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数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范例推荐)

2023年小数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范例推荐)

2023-01-01 11:35:05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数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数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范例推荐)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入: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1.52元日记本5元

  3、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4、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4、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5、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A、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

  B、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C、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①、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②、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D、举例加深理解。

  6、自主探究例1

  A、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B、自学例1要求:

  ①、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②、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③、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C、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D、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7、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A、第一关: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B、第二关:我会填。

  做一做中的练习。

  6厘米=()分米

  7元2分=()元

  0.6元=()角

  7.6米=()米( )分米

  C、第三关:配钥匙

  D、第四关:我创意,我做主

  用0、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三、总结延伸

  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组的表现评分吗?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会认物品的价格。

  3、情感目标: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多?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老师非常高兴,这些数的中间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教学例1

  师: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书上是怎样读小数的,你会读小数吗?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 . 6 8就是12元6角8分

  18 . 9 8就是18元9角8分

  0 . 8 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数

  (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播放: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

  小明买了3.25 g香蕉,小东买了2.7 g李子,小红买了0.8 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

  (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明——香蕉:3.25 g。

  小东——李子:2.7 g。

  小红——桃子:0.8 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

  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小明他们买好水果,来到出口处付钱。

  (播放:学生到出口处付钱的情景。最后定格为打印出的购物清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他们买水果各付出了多少钱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香蕉:19.50元李子:9.72元桃子:4.16元

  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板书:十九点五零元、九点七二元、四点一六元。

  教师:谁能说说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0.85元8.05元9.25元

  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

  1、对比

  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2、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2.7,0.8,3.5,9.72,11.5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板书:小数)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1、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是几位小数。

  2、第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商品标签和超市购物清单,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阅读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读出小数(自主练习第68页1题)

  2、指名说说0.3和0.07的意义。

  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书房中的一些小数,知道了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

  谈话:刚才,大家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只解决“0.5米和0.3米比,那个长?”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①通过意义比较 ②利用数轴比较 ③利用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 ④利用感性经验:亮灯泡应离桌面远,暗灯泡应离桌面近……

  3、说出理由。

  谈话:选出你最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

  4、请你比较0.25和0.3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涂一涂,比一比(课本第69页7题)

  2、数一数,比一比(课本第69页8题)

  3、哪辆车能从桥下通过?(课本第69页9题)

  四、总结新知,回顾整理

  谈话:这节课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了不少知识,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同时获得学习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 3.50元

  铅笔0.8元橡皮 1.52元日记本5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一、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

  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

  (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一、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关: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习。

  2、6厘米=()分米7元2分=()元

  0.6元=()角7.6米=()米( )分米

  第三关:配钥匙

  第四关:我创意,我做主

  用0、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二、总结延伸

  1、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组的表现评分吗?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p88—8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小数的方法。

  3、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

  1、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正确的读、写小数。

  四、教学的难点: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知识、常用的计量单位、万以内的整数的知识。

  2、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小数

  3、探究的问题:

  (1)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2)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和生成

  关于小数你都知道点什么

  通过谈话,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小数的读法

  1、具体

  (出示课件课本图示)“读价格”

  让学生试着说出价格

  让生生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

  2、归纳

  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与完善。

  师重点强调小数点右边的读法和左边读法的不同,注意读出小数点

  师和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小数,说说小数的什么样的数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小数作以板书。

  生师总结小数的读法。

  3、演绎

  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二)探究小数的含义

  1、直观

  ⑴情景模拟测量,出示学生的身高

  用米表示是多少呢能不能解决呢

  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看课件,并思考: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均分成多少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师板书要点。

  师点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0.1米。

  小数点右边“1”表示什么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点击课件3分米,3分米=(/)米=()米

  生独立做,汇报时生要说出具体含义。

  ⑵(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把它*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

  1厘米有多长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小组研究、讨论,小组汇报,其他组互相补充与完善,师板书要点。(课件点出)1厘米= 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什么(1厘米)

  (课件出示)3厘米= ()米18厘米=()米

  33厘米()米

  学生回答用小数怎样填写并说出其含义,其他学生补充

  ⑶谁愿意刚才王东的身高写成小数,大家答。

  1米30厘米=()米

  生回答并说明含义其他生进行补充纠正。

  2、概括

  根据上面的例子和分析,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生观察:

  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互相补充与完善

  师小结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3、具体化

  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小数,在小组内交流,说明其读法和写法。交流时要说明小数的含义。

  (三)训练与应用

  1、基本练习

  (1)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三点七八点九0.3

  3.7十点五零点三12.4

  10.5零点六十二点四8.9

  (2)把下面的分数改成小数的形式

  487

  10 1010

  71225

  100 100 100

  2、变式练习:

  (1)连线。

  0.8元2分米

  0.2米1.67元

  1元6角7分2.3米

  2米3分米8角

  (2)在()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米1米4分米=()米6厘米=()分米6角=()元7元6角=()元7分=()角

  3、综合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

  (2)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

  (3)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课件出示)

  (四)小结与提高: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从1到10分,你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多少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

  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

  (1) 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 油笔320元 铅笔40元 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

  (2)汇报:

  板书:45.00、3.20 、0.40、 0.25

  (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

  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认识小数点

  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

  (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法

  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

  (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

  3、小数的写法

  (1) 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

  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

  (2) 练习写小数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

  (2)试填价格表

  (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

  师:把一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

  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练习:0.8米是( )分米. 0.7米是( )分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同学互说

  (2) 认识两位小数

  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

  师:把一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

  练习:33厘米是( )米?0.72米是( )厘米?

  (3) 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

  (4 )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

  (5) 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

  举例:1米31厘米=1.31米

  (三)质疑

  三、巩固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

  (1)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2)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3)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一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 )元.

  2、猜谜语

  (1)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2) 丹顶鹤体长1米2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3) 大象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吨.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你想说些什么?

  3、游戏:蜜蜂采蜜

  4、拓展: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

  四、课堂小结,浅谈收获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6

  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施。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习

  8.64元=8( )6( )4(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数

  (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播放: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

  小明买了3.25 g香蕉,小东买了2.7 g李子,小红买了0.8 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

  (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明——香蕉:3.25 g。

  小东——李子:2.7 g。

  小红——桃子:0.8 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

  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小明他们买好水果,来到出口处付钱。

  (播放:学生到出口处付钱的情景。最后定格为打印出的购物清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他们买水果各付出了多少钱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香蕉:19.50元李子:9.72元桃子:4.16元

  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板书:十九点五零元、九点七二元、四点一六元。

  教师:谁能说说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0.85元8.05元9.25元

  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

  1对比

  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2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2.7,0.8,3.5,9.72,11.5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板书:小数)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1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是几位小数。

  2第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商品标签和超市购物清单,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1—92页内容。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认识0.1米、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米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 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 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 元,感悟1角= 元=0.1元。

  4.利用长度单位完善对小数的认识。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 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 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如何?同学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小数,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猜价格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表彰新三好星和古诗阅读之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你能猜一猜这些奖品的价格吗?

  2、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3。50元

  铅笔0。8元橡皮1。52元日记本5元

  (1)、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文具的标价,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2)、反馈交流,引出小数

  A左边的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右边这组数有一个什么特点?

  B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其中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小数是怎么来的呢?

  二、认识小数

  1、设疑:对于小数,你了解多少?

  2、根据学生的回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试读小数

  A根据已有经验试读

  B方法小结。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试写小数。

  A请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数

  B方法小结,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别看小数点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它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小数点的家了。C再写出上面的其它小数。

  (3)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A: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生自由说)

  B: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大家*时真是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指名读,齐读。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引入: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读、写小数!那,这些商品又表示几元几角呢?

  (2)独立完成课本88页的表格。

  (3)反馈汇报,理解意义。

  A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

  B理解意义: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举例加深理解。

  4、自主探究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自学例1要求:

  A、自由阅读,读懂例题1的一、二部分。

  B、独立思考:130厘米=()米。

  C、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反馈交流演示评价

  (4)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测量自己的身高,现在你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它换为用米作单位吗?

  三、实践应用、拓展练习

  第一关:猜谜语,我能行。

  师说动物名称,学生猜测后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关:我会填。

  1、做一做中的练习。

  2、6厘米=()分米

  7元2分=()元

  0。6元=()角

  7。6米=()米()分米

  第三关:配钥匙

  第四关:我创意,我做主

  用0、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看谁写得多!

  四、总结延伸

  1、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2、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满分是10分,你能用小数为自己组的表现评分吗?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 数学 张晓华

  (一) 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 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数:如小明身高1.5米,体重为

  36.5公斤……像1.5米、36.5公斤这些是什么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先复习一些有关的知识。

  2.复习。

  ① P117的复习题。

  ②1米=( )分米 1元=( )角

  ③把1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 ,就是 米;3份是1米的

  就是 米。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 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把1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几分米?1分米以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板书1分米是 米)。然向学生说明:1分米作单位时,除用 米表示外,还可写成0.1米(板书)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写法,读作零点一米。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 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米可以写与0.1米,米可以写成0.3米,米可以写成0.6米, 米可以写成0.9米。十分之几都不够1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4)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讨论,反馈,教师小结:4分米写成0.4米,1米是整米数,先成1,然后在1的右下角点个圆点,最后写4,合起来就是1.4米,读作一点四米。

  这部分练习,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3.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1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2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5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 元, 元,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像 ,, ……都是什么数?(分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5.小数的读写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指出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读作“点”。

  (2)由学生自学P118小数的读写法。

  启发提问:a.写小数时,整米、整元的数写在哪里?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元的数写

  在哪里?

  b.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怎样读?

  (3)形成性练习:P118“做一做”2、3。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获取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出小数的读写法。

  6.看书质疑。

  (三)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为此,本课设计以下练习内容:

  1. 对应性练习: P118 “做一做”1。

  2. 综合性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 )米 1米4分米=( )米 6厘米=( )分米

  6角=( )米 7元6角=( )元 7分=( )角

  (2)在0.1,0.7,0.4,4,10.1,7.4,16中:

  整数的是:___________;小数的有: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 三点七 八点九 0.3

  3.7 十点五 零点三 12.4

  10.5 零点六 十二点四 8.9

  3.提高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2)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多少?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 课堂总结:

  1.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

  点的小数。

  2. 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 布置作业: P119 第3题,P120 第7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2

  教学目的:

  1、知道一、两位小数的含义,能初步应用,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

  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

  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组数是小数。(用课件分物品)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

  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

  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

  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 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 元。

  元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

  师:1 角可以用 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 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

  2、出示2角钱

  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 元)

  3角呢、6角呢?

  观察: 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元还可以写成0.2元,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

  三、通过米尺量,发现一米几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巩固零点几的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然后给整数、分数、小数分类)

  师:同捉两位同学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绿色彩条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么表示(0.1米)

  红色彩条长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还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0.2米)

  课件出示:1角就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2角就是 元,还可以写成0.2元

  1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就是 米,也可以写成0.3米

  师:上边这些数,你们能不能分类

  1,2,3是整数, 是分数,0.1 、0.2 、0.3叫做小数。

  出示小数,观察他们 的共同点

  (都是小数,都有一个点,小数前一位都是零点几,它们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是一位小数)

  师: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对口令(说分数对小数,说小数对分数)

  2、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学习1厘米= 米=0.01米)

  出示厘米尺

  师:米尺是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一百分之一)写成:1厘米= 米

  讨论:用小数这样表示?

  3厘米呢?

  观察

  从中我们又发现了什么(小数点后边有两位数的叫两位小数,用百分之几来表示)

  3、认识几点几

  用课件让学生认识几点几

  师:象几角不够1元,几分米不够1米,如果用元、米来做单位,可以用小数零点几来表示,但生活中呀我们常常遇到超过1元,1米的事,用小数该怎样表示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件

  1、这儿有一个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学前班的时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数该怎样表示(0.7米)

  现在他长高了,一年级时身高正好是1米,现在他已经是三年级了超过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小数怎样表示?(1.4米)

  2、怎么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来就是1.4米)

  3、出示钱币图样

  师:这道题在大家又会做又会想,我们来观察这些钱币。

  1元3角=( )元,怎样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 )元

  50元3角=( )元

  100元3角=( )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安排两个例题的小数认识,一个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另一个从几元几角生活实例展开讨论。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以字“数”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数”

  师:对了,在我们数学课上,认识数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任务。

  师:从我们入学以来,认识了1、2、3、5、15

  ……100等这样的整数,也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这样的分数。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常见到什么样的数呢?

  师:是的,在哪里见到过?

  师:哦,超市。

  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

  师:昨天,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

  师:看得懂吗?(懂)你更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

  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来研究。

  多媒体展示: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0.2、1.5和3.8这三个小数

  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0.2、1.5、3.8)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

  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设计以物品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小数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1)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

  (2)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0.2、1.5、3.8

  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摸钱的游戏好不好

  (过程:1.请一名学生摸,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写下这位学生所摸的几元几角,并写下来。

  2.师: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什么(几元),小数点右面的数表示什么(几角)。

  师:是的,如何读呢?

  师:很好,如何把它写成小数形式。

  师:是啊,小数点左面表示几元,小数点右面表示几角。)

  板书:5元9角、0元8角、2元6角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给学生构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对小数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3.小练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

  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的题目,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

  4.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

  (1)生活例举

  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

  师:冯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多媒体展示:动物体重动物奔跑的速度等

  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想)我的身高是1米4分米。

  板书:1米4分米

  师:猜猜老师的身高1米7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分米为什么能用1.7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多媒体展示:出示米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

  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

  1

  10

  ,也就是

  1

  10

  米。

  1

  10

  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多媒体展示:1分米=

  1

  10

  米=0.1米

  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多媒体展示:3分米=

  3

  10

  米=0.3米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上来指一指。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

  5.巩固小练

  1.我会读。

  2.我会写。

  3.找规律

  4.走进生活看动物。

  5.走进生活看物品。

  6动物请客。

  7.蜜蜂猜谜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复习巩固,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打下一个铺垫

  (三)、运用拓展

  1.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p89的古今小数

  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

  2.价格竞猜游戏

  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多媒体展示:玩具汽车师: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计者,让学生在学习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元角

  -4-/5

  5.9元5元9角1米75厘米=1.75米

  0.8元0元8角米分米厘米

  2.6元2元6角8分米=0.8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5-/5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会正确的读、写小数。

  4、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归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教师指导点播、精讲。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多练习。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开展教学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出示课件)文具。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好的,请同学们把这些文具按价格分成两类

  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教师出示自己的分类。

  书包:45元。

  钢笔: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笔:3元

  曲别针:0.15元

  3、引入课题

  象3.50、0.20、0.15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这个小点叫做小数点,(板书3.50、0.20、0.1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试读小数

  师:生活中处处有小数,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请大家读一读屏幕上的商品价格

  教师提问: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让学生完成屏幕上填括号。

  总结:小数的读法。(结合板书的小数学生再读)

  2、你还在那里见过小数?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3、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小数知识,大家想了解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搜集的小数知识图)

  4、小结:看来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用小数表示价格,还可以表示质量和长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1、汇报自己的身高

  学生汇报后教师说,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厘米作单位,如果我们只想让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单位,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现在同学们可以自己自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2、自学提示

  (1)仔细阅读课本89页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学过的知识写出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的数。

  (2)你发现什么问题,在小组说说,并想办法解决。

  (3)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课本中的括号内容。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交流

  板书:把1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7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7米

  把1米*均分成100份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3米

  18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8米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页做一做,让学生填在书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巩固练习。

  1、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做完后师生交流

  2、试一试我能行

  学生口答,师生肯定

  五、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并且会读小数,知道了小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相信同学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数知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页、89页例1,练习二十一中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及小数的读写法

  把几元几分、几米几厘米表示成元、米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2.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3.比较: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小数。

  1.学生汇报比较结果: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明确:这“.”叫做小数点,读的时候就读做“点”。

  2.小结: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教师板书:小数)

  3.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完整:认识小数)

  4.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小数吗?你在哪见过?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的小数。

  学生列举小数,如:一包方便面的价格是:1.50元,发高烧时量出来的温度:38.5度,

  自动铅笔的笔芯是:0.5毫米,我的身高是:1.38米……

  5.读商标上的价格(强调单位)

  (1)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着读一下? (学生读错的话教师直接给出,再让读错的学生试着读)

  (2)讨论:小数左边的部分与右边的部分读法有区别吗?

  (3)小结: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数还是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读,小数后面的数只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4)依次读出小数并完成板书:5.98 五点九八 0.85 零点八五 2.60 二点六零

  (5)再读小数,同桌互读互听。

  (二)了解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

  1.探究生活中的这些小数表示的意思。(出示书中的表格)

  (1)问:5.98元是多少?明确:5.98元就是5元9角8分。……

  (2)探究表示价格的小数的特点。在看价格的时候有什么诀窍吗?

  明确:小数点前面都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再后面一位就表示几分。

  (3)学生试读:书包价格58.95元;铅笔价格12.00元,学习桌价格128.09元。

  (三)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

  1.猜一猜:0.1米有多长?

  2.提问:表示长度的小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9页,思考这两个问题,看谁学到的知识最多。

  想一想:(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分米.厘米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2)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关系呢?

  3.生自学课本.交流反馈。

  (1)分米怎样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

  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就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板书:1分米= 米=0.1米

  说明:这三个都可以用来表示同一段线段的长度,所以我们用等号来连接。

  (3)同样得出:3分米= 米=0.3米

  (4)学生列举。( )分米= 米=( )米

  (5)学生探究厘米又是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结合学生自学.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完成:

  1厘米= 米=0.01米 5厘米= 米=0.05米

  18厘米= 米=0.18米 ( )厘米= 米=( )米

  5.观察比较:请仔细观察以上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十分之几米的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米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

  (四)用小数来表示身高。

  1.谈话:我们的身高也是用长度单位来表示的,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米30厘米=1.30米)

  2.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表示吗?

  (生说自己的身高,并表示成小数,同桌交流。)

  3.提问:用小数表示身高,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数表示什么?

  4.说明:其实小数除了在表示价格.长度时用到外,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呢?(指名回答)老师也找了一些!出示并读一读。(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橡皮擦长0.03米,宽0.02米;讲桌长1.5米,宽0.85米;铅笔芯粗0.5毫米。

  5.总结:通过同学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十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两位小数,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谁能把这个发现运用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寻找小数并读小数。

  讲述:最近小数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了,但是国王发现混进了一些整数,请我们班的火眼金睛把他们区分开来。

  18 20.1 9 0.56 106 8.05

  2.做一做:P89第1.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P9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同桌互查,集体反馈。

  4.读出小数。P91练习二十一第2题,集体读出小数。

  5.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 )米。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 )元。

  (此处注意让学生比较2.05和2.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1分米= 米=0.1米 1厘米= 米=0.01米

  3分米= 米=0.3米 5厘米= 米=0.05米

  1米30厘米=1.30米 18厘米= 米=0.18米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小华身高是一点四五米,写作( )米,体重二十五点五千克,写作( )千克。

  (2)8分米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2分是 元,写成小数是( )元。

  2.读出小数。

  15.50元 20.00元 8.80元 5.30元

  读作:( ) ( ) ( ) ( )

  综合:

  3.选一选,填一填。

  (1) 6分米=( )米 (6 0.6 60 )

  (2) 2元7角=( )元 (27 7 2.7 )

  (3) 5分=( )元 (0.5 0.05 5)

  拓展提升:

  4.“换名”游戏。

  (1)铅笔 2角=( )元

  (2)汉堡 10.5元=( )元( )角

  (3)冰淇淋 2元5角=( )元

  (4)杯子的高 9厘米=( )米

  (5)长颈鹿的身高 6米9厘米=( )米

  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2)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评课稿1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同行到我校指导工作,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研氛围。当然还要特别感谢吴青松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非常精彩的教研课《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中吴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吴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讲堂变学堂”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这节课中吴老师以学生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挖掘学生潜能。比如在读数写数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环节都安排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同学们学习。这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学习过程中吴老师通过预设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寻找问题答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我们看到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热情高涨,感受到了学生是这堂课的主角,而作为主角的他们是非常乐学的。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在这堂课中吴老师将一个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引导学生去完成一个个任务,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今天这节课中,吴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总之,在这节课中,吴老师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3)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比较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学生曾经初步接触过小数,在本册第七单元中,学生又初步认识了小数:对小数的意义已有初步认识,会读写小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课时重点为理解小数的意义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在于进一步沟通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在第七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小数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板书:小数点 读、写小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是你容易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15页第9题: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0.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自己创造一个0.3吗?那么0.03又表示什么意思?0.75呢?

  (3)你还能例举生活中的小数吗?(要求能说明个小数的具体含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并适时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2、比较大小

  (1)你能从上面的小数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小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包括带有单位的小数大小比较)

  (2)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的?(与整数、分数大小比较的沟通)

  (3)按一定的顺序给这些小数排排队。

  3、加减法:

  (1)你能从上面的数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数编出哪些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反馈时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算式的意义)

  (2)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3)独立完成,板演,交流指正。

  三、游戏活动猜价格

  给出某一物体价格,学生先随意进行猜测,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大于或小于等条件限制缩小猜测范围最后教师再给出具体条件(如比学生猜测的价格少或多0.25元等),学生通过计算获取正确价格。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4)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本教学设计我认为我较好地处理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探究与接受的关系。但在小细节上,在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上,处理还是太肤浅。不够冷静,不够透彻得理解教材,虽说我完全可以“备课时间仓促,缺憾难免”来安慰自己,可是有缺憾我们就应该在以后避免,以使自己趋于完善。对本节课教学中的优缺点,具体自析如下:

  在导入小数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我创设了帮老师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本意是想通过“老师,我记不下来啊!”、“老师,有什么简单快速的记录方法吗?”这样的内心需求来引出小数,进而比较之前生成的“62、1、8”几个整数来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接着认识“小数点”,自然揭题。但是数数、记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这里完全可以这样问:“诶,她为什么那么快就记录下所有的价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方法!”;如果没有生成,也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发现超市里的价格牌上是这样记录的(2.30元0.80元5.49元1.85元),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记录的(2元3角8角5元4角9分1元8角5分)又什么区别?”这样,我想可以很干脆地进入主题,为后面的例1教学节省时间。

  生成中,有个学生这样记的:“1.8.5”。现在想来可以在指出不是小数后,留着它。那么在后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我们的小数?”中,有学生说“日期中也有小数!”不知怎么的,我就懵了,想到了“20xx.3.25”,说了句“哦,是哦,它表示的是年.月.日”。知识性错误啊!!!这里完全可以一指黑板上的“1.8.5”,让学生自己判断“20xx.3.25”是小数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例1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从“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扶着学生说“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到放手让学生说“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那么3厘米、18厘米……”让学生在熟悉的计量单位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是学得蛮好(当然指的是优生)。学生会照着老师的说了,但举的例子都是10厘米之内的。这暗示着什么呢?(我困惑着,是不敢?是不懂?)终于有一位学生说了个“10厘米是1米的1一百分之十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0米!”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赶紧板书在了黑板上,希望其他同学能受启发,结果时间不够了(其实还有5分钟可以上,我以为不能拖课),就没有继续深度挖掘交流下去了。

  另外,对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生成,没有恰到好处的加以利用。比如有一个学生表示疑问“为什么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这里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以“元”为单位的背景中去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发现“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元,几分就是百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零几元。”这样学生在货币单位中感知到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那么很容易就能发现“十分之一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真不应该说一句“数学上规定十分之一米就是0.1米。”让学生带着厚厚的疑云学新知。再比如,有学生说1.64米的后面单位应该是“厘米”,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到底是米还是厘米呢?”但后来还是没有回头去解决,又是一个“有头无尾”的“尊重”。

  总之一句话,教师应该对教材文本理解了,读透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自如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精彩生成。加油吧!

  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教学。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它们所见所闻的生活中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旧知,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认识;二是生活经验,包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等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多的购物经历,学生最熟悉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知之甚少。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要把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取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获取数学概念的建构。在引出小数时,我让学生帮小红认价格,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在黑板上记录相应的数,并相机引出小数。同时提出:“关于小数,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会读小数吗?”

  二、在对教材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加工。

  教材为我们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还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的教学经验等等。这节课,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首先,由“身边的小数”入手,如认识商品的价格,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和宽,由不满一米而想到用分数作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再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来认识两位小数。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认识小数的首次感知时就了解了小数的来源和含义,而且初步知道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其次,在练习的顺序上进行重组和调整,在认识商品价格和测量认识小数之后分别进行了专项练习,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本节课,教者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帮小红认识商品价格,通过与整数的对比引出小数。在测量认识小数时则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讲练结合,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之一。教者把各道练习题目穿插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分数到小数表达,递层推进所获得的关于小数意义的认识。有讲有练,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1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台上建立。

  3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学反思。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你来报厘米数或者分米数,然后由同桌说出它们的分数以及小数。也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有趣。

  4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我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学生在我第二节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上就出现了困难。1元=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造成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况外,令一种是这一课时包括的新课内容很多:(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一节课没来得及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节课课本上的习题编排其实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应该尽量节省出时间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对口令、猜谜语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从而练习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细细体悟,实现有效迁移。如“想想做做”第3题,类似的图在分数的学习中也见过,只是当时的图更一般化,*均分成的份数不一定是10份,到这里,图被特殊化为一位小数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的模型。“想想做做”第5题有同样的作用,只是这条数轴曾经是认识整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深入地去挖掘,引导学生去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小朋友们*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小朋友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含义这一还节颇有困惑,其实这局部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不需要小朋友们去研讨,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协助讲解算了呢?我不知道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说这就直接说好了,同学研讨不出来,而且也说明不了什么,要是一定去研讨,那也可能是一种形式了。

  听课老师给我的珍贵意见主要是:

  1、在课堂上如何的布置有效练习,课前要吃透教材。

  2、有老师提出来比方2。6元,我说2表示(2)元,6表示6角,如能完整的说出元角分就更好了。对于新教材来说,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好多地方都没有作好,也许就像许老师说的,小学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把小学阶段的的书看一下,这样你才干了解它大体上的内容,以后要好好充电啊!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既然是初步认识,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整节课,从“生活情境”起始,引领学生走进 “数学里的生活课堂”。

  上完课,反思了很多,也对几个方面颇有感触:

  一、从实际生活中精选数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超市中的商品,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小数等,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承载着小数,现实中孕育着小数,体现了新课程重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二、让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中发生、发展,并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

  三、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回归生活。

  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学生自身熟悉的、新奇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中 “活”的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经验积累,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题目:汉堡的价格,哪个物品的长度可以用0.65米表示…这样的练习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小数,感悟小数。在生活实际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会给人以收获,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

  1、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尽管我在努力地给学生创造种种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时由于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够,导致有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再者,还是扶得太多,放得不够。比如:在学了1分米= 0.1米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8分米的小数表示法,而不用再一步一步加以引导,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2、重难点的突破上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对“1分米=0.1米”和“1厘米=0.01米”进行比较。这一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快的理解小数的意义。但在上课过程中,只是“匆匆忙忙走过场”,没能真正突破重难点,导致有的学生还不是很理解小数的意义,所以在后来的巩固练习中,遇到了困难。

  我想,每上一节课它能留给你、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去建构和谐氛围,创设合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让孩子们在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认识小数,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小数,在积极热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数,在不甘落后的竞争中运用小数。整堂课上下来老师教得放松,学生学得轻松。

  成功之处:

  一、以“元”为切入点

  通过读教材、看教参,发现三下与四下关于“认识小数”最大的区别是三下的认识小数是建立在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认识“元、米”等为单位的小数,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抽象地讨论小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有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基础。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也经常接触小数,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导入部分就是从超市一角,商品的价格中引出小数,这些小数都是以“元”为单位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 教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这类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读写小数。

  二、以“米”作*台

  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1分米=1/10米=0.1米为重点,在突破这个重难点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分数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很多孩子已经有些忘了,在教学中,先把1米*均分成了10份,让学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过套理论得出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在学生模仿着写后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几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数零点几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数的学习经历,再来认识并理解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就相对比较轻松。最后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这点没有实施,但是本意确实如此。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同学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小数,学生都很善于观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联系了生活,学生都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会读小数后,再次让学生回归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读小数我也选择了让学生读生活中的小数,重视在具体情境下的表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人只,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试读小数和归纳小数的读法时,我先让学生试读,通过读多个小数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小数的读法,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学一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时,我也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把1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学完例1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在通过同伴的交流促进每个学生感受理解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这节课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如:在讲授1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学生已经明白,只是组织语言不到位,我就又把知识点带领学生重新说一遍。还有就是“做一做”的教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正确的做出此题,但我仍然怕学生不理解,又解释了很多内容,结果时间后面巩固练习的.时间很紧张。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位、二位小数的步认识读写法。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教材采取了小步子的编排方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只限于两位数,而且是直观认识和具体比较,不抽象概括。

  教材编排的顺序是:结合十分之几,先出现一位小数,再结合百分之几,出现两位小数,在一位、两位小数的后面分别出现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教学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一位小数的认识、读写法。也是本单元起始教材,是学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采取了多种直观,结合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和计量单位的知识,联系分数引出小数。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小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计算问题,及孕伏了小数的组成,整数、小数的概念名称,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遵循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通过复习,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以旧促新,引起新知识的正迁移。

  通过谈话引导过去学过了整数,还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开始初步认识一位小数。那么什么样的数是一位小数呢?是这节课要研究的。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学习一位小数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孕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针对自己经常忘记让学生看书,特设了看书、讨论、质疑问难。这部分是新知传授过程,传授知识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设计意图是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规律,揭示知识规律,以达到最佳动态。教学例1采劝扶着走"的方式,例2采取引导学生"自己走"的方式,并通过演示操作,类推、比较、观察、尝练、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自己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识。通过质疑,确实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解决,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了解到学生还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今年三月份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时,史红桃老师带领我们数学班学员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研修,先由两位老师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之后老师们互相交流评议。大家都觉得小数概念的引入不够理想。回来后我也积极进行了探索,觉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义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的例1、例2及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

  ⒉通过自学尝试、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⒊注意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⒈教具:投影仪、若干明胶片、米尺;

  ⒉学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币学具若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复习铺垫,启发思维。

  ⑴说一说以下各图阴影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出示阴影图)

  ⑵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元=()角

  评析:复习分数的知识,为搜集、准备有效的信息,诱发知识间的正迁移,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铺垫。

  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你在家时妈妈怎么喊你?(小名××),在学校大家又怎么喊你呢?那你有几个名字?(两个)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像×××同学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数学王国里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

  评析: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几乎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都有小名,因此,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都踊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3认识小数。

  (⒈)教师出示1米长的尺子,问: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应是多少米?(板书1/10米)。在生活中为了便于使用,又把1/10米,写成0。1米(板书)读作零点一米。就像×××同学,你在家妈妈叫你××,在学校大家又叫×××一样,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你。

  评析:由直观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产生于生活之中

  (⒉)自学尝试,分组讨论。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各组组长召集小组同学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说一说本组的想法,通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说“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5/10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评析:学生的尝试,不仅仅是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的一次再创造行为,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类推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每天学习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识,因为有些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从读教参和教材的理解中,感知到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借助“元、米”为单位的小数作*台,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小数。对第一次接触小数的学生,相对来讲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学习的负担。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设计试读小数、量彩带、找身边的小数、猜谜语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整合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2.调整板书,运用多种感官,弥补教学不足

  板书的目的是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在板书上再进行一些修改,,并在教学时注重教师语言与板书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板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这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小数的读法,。我原先想通过学生试读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区别开来,使这两部分的读法有了不同,但教学时有两个学生有错误的读法,因没有及时的利用生成资源来纠正读法,所以干扰一部分没有深刻了解小数读法的学生,在后面的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的读法。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5)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5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题目,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

  (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习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习例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程

  (一)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谈话导入

  2.复习。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

  这部分练习,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2.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x元,元,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像,,都是什么数?(分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4.小数的读写方法。

  5.看书质疑。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课堂总结:

  1.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的小数。

  2.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布置作业:P119第3题,P120第7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数位、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有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读写小数,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起始部分,是今后继续学习小数意义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必备知识。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体现“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课程理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拟定了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并体验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会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与整数的比较,知道小数的组成,能熟练说出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是多少。了解小数的十分位、百分位。

  3、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会熟练说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多媒体播放明明妈妈买水果的录像:电子称上依次显示出:3.25、0.8、2.7这些数,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板书课题。这样引入使学生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环节二、师生交流,认识小数。

  这个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借助经验,读写小数

  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读写小数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先试读这些小数,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反馈、纠正和同伴互助、讨论汇报得出读写小数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的进行小数的读写。这样教学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比较迁移、认识小数

  此环节我采用对比迁移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很自然地引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地教学。并借助整数的数位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所占的位置也有名字,从而告诉学生2在十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这样设计既沟通了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蕴含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模拟购物、理解小数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根据三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理解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首先多媒体出示部分商品及价格,要求学生先读出这些小数,接着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各组选出一名学生当售货员,一名学生当核对员,另两位学生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购物时要说出物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说对了,就把相应的图片送给他)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在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概括。得出结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环节三、指导看书,培养习惯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填一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因为这节课是起始课,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把教材练习十八的第1题、第3题、第5题作为基本练习题。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使学生熟练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组成。

  (2)趣味练习

  这个练习借助动画,加上童声配音,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会把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又会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3)拓展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小数。我设计了拓展练习。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这些卡片组成小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环节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数学思想的渗透。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

  六、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附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3.252.70.8……都是小数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25读作:三点二五

  十百

  分分

  位位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下册)》。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作了一些了解,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在四下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三、教学流程:

  (一)、引入小数

  1、回忆学过的数有整数、分数,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有什么数?

  2、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

  3、抓硬币写小数的游戏(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4、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读法)

  1、探索小数的读法。

  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2、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数

  3、总结小数的读法

  (三)、探索一位、两位小数(写法)

  1、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分米呢?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3、探索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四)、课堂练习

  1、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数学日记,你能帮他将日记里的这些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吗?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3、看图写小数

  4、在数轴上表示数

  (五)、总结

  同学们对你们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四、反思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有效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但是没有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有序的板书,使学生学完新知后,还可以自主地再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回忆及巩固。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在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练习层次分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与课外实践作业,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小数的读写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内容多,教学时又想尽量面面俱到,因此还有部分练习没有完成,特别是对概念的辨析,所以有所遗憾。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新教材是分成两步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内容,第二步则是在四年级下册比较系统地学习小数,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将小数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来。因此本节课内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上学期所学的分数的知识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要产生小数?在初步认识小数的这节课里,是否有必要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产生的意义?

  思索了之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体会到这点。虽然在四年级下册中,教材上将明确地提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因为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小数留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将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时也为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作下铺垫。

  2.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珍视学生原有经验。

  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从逻辑起点上来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但从现实起点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起点,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己来认读.写小数,在尝试的过程中,再给予指导。二是,对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说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等。

  3.联系生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参上明确指出应注意把握三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的确,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从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小数,学生将更易于接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走进超市,感受商品价格上小数的具体含义到借助一米长的纸条来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同时,由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为此,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接受。

  当然,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惑:如在这堂课上,是否有必要向学生讲明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怎样才能使学生联系长度单位更轻松.更扎实地去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有待思考。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开学了!我们又发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你能写下来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写的定价:7.40元。

  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它读作:七点四零元。

  说一说:这个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数呢?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小数的认识。

  (1)观察情景图:

  板书:买文具

  让学生看买文具的情景图,在小组里自由地说出每件文具的价格。

  (2)在班内汇报交流,让学生读出小数: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

  水彩笔:16.85元

  (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许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知识,让学生交流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A.认识小数点

  让学生观察小数,跟同桌说说小数有什么特点,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这个数中的点叫做小数点。

  师介绍,我们原来学习的数字如:7,27等数都叫做整数。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小数,生汇报后,师做小结:像0.50,1.06……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B.认识小数的两个部分

  师:我们可以把小数分为三个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限,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

  1.06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认识。对于小数各部分的认识应以教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讨论,以免误导。)

  2.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再读一读“文具店”各商品的价格,师逐一板书“0.50读作:零点五零元”等等。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习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动手写一写,才能使知识落实到位。)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在本课中,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1)我们刚才知道了数学课本的价钱是7.40元,那么它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3)班内交流:7.40元表示7元4角0分。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第二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让学生说出每一件商品的标价所表示的意义。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课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内反馈。

  4.小数的写法。

  (1)师拿出10元2角5分,让学生说出总共是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小数表示出来。

  (2)班内反馈:10元2角5分10.25元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做小结:把10元写在小数点的左边,2角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5分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①②。

  2.实践活动。

  笑笑买完文具回到家后,她想把这学期的教科书的价格统计出来,我们也一起来帮她统计一下吧。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6)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

  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时,还应让学生大面积的说,去理解,去感悟。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2

  《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虽然孩子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周老师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从发现生活中的小数引入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的存在,周老师从学生日记《买菜记》导入新知,让学生体会到小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为课上的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并不能把这一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说理、比较中渐渐发现规律。而后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释。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理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先告知学生把1米*均分成了10份,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再直接告诉1/10米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然后直接找一个点,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有用分数的,也有想到了小数的,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在这里都表示一个意思,都是把1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然后总结出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整节课,教学的难点环节在汤老师有效地引导下让学生完成,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陶冶。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3

  今天我聆听了陈老师一堂精彩的实践课,使我受益非浅。

  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1)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渗透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陈老师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戈老师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陈老师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习例2,知识的迁移得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7)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

  三维

  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

  难点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 练习题卡。

  主要教学流程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⒈6除以3等于2。(复习除法的读法)

  ⒉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复习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⒊把20*均分成5份,每份是4。(复习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⒋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复习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乘法算式:5×3=15

  除法算式:15÷3=5 15÷5=3

  要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以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5、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均分。

  4、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复习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均分”的概念,理解“*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均分”的含义,掌握“*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均分”的过程,感知“*均分 ”的概念,掌握“*均分”物品几种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等教学法 ,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升华,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均分”的特点。

  师:二(1)班准备明天参观科技园,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各小组汇报。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正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看,他们正在分食物呢!

  这么多分法中,哪种最特别?(分糖果的最特别,每份都一样,每份都是4颗。)

  2、教学例1,引入“*均分”。

  (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

  师: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组的糖果数量以及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

  小组1:我们组有6颗糖果,我给他俩都是1颗,我4颗。

  小组2: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人都有2颗。

  小组3: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份各是1颗,2颗、3颗。

  ……

  (2)教师追问:这么多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公正?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颗。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观察:从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份的数量同样多。)

  出示小精灵的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3、巩固“*均分”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2题。徐盛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二、互动新授,探究*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

  师:要把18个桔子*均分成6份,你知道可以怎样分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学具代替桔子,同桌合作分一分。

  2、动手操作,展示*均分的分法。

  学生分,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分法1:一个一个地*均分在6个盘子里,每盘分3个。

  分法2: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2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3个盘子里……还剩6个,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分法3:还可以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另一个盘子里,依次类推。

  第三种分法分得很快,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是根据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里应放3个;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或者用除法,18除以6等于3,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均应给予肯定。

  3、再次操作,强化*均分。

  师:如果把这18个桔子,*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如果把这18个桔子,*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几个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巩固拓展,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1)出示题目:把10盒酸奶*均分成2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法,然后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进行展示。

  (2)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盒?”

  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些变化(“2份”改成“5份”),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把题目改成“把10盒酸奶*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盒?”

  学生在组内自由分。

  教师小结:把10盒酸奶*均分,虽然分的份数不一样,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均分。

  2、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1题。

  提问:把8根火腿肠*均分给4个小朋友(强调*均分),下面有三种分法,哪种分法对?

  学生判断,交流反馈:分法1不是*均分,分法2是对的,分法3是*均分,但不是*均分成4份,所以是错的。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2题。

  提问:一共有几个贴纸?*均贴在3条线上,是指*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每条线上应贴几个?

  尝试解决,并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均分。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把你发现的*均分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你的父母、朋友。

  板书设计: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5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153=5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复习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 93=3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刚才我们通过*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问: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是*均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每人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除字,然后组内互查,帮助写错的订正。

  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支竹笋。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读作:12除以4等于3。你能结合题目说一说12、4、3各自代表的含义吗?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12÷4=3。

  2、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12代表12支竹笋,4代表*均放在4个盘子里,3代表每盘放3个

  师:那12个苹果,*均分成4盘,每盘三个,用算式怎么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发现:把12个东西*均分成4份,每份3个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师:那15÷5=3表示什么含义呢?

  师:你能编一个用12÷4=3计算的题吗?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演示:(情境图)8个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踏青寻找春天来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猫妈妈带着小熊猫挖竹笋,小熊猫请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猫挖了12个竹笋,想把这些竹笋*均送给邻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个小伙伴。每人送给几个?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把12个竹笋*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个。

  二、分一分,认识除法、除法算式。

  1、师:请你们用△替代竹笋,用小棒代替盘子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

  师:请告诉小熊猫:该怎样分?分得的结果,每盘应放几个呢?

  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过程。

  2、数学王国小精灵:你们真能干!

  想一想:刚才这一*均分的过程,这样的问题能不能也用一种方法来计算?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12、4、3表示的意思,你会列式表示吗?

  ①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3/*

  除号(表示*均分)

  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②对照*均分的过程,在小组中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①师:你知道吗?有多少块饼干要分?要怎样*均分?(明确:要把18*均分成3份、2份、6份。)

  学生用长方形分一分,再填写算式。

  ②交流讨论:

  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呢?

  算式怎样写,除号和等号后面的数是怎样填出来的?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每份一样多,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三、解决熊猫妈妈的问题,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1、师:熊妈妈请小朋友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呢?

  出示: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

  师:想一想,熊妈妈要分的总数是多少?

  按什么要求来分?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思考交流:

  师: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分的过程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个问题也用除法来表示?(熊妈妈的问题也是*均分,所以用除法来计算。)

  3、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①师: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看书,对照算式说说。)

  ②想想*均分的过程,说说被除数20,除数4、商5分别表示什么。

  4、操作巩固。P19做一做(1)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①独立完成。

  ②交流:分的结果和算式的写法。

  ③读一读,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思考讨论:

  师:想想说说,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因为他们都是把一些物体,一个总数*均分成相等的几份。)

  四、做游戏。(课件演示:8个小朋友在树林中采集活动)

  小朋友告别了小熊猫,来到树林里采集,将采集到的东西进行*均分。

  (1)蓝蓝采了16个草莓,要*均分给大家,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个,够分吗?(在p21第六题的图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2)东东、小立和玲玲捉到15只蝴蝶,用这些蝴蝶做成标本,每5只做成一版,可以做成几版?(在p21第六题的图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3)小云和小丽把采来的18朵花扎成3把,*均每把有几朵?

  (4)我们*均分成2组做游戏,每组几个人?

  五、课堂练习。

  P20第2、3、4题。

  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有哪些收获?

  [课后小结]

  重视操作,丰富表象,形成概念。在教学中陈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分东西的实例中理解除法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既注意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又能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

  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

  *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均分成两份,*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

  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

  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

  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把*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下面各题

  12÷2 18÷6 9÷1 48÷8 20÷5 2÷2

  21÷3 56÷7 54÷4 14÷7 6÷2 7÷2

  2、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1、2: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四、课堂小结、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1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 、P2例2。

  2、P4第1、2题。

  3、小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怎样建构的

  儿童的认知水*和思维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触类旁通,而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处于匮乏阶段。

  对任何知识他们都处于一种认知浅层,老师应如何使他们对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呢?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发现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列式的起步。该单元的教学必须扎实到位。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动手对实物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均分的意义,主动建构起对"*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等概念的理解。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12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8)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菁选5篇)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会认物品的价格。

  3、情感目标: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

  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多?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老师非常高兴,这些数的中间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认识小数,教学例1

  师: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书上是怎样读小数的,你会读小数吗?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68就是12元6角8分

  18.98就是18元9角8分

  0.8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中所展示的数学信息,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知识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动物园里有一场比赛,想请同学们当小裁判,愿意去吗?(出示情境图)看,比赛已经开始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1、2、3号海豚谁跳的最高?给他们排排名次。

  (2)兔子和猴子的尾巴谁的短?短了多少?

  (3)企鹅和鲸鱼比赛游泳,谁游得快?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识

  1、回忆知识。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第六单元中学习的小数的知识来解决。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所学的知识,可对照课本来梳理回顾。

  2、梳理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梳理知识点(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

  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络。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小数的意义、比较大小、小数的加减法。

  三、独立探索巩固知识

  1、谈话: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领当一名合格的小裁判吗?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3、学生进行交流,评选合格的小裁判。(在学生进行交流时,都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怎样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一)填一填。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用小数表示。

  (二)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谈话:看,表中呈现了第一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1)最高的同学是谁?最矮的同学是谁呢?(学生比较口答,要说出比较的方法)

  (2)最高的同学与最矮的同学差了多少米?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答一下。

  (学生提问题、解答问题)

  (三)找一找

  谈话: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小数的知识来解决?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讲)

  五、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怎么样?你认为自己哪一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篮子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内评一评,其他同学的表现。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想说点儿什么?

  课堂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3

  一、总体印象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越,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之后来认识了,我们将在第八册全面系统的来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思考: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

  (1)充分利用孩子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在超市中、商品的标签上等等地方都能找到小数的`影子。我们在学习小数时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学习的。

  (2)把握好要求。P89的例题教学是通过语言的直接描述借助分数让学生认识0.1、0.01。而到了第八册教材在认识小数时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学生会认、会读、会写就可以了,至于一些练习的编排超常,我想可能是没有看到后面教材的原故吧。

  教学中的几点温馨提醒:

  1、发现断层,适当填补。

  在学习小数时学生的知识支撑是先得学习分数的分母是十、是一百的分数,而这样的知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却没有学习到,这就造成了学生认识时的一个空白区,老师在教学时先可以对这块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

  2、P92,在确定每种比赛的前三名时要结合现实意义的大小进行编排。跳远是要看跳的距离的远近,距离越远,成绩也就越好,而50米跑看却是看谁的用时最少,用时最少成绩是最好。这一点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

  3、94页10题、97页4题。在学生观察之后提出“你提出什么问题?”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时提出的都是:“*壤和华盛顿的人均绿地面积一共有多少*方米?”、“天津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上海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一共是多少*方米”像类似于这样的求和、求差的问题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它改为: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能把这些国家人均面积排排序。通过排序你想说些什么?这样做即巩固了小数的读法、大小比较、排序,同时也让学生看到我国的人均面积与国际水*的差异。

  4、98页第5页,搞清楚间隔与站数的关系。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4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1—92页内容。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认识0.1米、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米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元,感悟1角=元=0.1元。

  4.利用长度单位完善对小数的认识。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如何?同学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页、89页例1,练习二十一中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及小数的读写法

  把几元几分、几米几厘米表示成元、米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2.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

  3.比较: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小数。

  1.学生汇报比较结果: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明确:这“.”叫做小数点,读的时候就读做“点”。

  2.小结: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教师板书:小数)

  3.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完整:认识小数)

  4.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小数吗?你在哪见过?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的小数。

  学生列举小数,如:一包方便面的价格是:1.50元,发高烧时量出来的温度:38.5度,

  自动铅笔的笔芯是:0.5毫米,我的身高是:1.38米……

  5.读商标上的价格(强调单位)

  (1)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着读一下?(学生读错的话教师直接给出,再让读错的学生试着读)

  (2)讨论:小数左边的部分与右边的部分读法有区别吗?

  (3)小结: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数还是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读,小数后面的数只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4)依次读出小数并完成板书:5.98五点九八0.85零点八五2.60二点六零

  (5)再读小数,同桌互读互听。

  (二)了解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

  1.探究生活中的这些小数表示的意思。(出示书中的表格)

  (1)问:5.98元是多少?明确:5.98元就是5元9角8分。……

  (2)探究表示价格的小数的特点。在看价格的时候有什么诀窍吗?

  明确:小数点前面都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再后面一位就表示几分。

  (3)学生试读:书包价格58.95元;铅笔价格12.00元,学习桌价格128.09元。

  (三)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

  1.猜一猜:0.1米有多长?

  2.提问:表示长度的小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9页,思考这两个问题,看谁学到的知识最多。

  想一想:(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分米.厘米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2)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关系呢?

  3.生自学课本.交流反馈。

  (1)分米怎样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

  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就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板书:1分米=米=0.1米

  说明:这三个都可以用来表示同一段线段的长度,所以我们用等号来连接。

  (3)同样得出:3分米=米=0.3米

  (4)学生列举。()分米=米=()米

  (5)学生探究厘米又是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结合学生自学.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完成:

  1厘米=米=0.01米5厘米=米=0.05米

  18厘米=米=0.18米()厘米=米=()米

  5.观察比较:请仔细观察以上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十分之几米的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米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

  (四)用小数来表示身高。

  1.谈话:我们的身高也是用长度单位来表示的,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米30厘米=1.30米)

  2.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表示吗?

  (生说自己的身高,并表示成小数,同桌交流。)

  3.提问:用小数表示身高,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什么?右边的数表示什么?

  4.说明:其实小数除了在表示价格.长度时用到外,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呢?(指名回答)老师也找了一些!出示并读一读。(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橡皮擦长0.03米,宽0.02米;讲桌长1.5米,宽0.85米;铅笔芯粗0.5毫米。

  5.总结:通过同学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十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两位小数,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谁能把这个发现运用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寻找小数并读小数。

  讲述:最近小数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了,但是国王发现混进了一些整数,请我们班的火眼金睛把他们区分开来。

  1820.190.561068.05

  2.做一做:P89第1.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P9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同桌互查,集体反馈。

  4.读出小数。P91练习二十一第2题,集体读出小数。

  5.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元()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米。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元。

  (此处注意让学生比较2.05和2.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认识小数

  1分米=米=0.1米1厘米=米=0.01米

  3分米=米=0.3米5厘米=米=0.05米

  1米30厘米=1.30米18厘米=米=0.18米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小华身高是一点四五米,写作()米,体重二十五点五千克,写作()千克。

  (2)8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米。2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读出小数。

  15.50元20.00元8.80元5.30元

  读作:()()()()

  综合:

  3.选一选,填一填。

  (1)6分米=()米(60.660)

  (2)2元7角=()元(2772.7)

  (3)5分=()元(0.50.055)

  拓展提升:

  4.“换名”游戏。

  (1)铅笔2角=()元

  (2)汉堡10.5元=()元()角

  (3)冰淇淋2元5角=()元

  (4)杯子的高9厘米=()米

  (5)长颈鹿的身高6米9厘米=()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扩展9)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数位、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有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读写小数,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起始部分,是今后继续学习小数意义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必备知识。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体现“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课程理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拟定了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并体验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会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与整数的比较,知道小数的组成,能熟练说出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是多少。了解小数的十分位、百分位。

  3、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会熟练说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多媒体播放明明妈妈买水果的录像:电子称上依次显示出:3.25、0.8、2.7这些数,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板书课题。这样引入使学生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环节二、师生交流,认识小数。

  这个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借助经验,读写小数

  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读写小数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先试读这些小数,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反馈、纠正和同伴互助、讨论汇报得出读写小数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的进行小数的读写。这样教学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比较迁移、认识小数

  此环节我采用对比迁移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很自然地引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地教学。并借助整数的数位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所占的位置也有名字,从而告诉学生2在十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这样设计既沟通了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蕴含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模拟购物、理解小数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根据三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理解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首先多媒体出示部分商品及价格,要求学生先读出这些小数,接着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各组选出一名学生当售货员,一名学生当核对员,另两位学生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购物时要说出物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说对了,就把相应的图片送给他)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在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概括。得出结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环节三、指导看书,培养习惯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填一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因为这节课是起始课,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把教材练习十八的第1题、第3题、第5题作为基本练习题。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使学生熟练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组成。

  (2)趣味练习

  这个练习借助动画,加上童声配音,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会把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又会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3)拓展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小数。我设计了拓展练习。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这些卡片组成小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环节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数学思想的渗透。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附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3.25,2.7,0.8……都是小数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25读作:三点二五

  十百

  分分

  位位

推荐访问:小数 复习 课教案 小数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1 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