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2篇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2篇

2023-02-14 18:20:04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常错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归纳总结,菁选2篇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 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 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

  (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衡)结果。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内容

  2.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 失去 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3.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区别

 

 电化腐蚀

         化学腐蚀

条件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接触

现象

有微弱的电流产生

无电流产生    

本质

较活泼的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腐蚀更加普遍,危害更严重

  4.电化学腐蚀的分类:

  析氢腐蚀——腐蚀过程中不断有氢气放出

  (1)条件:潮湿空气中形成的水膜,酸性较强(水膜中溶解有CO2、SO2、H2S等气体)

  (2)电极反应:

  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2H+ + 2e- = H2 ↑

  总式:Fe + 2H+ = Fe2+ + H2 ↑

  吸氧腐蚀——反应过程吸收氧气

  ①条件:中性或弱酸性溶液

  ②电极反应:

  负极: 2Fe – 4e- = 2Fe2+

  正极: O2+4e- +2H2O = 4OH-

  总式:2Fe + O2 +2H2O =2 Fe(OH)2

  生成的 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 Fe(OH)3 ,Fe(OH)3脱去一部分水就生成Fe2O3·x H2O(铁锈主要成分)

  规律总结:

  1.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规律如下: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2.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有一般防腐条件的腐蚀>无防腐条件的腐蚀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原理:原电池反应中,负极被腐蚀,正极不变化

  应用: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上装上若干锌块,腐蚀锌块保护钢铁设备

  负极:锌块被腐蚀;正极:钢铁设备被保护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原理:通电,使钢铁设备上积累大量电子,使金属原电池反应产生的电流不能输送,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

  应用: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均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接上外加直流电源。通电后电子大量在钢铁设备上积累,抑制了钢铁失去电子的反应。

  2.改变金属结构:把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

  3.把金属与腐蚀性试剂隔开:电镀、油漆、涂油脂、表面钝化等

  (3)金属腐蚀的分类:

  化学腐蚀—金属和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推荐访问:高考 知识点 归纳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菁选2篇 高考化常错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高考改错题常考考点总结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高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