机会,以学生的学来发现问题和推进教学环节。

  (2)合作。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思想倾向,编排剧本,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我与诗人比做诗”,是将诗歌语言欣赏内化为诗文比拚上,通过两名学生同时对比朗读改文与原文,体会出表达效果的高下。原文语言美点品评,得以落实。补充创作独幕剧,用补充县吏的话,来体会人物形象,我老妇致辞的被逼无奈与辛酸,领会诗歌语言的精炼。评论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感悟诗人语言的含蓄和寓深沉的情感于*静的叙述中。最后用一句总括性的话,以填空题的形式总结主题思想,小结全文。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多边交流,促进知识向技能的快速转化。

  四.说反思:

  1.练习题偏多,朗读时间不足。

  2.板书设计。我的看法是,根据课型与课文内容,灵活对待,按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设计板书。能少就少,能免就免。将教者的手脚尽可能的*,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与学生交流,组织师生互动上,更加有意义的多。板书起理清知识思路,便于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的作用。但以往的板书设计,更多地体现在教者才艺展示的功能,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多少帮助。所以,课文标题我是让一名学生板书,意在检查课题中“壕、吏”两个容易写错的字。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与大家一起谈讨。

  3.对于文章结构,课文本身四个段落,分别对应“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非常清晰,所以没有作为教学目标处理,直接删掉。

石壕吏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前准备】

  关于战争的图片及关于石壕吏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战争图片,问:战争会带来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导入今天的古诗——《石壕吏》)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让学生尝试圈点疑难字词)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一何:多么

  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犹得:还可以

  2、给文章定朗读基调: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朗读语气该是怎样?

  明确:(悲愤沉郁)

  3、投入感情再次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人感觉诗歌的学习必须从朗读入手,好的朗读是进入“情”的关键,进入“情”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认识作品。因此这个环节是本节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下个教学环节的重要铺垫。】

  三、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1、思考: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2、为什么捉人?捉何人?老妇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多媒体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通过了解背景后重点介绍杜甫是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习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再者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介绍杜甫的诗为什么称是“诗史”。

  4、主要内容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2)研讨:a、为何吏要夜捉人?

  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b、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时代气氛。

  兵荒马乱鸡犬不宁

  总结;一段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3)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一何”更加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全诗的开端,本人在这里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设计一些简单的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准确的把握住当时的时代气氛,初步感知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

  四、即兴发挥,深入理解

  (1)、把吏和妇人的对话用现代文的方式陈述(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3)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时间长,可以看出县吏的凶狠。如闻二字一方面老妇这家的凄苦绝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老妇被带走后这家到底会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是事件的结局。

  (4)、总结性研讨:

  a、吏和老妇的形象。

  明确:吏(蛮横凶狠)妇(凄苦悲伤)

  b、文章结构

  明确:开端(1)致词的由来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

  结局(4)致词的结果

  【设计意图:这部分本人认为老妇与吏的对话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设计了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学生展示环节,目的是在互动中化繁为简,从而使二者的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再者结尾部分通过本人启发性的情感引导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五、小结

  通过这首“诗史”诗,我们可以想象下老妇被带走后在军中的生活,再试着想想孤苦伶仃的老翁又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能再见面么?因此,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不易,望大家珍惜。

  六、作业

  1、背诵。

  2、续写。

石壕吏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相关作品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学习诗歌通过叙述和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重点)

  3、感受并同情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反思造成这一悲惨现实的社会原因。(难点)

  [教学内容]

  导入:明朝学者陆时雍在评《石壕吏》时这样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说诗人杜甫用极其精练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请同学们先听范读,在听读时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到底是谁的故事、怎样的故事呢?

  1、听读——

  提醒学生边听边想象人物、整理情节,准备复述故事。

  提示:复述时请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可以让学生在听读同时在书上圈划相应的重点字词,可以根据范读也可以据自己理解来划。这样可为下一步的诵读做好准备。)

  过渡: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我”、差使、老翁、老妇、孙母、孙子——按故事人物的出场顺序)

  2、品读——

  各用一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或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判断,并结合课文谈谈理由。也可以此带动对诗歌的理解,解决阅读鉴赏的基本问题,如诗句理解等。(有关背景等知识可随机讲解)

  差役:涉及到的语句“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深夜偷袭,如狼似虎,凶神恶煞,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可恨,可恶,可气。设问:石壕吏为什么这么凶恶?有没有可能不凶恶?

  老妪:涉及到的语句“老妇出门看、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出门周旋,惊恐万分,可怜,可敬,敢于出头,富有牺牲精神,顾全大局。设问:老妇“苦”在何处?她是不是真的勇敢?是谁把她逼向勇敢?

  老翁:涉及到的语句“老翁逾墙走、独与老翁别”——仓皇翻墙,逃跑避难,可怜,惭愧,无奈。问:他的逃走是懦弱、畏缩吗?如果他知道差役连老妇都抓的话,他还会逃走吗?

  孙母:涉及到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如闻泣幽咽”——悲惨,家破人亡,衣不蔽体也是食不果腹,夫离婆散。

  孙子:涉及到的语句“惟有乳下孙”——可怜。他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长辈们所期盼的美好生活对他来说还太过久远啊。

  “我”即作者杜甫:天黑时分投宿到石壕村的一户人家。涉及到的语句“暮投石壕村、夜久语声绝、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无奈、不满、沉痛、悲哀、同情——对捉人无奈,对差役的凶悍不满对朝廷无能的不满,对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灾难同情之余有沉痛有悲哀。设问:诗人为何没有出来横加阻拦或仗义执言?是懦弱吗?大敌当前,国家岌岌可危,征兵也是无奈之举,这也是诗人既忧国、又忧民的思想矛盾所在:一方面国难当头,需要补充兵力资源;一方面百姓生活极其困苦,且已无兵可征。

  小结:是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如此深重的苦难,朝廷的无能是悲惨现实的根本原因。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沉重情绪让我们感同身受。

  以上我们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加深了对人物对诗歌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诵读。

  假使你就是诗歌中的“当事人”——作者或老妇等,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3、诵读——

  注意特定身份的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动与言行表现,以及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情感态度。

  学生个别读。

  提示:个别语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思想感情,如“老翁逾墙走”一句应读出恐慌,语速稍快,“吏呼一何怒”应读出差役的气势汹汹,语气加重,“妇啼一何苦”应读出老妇的凄苦,语速稍慢,“夜久语声绝”、“独与老翁别”应读出作者的复杂情绪等。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就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或具体词句的理解等方面质疑。

  4、议读——

  细节讨论与质疑问难。交流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主要探讨一些相关的疑点。

  提示:

  (如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来提,如:故事发生的季节是“春天”,在一个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勃发,春意盎然的季节,却是发生了一个如此悲惨的故事,两相对照无意中是个反衬啊。若“品读”这个环节已经大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则这一环节可略过)

  5、读写结合——

  这是叙事诗,叙事者即是杜甫自己——故事的展开是从杜甫的视角看过去的。请同学们尝试转换叙事角度重组故事。

  (1)如果从老妇的角度叙述故事,应该怎么叙述?

  (2)如果从老翁的角度叙述故事呢?

  (3)如果从石壕吏的角度叙述,又会怎样?(是不是所有的差役都是这样横暴无礼?)

  提示:交流并评价重组的故事,看看是否合情合理?

  (这是第一课时的作业,考虑到课上的时间问题,放到课下完成,课上用来交流。可能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课文,但通过改写可以促进他的理解,同时初读的体验也是很宝贵的。)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6)

——续写《石壕吏》5篇

续写《石壕吏》1

  夜幕将至,袅袅炊烟徐徐升起。一个老妇人搓着手等待饭菜煮熟。

  “大娘,好了吗?”一个年轻的面孔询问道。

  “快了,马上。”老妇人揭开锅盖看了看里面几乎掺满了水的粥,眉头皱了一下,满是歉意地笑笑,“今天的饭菜可能……”

  不等老妇说完,少年摆摆手:“没事,我不挑食。”说完,还朝老妇人和善一笑。少年稍微顿了一下:“吃饱就好。”

  老妇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可能连吃饱都……老妇心疼地望着眼前半大的孩子,消瘦的身材,因常年吃不好而显得苍白的脸……想起了她还在征战的儿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此时此刻,老妇心里五味杂陈,想念老头,想念媳妇和还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少年看着失神的老妇,轻轻叹息道:“您在想念家人吗?”

  老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心里涌出一股亲切感,点点头:“想,很想。孩子,你也是被迫应征的吗?”

  少年苍白的脸上现出一点红晕,丝毫不掩饰眸中的骄傲:“不,我是自愿的。”

  老妇神色复杂地望着少年,少顷,她才开口道:“你的家人……他们允许你应征?”

  少年的眸色逐渐暗淡下来,淡淡地说:“他们死了。”

  “当叛军占领了我们村的时候就死了。”

  “全村就剩下了我一个人。要不是当时我刚好出去了,否则估计我现在……也死了吧。”少年淡淡地笑了一下,满脸的忧伤,“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参军,我想结束战争,来换取和*。”

  老妇看着少年*静地说完了这些话,反而……更想家了,目光投向远方,那是石壕村的方向。

  那是家的方向……

  夜深了,有个黑影蹑手蹑脚地跨出了军帐,来到马厩前独自叹息。

  “您是在想家吗?”不知何时,白日的少年已经出现在了老妇身后,笑着问。

  “你这是……”老妇显然被这少年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皱着眉头问。

  少年尴尬一笑,摸摸马厩前那匹大黑马:“我来看看它。”说完,大黑马顺从地蹭蹭少年的手。

  “不如我载您回去吧。”少年摸了摸马背,自言自语道,“从这到石壕村,应该不远。”

  老妇顿时惊慌失措,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太冒险了。”说完,还警惕着四周。

  少年“扑哧”一笑,慢慢打开马厩的门,牵出大黑马,不紧不慢地说:“您请放心,现在深夜了,大伙都睡着了,只要赶在大伙睡醒之前回来就好了。”

  老妇还是犹豫不决,直到少年把马完全牵出来后,才下定决心似的:“好,你是个好孩子。”

  少年缓缓一笑,不再多说,将老妇扶上马后,自己也跨上黑马,向着石壕村的方向奔去。

  大约骑了两个多时辰,少年眼前终于呈现了一片村落,也许是夜色深了,村落很安静,只有隐隐约约几束昏黄的灯还亮着。

  大概是听到了马蹄声,村落几束灯全灭了,好像从来没人住过似的。

  老妇人摸着黑,一间一间地细细查看着。终于,在一间小屋前停下了。

  她双手微颤地敲了敲门。

  屋子里一片安静,甚至可以听见敲门的回声。老妇不死心,依旧敲着门,还是无人应答。

  老妇敲门地动作慢了下来,喃喃道:“难不成都搬走了?”

  少年轻轻摇头,很坚定地说:“这个屋子里的灯之前是亮着,要不,您喊几声试试?”

  老妇依言,叫唤了几句,门前还是一片安静。

  没过一会,门内传来脚步声,门稍稍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老头探出头来,打量着来者:“老婆子?”

  老妇再也忍不住了,抱住老头就是一顿痛哭,什么都没说,就是哭。

  少年的眼前渐渐湿润了。

  老妇聊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时,对少年说:“都交待好了,我们回去吧。”

  少年稍稍动了动站酸的脚:“走吧。”少年将老妇扶上马,两人骑着马向军营走去。

  今天注定是个不*凡的夜!少年想。

续写《石壕吏》2

  晚上的时候‘我’投宿到石壕村,听到有人在捉人,出门去看隐约听到,妇人对老翁说‘‘老头子,快起来官役来捉人啦,你快走,咱家就有你一个男丁了,我望风,你快走!’’,老翁从老妇的叫声中惊醒急忙道‘‘老婆子,那我先走,你看着办吧!,说完‘我’就看见老翁和老妇只穿里衣就急急走到墙头。

  老翁对老妇说""老婆子我先走了,你小心!’’,老妇对老翁说‘‘老头子小心点,先去‘老王家’躲躲吧!等官役走了我让人捎个信。""说完老翁翻墙走了。

  这时只见老妇向‘我’走来亲切的对我说‘‘小伙子,你快走吧’’,我一听连忙问‘‘婆婆为什么要走?’’,老妇看了看我抹了抹眼角抽泣的说‘‘小伙子,你不知道,这年头老打仗,一打仗苦的就是咱老板姓,你看我家冷冷清清,没有男丁,就是因为我的三个儿子都被捉充冰去了,快走吧,小伙子快走吧,他们也快来了!’’。

  这时有人敲门,‘我’听到门外有人说:

  ‘这年头打仗,为什么让咱们哥三来捉人’

  ‘谁让咱命苦是官役那?你看那县太爷,天天大吃大喝也不管事,多好!’

  ‘你别想了,有一次我路过县太爷门口听到,你猜我听到什么了?"

  "你快说吧!’

  ‘好嘞!我听到呀县太爷对京城里的大官说,三千两黄金给刘大人了吗?........’

  ‘你可被瞎说,可是要掉脑袋的。’

  ‘好了好了,别说了,忘了是来干什么来了吗?"

  砰砰砰砰

  老妇对’我‘说’’这下走不了了,小伙子快进屋吧!‘‘,’我‘冲老妇点点头转身回屋了。’我‘从窗户隐约看到老妇开了门说:‘‘官爷,快进快进’’。只见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役对老妇说’’不用客气了快把你家男丁叫出来,和我们走。‘‘,老妇抹了抹泪珠’’官爷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三个儿子,都充军去了,两天前大儿子给我捎信说,二儿子和小儿子都战死了,只有大儿子活着。’’

  听到这‘我’心里发酸,只听见一个瘦的和麻杆的官役不屑道‘‘快把你家男丁叫出来和我们走。’’老妇又道‘‘加了就有一个3岁的娃娃在吃奶和我的儿媳拉,请不要将我的儿媳带走,因为她还要喂我的孙儿。’’肥头大耳的官役说‘‘那可怎么办,交不了差,咱们可有苦吃了’’。老妇又道‘‘我随你们去吧!不要为难我的孙儿和儿媳。’’

  瘦的官役说‘‘不行,我们要搜一搜。’’胖的官役默了默没说什么,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官役道‘‘哥们,算啦吧!我看这老婆婆也委实可怜,不是婆婆和我们走吗?算了’’瘦的官役想了想没说什么,肥头大耳的官役摸了摸下巴道‘‘算了’’。老妇一听连忙道谢‘‘让我和儿媳说几句话吧!’’。‘‘快点说完好赶快走。’’老妇连连道谢转身进了屋。‘我’大概可以想到老妇对儿媳说了什么,应该是关于老翁的吧!

  夜深啦,静悄悄的,老妇可能已经走了吧,我听到老妇的儿媳低低的哭泣,久久未眠,天亮的时候‘我’走到村口,看到老翁,和他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走了,‘我’怕看到老翁,‘我’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续写《石壕吏》3

  秋天,石壕村,枯藤老树昏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一天的跋涉,一座村庄展现在我面前,只不过这里没有诗中的杨柳鲜花、鸟啼蝶舞,而是一番残破凄凉的情景。

  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被闲置着,虽然可以依稀看出开垦过的痕迹,如今却杂草丛生。一块大石头旁,靠着一块木板,上面凹刻着“石壕”两个大字,字上曾经刷着朱漆,但如今只剩下斑斑驳驳的红字,在昏黄的阳光下显得古老和破败。

  我敲响了村口一座房屋的大门。许久,才听见缓慢的脚步声。门开了一条缝,一张苍老而警觉的脸露了出来。

  “我从洛阳回华州探亲,”我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可否让我借宿一宿?”

  门完全打开了,一位老翁站在门前,一位老妇站在他身后。“原来是回乡的孝子,如果不嫌弃寒舍简陋,借宿一宿当然可以。”老翁脸上的警觉已换成了善意的微笑。

  天黑了。我躺在床上,构思着诗句……

  夜深了,只留下月光安详地照着大地。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响起,诗人被惊醒,正待出门问老翁和老妇出了什么事,从窗户望去,却发现老翁和老妇异常慌乱。老翁翻墙而走,老妇急急忙忙前去开门。

  “我等乃征兵的差役,汝家有何男丁,迅速跟我等前去河阳!”

  原来抓丁的差役来了!

  只听见老妇哀求道:“我的三个儿子已经去邺城服兵役了。最近收到小儿子的家书,另外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了,求求官爷们放过我们家吧!”

  差役依旧不依不饶:“你们家就没有人了吗?”

  “我的家中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难道你们也要把他抓走吗?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开我们。”

  “不行!你们必须要有一个去服兵役!”差役粗暴地打断老妇的回答,蛮横无理地说道。

  此时,一片寂静……

  停顿了一伙儿,老妇又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我已年老力衰,无法打仗,但我还能洗衣做饭,请让我跟各位官爷前去服河阳的兵役,如果现在就动身的话,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准备早饭。”

  诗人在屋内,犹豫着。他想去阻止这些差役,可他希望唐王朝取得战争的胜利,而打胜仗就需要足够的士兵……

  屋外,传来小声的谈话声。

  终于,谈话声停止了,而杂乱的脚步声又一次响起。

  声音慢慢远去,直到再也听不见了。

  四周又恢复了寂静,却仿佛夹杂着低声的哭泣。

  天亮了,却并没有多少光彩。生离死别的痛苦气息依稀飘散在空中,久久未曾散去。我与老翁告别,继续赶路。

  前方,是一片阴霾。

  南昌二中初一:蔡祉瑄

续写《石壕吏》4

  时间:大唐安史之乱年间的一天傍晚至夜间

  地点:石壕村一老翁、老妪家中

  人物:杜甫、老妪、老翁、及吏甲、吏乙

  (夜晚)

  杜甫:(面容悲壮)唉,如今可真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走到一个人家门前,叩门】(叩门声)

  老妇:(边说边缓缓走向门口)来了来了(打开门)不知客官到此地......

  杜甫:(不等老妇说完)别怕,我不是官吏,我刚刚经过石壕村,见天色已晚,没有停留之地,我可否能借宿一晚呢?(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老妇:(咳嗽)好吧,反正房子正空着呢!(杜甫便跟着老妇入屋了)

  (追赶声)

  官吏甲乙(一个佩戴大刀,一个手拿约一米长的木棍):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老妇:(小声的,紧张)老头儿,快……快逃!来抓人了!

  (老翁便一瘸一瘸地爬墙走,老妇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出门口去了)

  【门口】(啪啪啪,几声重重的敲门声传来)

  老妇:来了来了……(还没说完,凶横的官吏已经踢门而入)

  官吏甲:老太婆,怎么就你一个人,家里的男丁的?都统统带出来!(大声)

  老妇:长官别急,且听我说,家中本有三个男丁,只因前几日战事太紧他们兄弟三人都去守邺城去了。前两日,老三捎信来说,老大和老二都在战争中死去了,(抹泪)活着的苟且活着,也不知还能不能相见。死了的已经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怜了我那三个孩子啊!

  官吏乙:(更加凶恶,大声喊道)哭什么!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快点把你家男丁交出来!

  (婴儿哭声)官吏乙:好哇,你个老婆子还敢骗人!屋子里明明还有人!

  官吏甲:(随声附和)对呀,你还敢骗人!

  老妇:长官呐,屋里真的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可怜他还未断奶,就没有了父亲。只因孩子无人照看,他的母亲才未曾改嫁。怎奈家中贫困,儿媳连件合身的衣服也没有,不敢出来见人啊。愿两位长官看在孩子的父亲为国捐躯的份上,放过他们母子吧!(老妪大哭,泣不成声)

  官吏甲:你有完没完!走开走开,上面有命令,今晚非抓人不可,你滚开,我们搜屋了……(准备冲入老屋)

  老妇:长官饶过他们母子二人吧!老妇我虽然力量不大,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准备军人们的早饭。

  (小吏们互使了一个眼色,嘴角微微翘起)

  官吏甲:屋中真的没有人?好吧,这次就算了。

  官吏乙:你,老太婆,快点走!我们可困了!(便拉着老妇走了)

  【老翁爬墙回来,泪流满面,默默叹息】

  老翁:老太婆真是的,唉,回不来了……那些官吏是人么?唉~怎不顾及一下老百姓啊!好怀念以前呀(哭了整整一晚)

  (早晨)

  杜甫:老伯,我走了,谢谢您让我借宿一晚。(又行了一个礼)

  (老翁点了点长满白发的头,脸似乎变得更憔悴了)

  【杜甫不时地回头远望】(越来越小的婴儿的哭声)

续写《石壕吏》5

  夜幕将至,袅袅炊烟徐徐升起。一个老妇人搓着手等待饭菜煮熟。

  “大娘,好了吗?”一个年轻的面孔询问道。

  “快了,马上。”老妇人揭开锅盖看了看里面几乎掺满了水的粥,眉头皱了一下,满是歉意地笑笑,“今天的饭菜可能……”

  不等老妇说完,少年摆摆手:“没事,我不挑食。”说完,还朝老妇人和善一笑。少年稍微顿了一下:“吃饱就好。”

  老妇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可能连吃饱都……老妇心疼地望着眼前半大的孩子,消瘦的身材,因常年吃不好而显得苍白的脸……想起了她还在征战的儿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此时此刻,老妇心里五味杂陈,想念老头,想念媳妇和还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少年看着失神的老妇,轻轻叹息道:“您在想念家人吗?”

  老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心里涌出一股亲切感,点点头:“想,很想。孩子,你也是被迫应征的吗?”

  少年苍白的脸上现出一点红晕,丝毫不掩饰眸中的骄傲:“不,我是自愿的。”

  老妇神色复杂地望着少年,少顷,她才开口道:“你的家人……他们允许你应征?”

  少年的眸色逐渐暗淡下来,淡淡地说:“他们死了。”

  “当叛军占领了我们村的时候就死了。”

  “全村就剩下了我一个人。要不是当时我刚好出去了,否则估计我现在……也死了吧。”少年淡淡地笑了一下,满脸的忧伤,“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参军,我想结束战争,来换取和*。”

  老妇看着少年*静地说完了这些话,反而……更想家了,目光投向远方,那是石壕村的方向。

  那是家的方向……

  夜深了,有个黑影蹑手蹑脚地跨出了军帐,来到马厩前独自叹息。

  “您是在想家吗?”不知何时,白日的少年已经出现在了老妇身后,笑着问。

  “你这是……”老妇显然被这少年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皱着眉头问。

  少年尴尬一笑,摸摸马厩前那匹大黑马:“我来看看它。”说完,大黑马顺从地蹭蹭少年的手。

  “不如我载您回去吧。”少年摸了摸马背,自言自语道,“从这到石壕村,应该不远。”

  老妇顿时惊慌失措,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太冒险了。”说完,还警惕着四周。

  少年“扑哧”一笑,慢慢打开马厩的门,牵出大黑马,不紧不慢地说:“您请放心,现在深夜了,大伙都睡着了,只要赶在大伙睡醒之前回来就好了。”

  老妇还是犹豫不决,直到少年把马完全牵出来后,才下定决心似的:“好,你是个好孩子。”

  少年缓缓一笑,不再多说,将老妇扶上马后,自己也跨上黑马,向着石壕村的方向奔去。

  大约骑了两个多时辰,少年眼前终于呈现了一片村落,也许是夜色深了,村落很安静,只有隐隐约约几束昏黄的灯还亮着。

  大概是听到了马蹄声,村落几束灯全灭了,好像从来没人住过似的。

  老妇人摸着黑,一间一间地细细查看着。终于,在一间小屋前停下了。

  她双手微颤地敲了敲门。

  屋子里一片安静,甚至可以听见敲门的回声。老妇不死心,依旧敲着门,还是无人应答。

  老妇敲门地动作慢了下来,喃喃道:“难不成都搬走了?”

  少年轻轻摇头,很坚定地说:“这个屋子里的灯之前是亮着,要不,您喊几声试试?”

  老妇依言,叫唤了几句,门前还是一片安静。

  没过一会,门内传来脚步声,门稍稍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老头探出头来,打量着来者:“老婆子?”

  老妇再也忍不住了,抱住老头就是一顿痛哭,什么都没说,就是哭。

  少年的`眼前渐渐湿润了。

  老妇聊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时,对少年说:“都交待好了,我们回去吧。”

  少年稍稍动了动站酸的脚:“走吧。”少年将老妇扶上马,两人骑着马向军营走去。

  今天注定是个不*凡的夜!少年想。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7)

——石壕吏作文600字3篇

石壕吏作文600字1

  夜幕降临,我投宿到石壕村,听闻远处传来阵阵呼声,原是有差役在趁夜抓丁。

  老翁吓得慌慌张张地出门逃走,老妇急忙出门查看动静。

  差役的叫嚷声是多么暴怒!老妇人的哭声又是何其悲苦!

  只听老妇人上前对差役说道:“我的三个儿子已经去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还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我们也算是为保卫国家而尽职尽责了啊,我们这些幸存的人还能苟且偷生,而死了便是永远完结了。”

  “你们家难道就没有人了么,一个能打仗的也没了么!让开,我去你家搜查搜查!”差役大喝一声,领着身后的几个杂兵就要闯入老妇人家中。

  “我们家中已经没有能够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未离去,但她出出进进连件完整的衣裳也没有。”

  这时,我才注意到,腐朽的木门旁站着一个穿着破旧,打满补丁的衣裙,手中搂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的妇女。

  老妇人咳了几声继续说到:“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还请让我跟随您连夜归营,快点去承担河阳的劳役,也许还来得及为军营的战士们准备早饭。”

  差役吼叫着,怒骂着,带着老妇人与一群刚征收的青年,走向下一个村落。

  夜已很深很深,冰冷的月光被寒风吹得微微颤抖,说话声早已消失,只剩下一阵阵伤心的抽泣声。

  天亮时我重新登上路程,却只同老翁一人作别。

  走在路上,我仿佛听见了女子的叫喊声,孩童的啼哭声,人们仓促的脚步声……

  战争的火焰,缠绕着老橡树,缠绕着腐朽的木门,缠绕着村庄,将其一点一点地吞噬……

  硝烟四起,四处难寻光影踪迹。

石壕吏作文600字2

  鲜红的血从老妇人身上流了出来,洗染了这条途径。

  “轰隆”天上开端打雷,天气暗了下来,仿佛,它们也在为老妇人叫冤。

  天空灰蒙蒙的,忽然,一个声音传入了耳朵。“快走!”一听就知道是那些可恶的官吏们,他们现在正“赶”着昨晚抓到的人到边塞去。其中,也有那个可怜的老妇人。

  天色也渐渐亮了,老妇人他们,也离战场不远了,一路上,已经有好多人倒在路边,没有再起来了。可恶的差役,只晓得打人。老妇人再也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不肯起来。“死老太婆,快起来,要我们所有人等你一个吗,信不信我现在就抽死你!”“哎哟,差大哥,您就让我这老婆子歇下吧,我切实是没力量了。”“不行,快给我起来。”说着,便要拉老妇人起来,一个不警惕,老妇人就倒在了地上,晕了从前。“死老婆子,别给我装死!”差役用鞭子向老妇人身上抽打了下去。这时,老妇人已经失去了知觉。“死了?兄弟们,咱们持续赶路。”差役将鞭子一挥,人们便被带往火线了。

  她一步步,缓缓地走着,由于她已年老,再加上昨晚不休息,速度就更慢了。唉,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家里就剩下孙子、儿媳跟老头子了,她能照料和孙子吗?为什么我会这么可怜,儿子战逝世,当初本人又要为他们办事,唉,我想,我仍是任命吧!“老婆子,还不快点走。”说着,差役就要用鞭子抽打老妇人,老妇人见状,立刻跪在地上求饶道:“你就善意饶了老婆子吧,我这老骨头禁不起打,我还能够为你们做饭。”“死老太婆,要不是看你还有用,今天老子就要你黄泉”差役狠狠地说。老妇人听了,一声都不敢吭,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去。

石壕吏作文600字3

  安史之乱快停止时,前线情况特别紧张,有一次我亲眼目睹征兵的过程,实在是太强人所难,只是为了*定叛乱。

  一天晚上我在石壕村一户人家中投宿,老两口儿热情的接待我。夜深了,突然一阵叫喊声响起,向那声源看去,门震荡起来,老翁对老妇说:怎么办呀!他们又来抓人哩,老妇说:你快逃,我来应付,只见那老翁匆匆翻墙而逃。老妇这才出去开门,看见那官府衙役突然踹门而入,差一点就要撞到老妇,衙役紧皱着眉头,大声地怒斥道:人快出来,征兵了,别叫我进屋拿人,还是给我乖乖地出来吧!省着点劲,到打仗时再用吧!老妇立刻上前来哭着说:官爷,您听我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役,一个儿子刚捎来一封信,说其他两兄弟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永远不中了!衙役说:谁知道你说的真的假的!让我进屋看看,到底还有谁!衙役顺势向屋内闯去,老妇马上伸开两臂拼命拦着,哀求着说:您千万别进去,屋里更是没别人,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由于孩子太小,他妈还没改嫁,但她衣不遮体,不便见人。衙役像是铁石心肠,不顾老妇的哭诉、哀求和阻拦一边往里闯一边说:这不有人嘛,没男的女的也行!这时老妇坚决地说:既然女的也行,我跟你们服兵役去吧,还来得及给将士们准备早饭。

  老妇已被衙役带走了,老翁也回来了。夜深人静,没有人说一句话,只听到低声的啜泣,应是老人的儿媳悄悄地哭吧。天亮了,我要赶路,心情沉重地与老翁一人告别。

  离乱人不如太*犬,老百姓的日子真难啊!战争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呢?什么时候才能叫人们过上和*安宁的日子呀?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8)

——《兵车行》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

《兵车行》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2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9)

——石壕吏作文 (菁选3篇)

石壕吏作文1

  天空灰蒙蒙的,突然,一个声音传入了耳朵。“快走!!”一听就知道是那些可恶的官吏们,他们现在正“赶”着昨晚抓到的人到边塞去。其中,也有那个可怜的老妇人。

  她一步步,慢慢地走着,因为她已年迈,再加上昨晚没有休息,速度就更慢了。唉,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家里就剩下孙子、儿媳和老头子了,她能照顾和孙子吗?为什么我会这么可怜,儿子战死,现在自己又要为他们办事,唉,我想,我还是任命吧!“老婆子,还不快点走。”说着,差役就要用鞭子抽打老妇人,老妇人见状,马上跪在地上求饶道:“您就好心饶了老婆子吧,我这老骨头禁不起打,我还可以为你们做饭。”“死老太婆,要不是看你还有用,今天老子就要你黄泉”差役狠狠地说。老妇人听了,一声都不敢吭,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去。

  天色也慢慢亮了,老妇人他们,也离战场不远了,一路上,已经有好多人倒在路边,没有再起来了。可恶的差役,只知道打人。老妇人再也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不肯起来。“死老太婆,快起来,要我们所有人等你一个吗,信不信我现在就抽死你!”“哎哟,差大哥,您就让我这老婆子歇下吧,我实在是没力气了。”“不行,快给我起来。”说着,便要拉老妇人起来,一个不小心,老妇人就倒在了地上,晕了过去。“死老婆子,别给我装死!!”差役用鞭子向老妇人身上抽打了下去。这时,老妇人已经失去了知觉。“死了?兄弟们,我们继续赶路。”差役将鞭子一挥,人们便被带往前线了。

  鲜红的血从老妇人身上流了出来,洗染了这条道路。

  “轰隆”天上开始打雷,天色暗了下来,似乎,它们也在为老妇人叫冤。

石壕吏作文2

  战火已经蔓延到石壕村,村子旁被烧焦了了一大半的野草无力地垂着头,村子里门窗紧闭,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只有匆匆忙忙带着孩子和行李离开的中年妇女。大多数人都因为逃难而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个村子里已经没有多少户人家了。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找到一户人家借宿。

  因为年纪大了,这家老人没有离开。屋中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和他的母亲。屋子很简陋,除了四面不*的墙壁,家里的生活用品之外似乎在也没有别的什么了。他们把我安置在一间最大的房间里,摇摇晃晃的.木板床像一张弱不禁风的纸,会随时被大风掀个底朝天似的。天黑了,我也睡了。

  几声狗吠把我惊醒了,老人们唉声叹气的说道:“这些吏官又来抓壮丁了!”老妇人让我在房间里待着别动,让老大爷翻墙逃走了。我推开窗子望见吏官气势汹汹的来到老妇人家门口,质问老妇人:“快告诉我家里的男人都去哪里了,快叫他们出来!”老妇人一听便哭了起来,她边哭边向吏:“官大人啊!我们这里真的没有男人了。前些年我的三个儿子就被抓去守卫邺城,可天有不测风云,前些天我的其中一个儿子给我来信说,他的两个兄弟都战死了。他现在也只是苟且偷生罢了。可死了的人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没有一个人会在意我们的感受啊。我们家里就再也没有男人了,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和一个孩子的母亲。可孩子的母亲连一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所以也就不方便出来见两位官了。”“那你总不能让我们就这样空手回去吧,我们受到了批评,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的!”“你看这样怎么样,我虽让年纪大了,不能去打仗,但你现在带我回去,至少还可以为将士们做一顿早饭啊!”

  夜渐渐深了,听不见狗叫声,听不见吏官吼叫的声音,也听不见老妇人诉苦的声音,能隐隐约约听见老大爷低声哭泣的声音。天亮了,我即将要登上旅途,但却只能和老人独自告别了!

石壕吏作文3

  天色渐晚,我来到石壕这个村庄。来到这个地方时,我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要去吃些饭。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接待了我。家中残破不堪,有一对老年夫妇、一位年轻妇人和一个小孩。村庄寂静无声,但突然在这时却传来了撕裂般的哭声,由远至近。老翁告诉我,这是官吏来抓人服兵役了。老两口互相对了一个眼神,老翁把我安排在床下,让儿媳及小孙子藏在一口大空水缸里,安顿好了我们,老翁便越过矮墙走了,老妇人出来观看情况。

  官吏正好来到她家,说:“把你们家能够服兵役人全部召来!快去!”官吏愤怒的说。老妇这时便开始抽泣起来。

  老妇抽泣着说:“我家原本有三个儿子,我让他们全部去邺城服役去了。大儿子刚刚来信,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了!”老妇人这时泣不成声。官吏道:“那你们家还有能服兵役的人吗?”“呀,长官呀,我家实在是没有能服兵役的人了。”“咦,没人了?那么从哪里来的哈欠声?”官吏又有些气愤了,“嗨,我家中还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孙子还在吃奶,所以我的儿媳就还没有改嫁,长官,您发发慈悲,放了我们一家老小吧!”“不行,这怎么可能,你们家今天必须出一个人跟我去服兵役!不必多说!”“那……好吧,我这个老妇就跟您去服兵役,有可能还能为将士们做些早饭吧!”老妇长叹一声,就被官吏给抓走服役去了。

  夜很深了,但家家户户的心却没有能够*静下来。他们担心自己地亲人是否能够*安归来。这时好像从每家每户都传来低微、断续的哭声,好像在为自己的家人默哀。这一碗,我久久不能入睡,辗转反侧,想了很多唐王朝经历的是非,无奈王朝已经败落,我却我能为力!

  天大亮了,我起身出门,谢过了老翁,向着我的目标华州前进吧!我在这里也希望统治者能体谅百姓,做一个深知人情事理的明君!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扩展10)

——语文《石壕吏》教学反思

语文《石壕吏》教学反思1

  今天在上《石壕吏》一文时,三组一个同学展讲导学案中的“第2段两句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中的“一‘怒’和一‘苦’的用词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时,同学们已经点评补充结束了,我也作了总结分析。这时毕海奇同学提出了“吏‘怒’是在老妪苦诉这后,还是在老妪苦诉的过程中?”当时我也晕了,集备时老师们谁也没有预设这个问题啊!可转念一想,还是好区别的,但我没有立即解答这个问题,而是把目光投给了同学们。“同学们,毕海奇同学提出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但老师现在真是不会,哪个同学能帮助我来完成,回答精彩老师给小组加0.3分奖励”。这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马上展开了讨论,相当激烈。这时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在碰撞中激发,智慧在讨论中增长!最后由科代表归结总结出来:吏‘怒’“应在老妪苦诉过程中,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差吏的凶狠残暴,社会的黑暗,更好的体现了的主题。如果,吏‘怒’在老妪苦诉之后,就不能很好的体现中心。可见老妪的“苦诉”和差吏“怒”是同时发生的。

  通过上面的教学环节,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教师在集备过程中,对每个研讨问题,教师要多预设几个问题,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来思考?会从哪些方面考虑?会出现哪些理解的偏差?哪些需要做详尽的点拨?只有老师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才不会让自己尴尬,不会让学生的质疑打晕自己。

  2、老师在关注学生展讲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绪进行碰撞,进行辩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师强迫式,让学生内心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有效课堂。

  3、教师评价性的语言要及时、适当、有效,富有鼓励性。只有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推荐访问:对照 原文 翻译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 《石壕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00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