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10篇】

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10篇】

2022-12-29 18:45:03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2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习录读后感3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4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传习录读后感5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习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习录读后感6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7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8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9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10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阅读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1)

——《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2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3

  问题:“延*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传习录》读后感4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5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和的状态。

  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6

  王阳明心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天理即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欲:针对朱熹理学而言的。需要说明的是人欲不是我们普遍理解的人的欲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当人能达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会制度约束。

  知行合一:从本质上而言,知和兴一体的,不二的。思考当你能达到活在当下时刻时,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精进。

  另外特别说明5点:

  1、王阳明在书中,说明佛家清心寡欲的修行是错误的,这样让人失去了知觉。而是在清醒意识和知觉的前提下修炼本心。

  2、大众认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静态进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语等等。而王阳明提倡静和动共同修炼。如果只是静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时,烦躁恐惧等心念又会出现。

  3、阳明在那时就明白根据孩子天赋和性格而针对性教育,不得不说是对现代教育的讽刺。

  4、很多人包括外国宗教,佛家,灵修心理学家等所谓专业人士,修行门路巨大错误,还在市场上招摇行骗,没有觉醒的人很容易被误导,走上一条与修行相反的道路。修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什么奇妙方式直接抵达最高境界。而这个过程,必须遵照心的意愿,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斋念佛,出家等强迫性就可以达到的,而这些行为不但没有正向作用,反而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初级修行者要特别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以那种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记只学不做,空谈误国,空谈误己。

《传习录》读后感7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传习录》

  过于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没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当今社会更为多见。所以现在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钱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脏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医。病目,病的只是一个器官,身体的器官很多,哪一个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可对身体影响最大的是心。有没有在心上下过功夫?心死了,还如何去视听言动?有做美容的、做美体的,甚至连指甲和头发这些可再生资源都花费大价钱。可是花了多少钱在心上?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名贵的首饰,让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却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却不知道去关心居无定所的父母一样,禽兽不如啊。

  多花些时间和自己的心相处,这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会亏待你的付出的,让心明净,天理显现,我们在世俗中的人和事会很容易应对。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传习录》读后感8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9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10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2)

——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

  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用而不养,内耗自伤。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孔孟原典里自不见老庄,但后世之引佛以入,佛一方面通儒,另一面通道,故宋代虽政治军事上羸弱偏安,而*文化始有大成,佛是一刺激,亦是一桥梁。

  觉出王阳明的庄周味道,是在其批评世间乱象,“三代之衰,孔孟既没”,知识分子们“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云云,其批评姿态,颇有庄周做逍遥游前的冷眼阅世、嬉笑怒骂,想来明朝的人,熟读老庄,在此不经意间用上了。当然,最终的立论是不同的。忽然想到,前些日少年宁拿来的那篇认为“李零是以道家立场加点后现代解构孔子”的观点,还是很有锋芒见地的。

  另一个体会是,因为今人接触的孔孟原典有限,可以说,读的多一点的人,也不过是看过四书而已,尤其是易经,更是封建迷信,课本里一点都不曾收录,倒是金庸普及了易,降龙18掌的招式,都是从易经里找的名字。王阳明那会儿自是不同,所以书中许多引用《易》《春秋》《礼记》等处,互相阐发。再看马一浮,说天下学问尽归于儒藏,关键一点也在孔子曾笔削易经,从易门出,则道家、阴阳家及西学之自然科学,尽被纳入其类。所以才知道门槛高得很,孔门有六艺呢,随便翻翻都远着,弥高弥深啊。

  没想到的是,看明朝的传习录不用字典,看民国马一浮的两本会语,没有古汉语常用字典倒经常读不下去,因为他引的古典更多过阳明,真是个学问家。商务印书馆的缩印本《古汉语常用字典》只好常备着,边角很体贴的削圆了,放在手中很舒服,用起来也足够了。

  阳明引佛,多做批驳,虽然朱陆王年轻时其实都曾淫浸其中,出佛入儒,所以才要格外点出可批处吧。马一浮老,倒是自由出入得很,随手借用,如羚羊挂角,怪不得梁漱溟在学问上那么佩服他。

  且抄一句阳明与陆原静信中之语——“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气象何等从容!

  养神啊。

传习录读后感2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习录读后感3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习录读后感4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5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6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7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8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9

  看了王阳明老师的《传习录》,觉得老师的话很有意义。我绝不敢说我看完《传习录》后完全理解了王阳明老师的思想,但看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阳明老师的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真的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修身养性。王阳明老师认为,修心就是奉献良心。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不欺骗良心,相信良心,自觉良心。良心在于人,永远不会消失。拒绝给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并不是说他没有良心。化干戈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为玉帛是积极的,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让它们回到正道上来。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为了培养你的真诚而阻止其发生。

  第二点是学东西。知道就是认识事物,再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时候,你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懊恼,不能因为话语的圆滑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恳求而屈从于包容。因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点偏差,就知道对错。把事情放在一边去学习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为行,知定行。读书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一定要用读书来指导做,这样知行合一才叫做“经世致用”。只有读书没有思考,只会越来越迷茫,只有思考没有读书才会成为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情中体验良心。在这个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地四处奔波时,不妨读读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10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3)

——《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2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3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4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说三人为器,把自己关起来。生活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学”。了解自己的半斤八两,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构成它的元素。我总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之力,听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传习录》读后感5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6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

  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7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8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9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10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4)

——忏悔录读后感10篇

忏悔录读后感1

  《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德)

  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忏悔录读后感2

  《忏悔录》一书,我买了二十来年了,一直没有时间去看这大部头著作。这次是断断续续地从去年春节后看到今年春节期间。55万余字,终于读罢。

  首先,我被卢梭式的真诚和坦率的自我剖析精神所震撼。那论辩式的开篇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悲愤啊,悲愤!满腔的悲愤!卢梭向腐朽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卢梭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是牧师的女儿。卢梭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象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在经过长期的自学和奋斗之后,才逐渐成了音乐教师、秘书、职业作家,从下层人民中脱颖而出。

  卢梭勇敢大胆地把自己不能见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他承认自己的卑劣念头和下流行为,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窃过东西,他忏悔自己嫁祸于人,忏悔自己抛弃朋友,忏悔自己背叛新教信仰……卢梭拿着手术刀毫不留情地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真诚到毫不隐瞒、严酷无情,甚至令人惊讶的程度,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真是“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自揭隐私,谁人能行?相比之下,自觉汗颜。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我被卢梭对社会政治不*等的大无畏批判精神所折服。卢梭有一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这一论断在当时的社会上提出,真是太伟大、太有勇气了,不愧为思想家。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等,却使我受到了污染,“从崇高的英雄主义堕落为卑鄙的市井无赖”,“作恶的强者逍遥法外,无辜的弱者遭殃,普天下皆是如此”,因此揭示出社会不*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卢梭的自我剖析和忏悔转化为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升级为严肃的社会批判。卢梭的《论人类不*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一部论著以其杰出的思想被*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再次,我被卢梭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个性*精神所鼓舞。卢梭与天主教神学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是感情,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这本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卢梭无疑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这是《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部自传是最活生生的个性*的宣言书,个性自由的思想在当时十八世纪,显然具有非常革命的意义。与三百年前的卢梭相比,自己的思想僵化得无地自容,老了就图个安生,只有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卢梭了。

  最后,我被卢梭清新优美以及辛辣论辩的文笔所折服。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正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对一个*民思想家来说是完全敌对的,是格格不入的。卢梭他居然拒绝国王的接见和赐给年金;他竟然表示厌恶巴黎的繁华和上流社会的奢侈;他还胆敢对“高贵的等级”进行如此激烈的指责:“贵族,这在一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其中充满了*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以及对统治阶级迫害和贵族特权的责问、反击与挑战。

  卢梭对金钱的看法:金钱金钱,烦恼根源!我怕金钱,甚于我爱美酒。对金钱的极端吝惜与无比鄙视兼而有之。我热爱自由,我憎恶窘迫、苦恼和依附别人。只要我口袋里有钱,我便可以保持我的独立,不必再费心思去另外找钱。穷困逼我到处去找钱,是我生*最感头痛的一件事。我害怕囊空如洗,所以我吝惜金钱。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正因为这样,我才牢牢掌握自己占有的金钱,不贪求没有到手的金钱。卢梭对乡村景色以及恋爱过程的描述是清新优美的,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

  卢梭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卢梭的思想光芒没有因岁月遥远而黯淡。卢梭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读过《忏悔录》后,我更认为:卢梭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勇气胆识的思想家,一个独树一帜的文学家。

忏悔录读后感3

  托尔斯泰说,“在寻求人生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体验到的心情,与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完全一样。走到了林中一块空地上,清楚地看见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却没有看到那里的房子,也不可能有房子。我向森林深处,向黑地里走去,只见一片黑暗,同样没有房子。我也在人类知识的森林中,在数学和经验科学知识投放的光亮中寻找出路。它们向我指示了明亮的地*线,但按照它们指引的方向走去,是不可能找到房子的”。

  在经验的范畴无法找到答案,托尔斯泰是痛苦的。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痛苦求索的痕迹,看到一个个严肃、正直,纯洁、善良,努力探索精神世界奥秘的人,《战争与和*》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复活》中的聂赫留多夫。他们和这些作品本身一样,之所以出类拔萃,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超越拿破仑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思想者。

  年少的托尔斯泰很不喜欢宗教的虚伪性,他从十六岁开始就不再做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中的尽善尽美,在意志上的尽善尽美,在体质上的尽善尽美,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

  这些思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那时侯,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年轻的心,他们怀着爱,满怀欣喜的心情观察着这个世界,他们勇敢,富有激情,都有美好的理想。但更多的是,他们都是那么朴实、正直、而且都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审视。

忏悔录读后感4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 “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

  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忏悔录读后感5

  让-雅克·卢梭,一个让人喟然长叹的名字,一位命途多舛的作家,一段旷古烁今的人生。

  零星的斑驳记忆中,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背影静静伫立。身形算不上挺拔,只是那因极力隐忍而不断颤抖的身躯醒目得突兀。他蓦然转身,不是意料中愤怒的脸庞,竟是*静木讷表情下包裹着的一张堪称儒雅俊秀的脸。莫名的压迫感无形的凝聚,席卷而来。对了,是那样一双眼睛,狼般桀骜不驯,鹰般犀利深邃,掩映着冲天怒火,让我无所遁形。我感受到了那样一种姿态:“睥睨天下,冷眼看世人。”他是思想的先哲,所以必定有无数苦难加诸于身;他看似卑微,却目空一切。

  我通过《忏悔录》这部自传式著作来了解卢梭其人。如同许多生不逢时的文人一样,他也是被半推半就才踏上文学这条道路,好比迷途的羔羊被狼群追赶着奔向草原。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有钟表匠学徒、翻译、音乐家、外交大使、家庭教师……,却鲜少有能做的好且长久的;时势所逼,他曾改投过新教;也干过一些不光彩的勾当,还有过穷困潦倒,上顿不接下顿的时期。总之,再不幸的人都比他幸运得多。早期,他看似有一点自我放逐,随波逐流的意味。但我想,那是世人读不懂他内心的缘故。纵然他有百般挣扎,失意堕落过,可一颗坚定的心一直死守得牢牢的,不为外界驱使。

  在朋友眼中,他懦弱、卑微、不善言辞,可他的内心却是一块沃土,像掺杂了各类营养的蔬菜粥,一股脑儿将营养补齐,细腻多情,见微知著。最初,我怀着膜拜的心情来读这部小说,心想着这必是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读完后才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有多肤浅,膜拜感随之荡然无存。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大人物怎样通过运筹帷幄,巧言令色而最终攀上高峰,却是一个小人物如何不堪忍受屈辱、压迫,引发了思想的顿悟后经由不懈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可怜的卢梭,他的呐喊声消散在这无声无息的世界,倒像是自言自语的呢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来也是大势所趋。

  我很难不去相信他所有的言论,一如我相信一切的真理。卢梭构筑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只东拼西凑地学了些零散的知识。父亲早期的自由式启蒙教育和女教师朗贝尔西埃小姐的*多少起到些作用。至于音乐方面,正是他感兴趣的,所以,尽管他本人愚钝且乐感很差,还是依靠各种自学方式成功摸索到一些门道,逐步渐臻佳境。当然,期间他吃过不少苦,无数的嘲讽和讥笑他都毫不在乎,只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就是这么固执,带着傻气,谁还能说他不可爱呢?我也说过,卢梭是一路摸爬滚打才逐渐走出阴霾,人生稍有起色的,可命运的毒瘤偏不肯放过这苦命的人,炼狱的淬火越烧越旺。于是,灾难还在延续,伴随这种近乎毁灭性的厄运,他没有一刻是安生的。

  你有想过众叛亲离是怎样一种悲戚么?在《爱弥儿》一书出版后,卢梭深切体会到了。他厌恶并憎恨那些为善虚假的嘴脸,而上流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他越发不安,感到与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空气浑浊得有如毒雾,呼吸间有种快窒息的错觉。好不容易决定隐居,远离纷争,做一头离群索居的狼。

  可命中注定,没有人会遂其心愿。

  朋友们希望他按照他们的指示过活,便费尽心机逼他离开退隐庐重返巴黎,美其名曰关爱照拂他,殊不知一场滔天的阴谋正在酝酿。含沙射影的谩骂性文章层出不穷,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显而易见地,当时的智者大都见鬼去了。各种诋毁和人身攻击都使可怜的卢梭心力交瘁,他的身体也自此每况愈下。那一切,足以毁了一个内心正直的人的一生。

  在种种侮辱和打击下,来自*的追缉反倒使他的心境愈益清明。他深信正义终将为他*,而那些设置阴谋,心思歹毒的家伙终有报应。《忏悔录》的创作便是在逃亡之路上完成的。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洋洋洒洒百万字,回顾其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值得回忆,但是,我觉得,只要我写的时候坦率真诚,这回忆录就能变得有趣。所以,我决心以一种没有模式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举世无双的作品,以使人们至少有这么一次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多么公正,耿直而又可敬的诚实态度啊!

  对于他,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情溢于言表。他是一个伟人无疑,是思想的先哲,敢于同社会的不公正叫板,并且始终有一颗正直的心。另一方面,他又极其普通,有自私、贪婪的一面,曾因难以抑制的情感和*而与有夫之妇有染,为她们的高雅和美貌所倾倒。此外,他还偷过东西,做过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丢下重病的朋友独自旅行。更恶劣的是,与戴莱丝同生的5个孩子他都送去了孤儿院,随意得仿佛那是吃剩的骨头,扔了就完事。这些做法固然可恨,但也可敬。

  内心阴暗丑陋的人绝不敢把自己的罪过公之于众,他敢毫无保留地承认,说明他能正视自己,并能以真正*和的心态来完成自我的忏悔。与此同时,难能可贵的一点,他从不急于为自己辩解些什么,反而彰显其坦白的初衷和忏悔的决心。这样一个人,纵使有些缺点,人们放在对等的角度考虑,也会被轻易原谅。我想,或多或少,很多人都能从《忏悔录》中看到自己的一个缩影。也许只是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一句话而已。但足以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原谅他亦是原谅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卢梭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忏悔录》中有记录:“我本可以完全投向最赚钱的工作,用我的笔,不是去抄乐谱,而是去写作,按照我已有的,并自觉有能力维持下去的那种势头,会让我过上一种富裕,甚至奢华的生活,只要我稍许愿意把作家的手腕同出好书的努力结合起来就行。但我感到,为了吃饭而写作,很快就会窒息我的天赋,我的才气不在笔端而在心间,完全是一种高瞻而豪迈的思维方式产生的,也只有这种思维方式才能使我的才气永不枯竭。一支唯利是图的笔写不出有力的,伟大的东西。需求和贪婪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会使我写得好些。我始终觉得,作家只有在不是一种职业时,它的地位才显赫可敬。”多么可贵的信条,多么豁达的心境。因为这段文字,我才真正有了一丝膜拜的感觉,就像膜拜日出东升、海天相接、昼夜更迭、四季变幻、云卷云舒,自然而又神圣。心被一下下撞击,比看完一场恐怖电影还要刺激、兴奋。

  另有一点,值得一提,卢梭的金钱名利欲是非常淡泊的。即使身上一个子儿也不剩的时候,他也能安然坐在小酒馆中大快朵颐;他可以徒步旅行,没钱的话就随意找个公园的长凳或到桥底下,照样睡得香甜,食不果腹也不打紧。后来名气大了,作品相继出版,入不敷出时也没想要以名声和作品来获得额外的经济补贴。多么高尚而值得称颂的品德啊!即便是身处最绝望死寂的暗夜,他自身散发出的光芒将使任何一个人自惭形秽。

  每一个伟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思想透彻,意志坚定,孤独是他们的必修课。称之苦行僧一点也不为过。看!那悬崖边的凌霄花,一低头就是万丈深渊,它们誓不因此退缩、怯懦,只依旧挺着高昂的头颅,睥睨尘世。

忏悔录读后感6

  卢梭这本《忏悔录》,真的无愧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本奇书,它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评价。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把真实的自己,不做任何的删减,完全的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直面自己的内心,是对是非,任由读者去评判。这是多么伟大并且让人敬佩的一个举措,在卢梭之前以及之后,都没有人再这么做过,没有人写的再像他这么真诚。因为一般人写回忆录,大都是惩恶扬善,文过饰非,只要是不好的地方,只是一笔带过。唯有卢梭,做到了真诚。

  这本书也算是一本回忆录,卢梭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及种种不幸,把当时的社会的现状描绘在公众面前。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了解到卢梭之外其他历史人物的一些事迹,丰富一定的知识量。但是,如果你只是收获到了这些,这说明你还没有读懂这本书。书中更为让我收获的,是卢梭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特立独行行事风格,我可以从卢梭身上学习到很多的能够丰富自己的思想的内在东西,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卢梭让我深刻体会到的第一点,就是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要一直不停的学习,或许你学习的东西,现在并派不上用场,但是这并不等于这样的学习就没有益处。卢梭从小家庭困难,又十二岁的时候,年纪轻轻就离开父亲自己出去闯荡,从此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即使是出名后,还是被人迫害。不得不逃离自己的祖国,真可谓一生都是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但是即使如此,卢梭从小就一直对书籍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并且这种好奇心保持到老年。即使卢梭生活困难,它依旧想方设法的去买到或者借到各种书来看,什么书都看,所以这才导致了他一直都有些小聪明和辩论知识,正是这些小聪明和辩论知识,让他能够得到贵人青睐,从而获取贵人们的欣赏和帮助。可以说,卢梭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阅读,也正是阅读,才让他学富五车,最后写出那篇论文《论人类不*等的起源》,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其次,我们不但应该一直坚持读书,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几门技能,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前面已经说过,卢梭对于学习,一直抱有非常大的热情。但是,他并没有就此限制住自己,比如只阅读文学和哲学类书面知识。他还学习各种实用的技能,比如音乐和话剧等。中年的他决定到巴黎去闯荡的时候,也是由于在音乐方面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记谱方法,顾想申请专利,才想着去巴黎闯出一番天地的。虽然他这个发明,被当时那些自大的教授们否定,没有取得认可和成功。但是最开始让他开始真正凭借自己的本事出现在上流社会中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最终写出来了一部美妙的音乐剧,并且由此名声大噪的。虽然卢梭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在文学上,但是他在音乐方面,也是建树颇深,他还花了十几年断断续续的写了《音乐辞典》这部著作。所以可见,人在没有确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学习几门技能。并且不要毫无目的的浪费着自己的时间,没有可能说学习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技能,总会在适合的时候,为了你人生助力一番。

  然后就是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卢梭在写出那篇《论人类不*等的起源》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岁了,我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但是再此之前,他一直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小辈。可以说,卢梭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思想家。但是即使他早期一直寄人篱下,到处为了生活了奔波,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并一直在坚持学习。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不服输、不苟且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学习输入,才会有最后厚积薄发、才华如同泉水一般奔涌而出的时候。所以,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不要那么悲观。要相信,你不会是世界上最难的那个人,总有人比你难。即使那些你看起来过得很好的朋友,他们一定也有着许多的烦恼,只是没有在你的面前表现出来罢了。相信自己,相信生命,生活总是会有未来的。乐观的面对生活,活着才能翻盘,死了就一无所有。所以面对生活的困难,不要自暴自弃。并且即使生活不顺,也要坚持一直学习输入,丰富自己的羽翼,这样才会有展翅飞翔的一天。

  众所周知,卢梭在文学上的成就最大。但是,也正是因为文学,才导致卢梭背背叛和迫害,让他最终不得不逃离祖国,漂流异乡。《爱弥儿》是卢梭在世时(《忏悔录》因为涉及了很多人的隐私,所以是在卢梭死后才发表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其仅此于《忏悔录》的文学作品,但是,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版,卢梭才被人设计迫害,导致这本书一出版就在巴黎被禁,然后卢梭成为了整个法国的罪人。法国虽大,最终却没有一处他的容身之地,最终逃亡他国。可以说,卢梭的名声,其实是在他死后,才被人正视并敬仰的。生前的卢梭,在祖国人的眼里,不过是个狂妄的罪人罢了。但是即使如此,卢梭还是一生都坚持自己心里最纯粹的东西,他永远只写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不受到他人以及权力等影响。他的作品的成功,源于他的心中的思想和日常冥想的结果。为了保护这份纯粹,他甚至拒绝了法国皇帝给的年金,即使这笔年纪能让他一辈子什么都不干就能过得奢侈。但是因为他不愿意他的创作因此受到了桎梏,不能写出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他拒绝了年金,拒绝了向权力逢迎。也正是因此,他才能保持内心的纯粹,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我们应该也像路卢梭一样,为了自己的内心去写作,为了金钱而去写作的作家,永远写不出好的作品的,即使那部作品很赚钱。

  卢梭写文章,从来都不是一整天坐在书桌前,一边思考一边下笔,这样他反而会写不下去。反而,他作品的思想和情节,都是在一个人在漫无目的的散步的时候,一边走路一边冥想,然后思考出来的。他的作品《新爱洛伊斯》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创作出来的。所以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用于思考、反思和冥想,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有思想深度的人,才不会成为一个思想极度肤浅的人。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永远都停不下,要么就忙于社交,与异*往玩游戏。要么就一个人忙于手机短视频、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看起来好像过得很充实,但这其实都是无效和没有意义的充实。短暂的刺激和反馈创造的快感过后,留下的只是心灵的空虚,已经时间的浪费。这样的人生,是永远不会活出深度的。这样的人,也是没有追求的人。我们应该每天花一些时间,在工作和学习之后,好好反思自己的生活,好好总结自己的生活。记下自己每天的收获与过错,并不断在生活的实践中进行改善。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地步步高升,才会不留遗憾。

  最后,记得去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说卢梭招到了一些无耻的朋友的迫害,但是,卢梭并没有因此就对友谊失去信心。反而,在他落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朋友,给他提供帮助,提供住所,以及保护他免受逮捕等。可见,有一些好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社交。反而,对于卢梭来说,他其实是极度不喜欢社交的,他极度珍惜独处的.时间,用来进行思考和写作。面对一些无聊的所谓朋友的来访,他甚至说:“这些人不知道怎么浪费自己的时间,于是肆无忌惮的浪费别人的时间。”可以说,卢梭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就注定了他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他不喜欢去逢迎那些他不喜欢的上流社会的聚会,但是,他却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交谈和思考。也正是这些好朋友,在他困难的时候,给了他很多帮助。而那些社交场上的所谓的朋友,却是在他落魄的时候,落井下石。可见,提高朋友的数量不如提高朋友的质量。我们应该提高自己朋友圈的质量,并且不要随意为了所谓的在别人心里的好形象,就花时间去浪费在一些不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社交上。永远记得,只去合自己适合的群。

  最后一点感受就是,卢梭之所以受到迫害,是因为某些所谓朋友对他成功的嫉妒,他们不喜欢卢梭在其他的方面比他们成功,所以就去迫害他,想让他身败名裂。正如卢梭自己所说的,在他籍籍无名,一无是处的时候,他没有一个仇人。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嫉妒朋友的人。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的人,嫉妒身边的人的成功,总看不惯别人比他做得更好,比他成功。所以,就一边对别人的成功表示着不屑,冷言嘲讽。并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如此而已。然后,又一边在背后抹黑别人,败坏别人的名声。以达到自己比别人优秀的虚荣心,这种人,真的是无耻的小人。为什么,承认别人优秀就有那么的困难?我觉得,这其实都是嫉妒心在作怪,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最特别的人,所以才不能忍受别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优秀,比我们特别。所以,我们才会一边装着不屑,然后一边进行抹黑。但是,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永远不会有什么进步的。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别人比有我们优秀的事实,并且承认,其实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常的人,保持这样*常的心态去和人交往,然后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且向别人的优点学习。我们以友为镜,端正自身,长善救失,才能进步。这看起来像是鸡汤,是讲大道理,是老生常谈。但是,扪心自问,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忏悔录读后感7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而且通过对生*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

  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Peter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

  《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忏悔录读后感8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忏悔录读后感9

  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

  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忏悔录读后感10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会让你捧腹大笑阅读作为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研究,发现。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儿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5)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5篇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1

  歌德说:我的作品并不受一般人的欢迎,但是如果为博得群众喜欢而写作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我的作品并不是为了群众写的,只是专为那些追求好作品,并理解这种倾向的少数人写的。

  我常常想,歌德所说的一般人是哪帮人,是不懂欣赏只会把马铃薯装在银盘上的粗鄙之人,是索取自然各种材料觉得理所应当的人,还是内心空洞不懂思虑只会嘲笑别人的人?人类在面对未知的,看见自己周围各种不同的对象时,都会暴露犯错的危险,人类观察着他们与自己的关系。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类的命运与那些对象是否喜欢或讨厌自己,引诱或叛离自己,对自己有益或有害,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所以人类学会观察,学会犯错,我们的错,有时由上帝操纵,有时由恶魔操纵,从而重叠了无数的错误。歌德在《浮士德Ⅰ》里面说过,我们内心里住了两个灵魂,这两个灵魂都想离开对方,一个燃烧着激烈的爱欲,另一个则尽可能地遁离尘世。没错,每个人都活在矛盾之中,想要逃离尘世避开所有繁杂琐屑,可是又放不下许许多多让人或悲或喜的眷恋。有人喜欢*淡一生,有人就觉得轰轰烈烈才对得起来这世上走的一遭。不管怎么样,歌德说,只有靠努力不懈才能拯救我们。没错,就算庸庸碌碌,也是要尽力而为的,在我看来,不努力,会连基本的生活都过不好,生活生活,吃饱穿暖是生,而活,就要看个人努力程度了,过得好,不仅让自己还要让周边的人过得好,才是幸福。

  有时候,幸福可以很狭隘,小家的幸福温暖一心,大家的温暖,却是可以温暖一生的。歌德在《箴言与省察》里说,可以将自己生命的终点与出发点相结合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类。人类志节高尚,慈悲又善良,人类的最大功绩是尽可能不受外界支配,并尽可能的支配外界。而这个世界在我们面前,就像大型的采石场在建筑师面前。建筑师的本领就在利用这些偶然形成的自然大石块,尽可能符合经济与完成目标的条件,小心谨慎的完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模样。所以在我们周遭的一切,都是材料,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创造美好事物的创造力,就是这股永不停息的创造力,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无比伟大。

  伟大和卑微没有明显的界限,所谓伟大的人,只是表示他的体积较大罢了。歌德说这话我并不明白,体积大是什么意思,多大的体积才能够称作伟大。他说,伟大人所拥有的优点和缺点,和那些卑微的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区别在于,他们能够承受的容量大罢了。我恍然大悟,人类就像海,虽然拥有各种不同名字,结果却只不过是盐水,那怎么从这样的*凡大世中变得突出伟大呢,那就要拥有比普通人更大气的度量了,可以容的下所有成败,荣辱,所有喜怒哀乐,所有成与不成。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忍耐,只是好日子不能接踵而来。

  人类身上总有一些习惯。人们凭借着这个习惯,在高兴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兴致,忧郁时借它来鼓励自己。就像悲伤时听音乐,开心时欣赏美。但是这些习惯的对象,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或高品味的。如若悲伤时听粗鄙的悲歌,快乐时汹涌的酗酒,这只会让人更加贫乏,至此变得不明事理,不懂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此时人们反省自己肉体上与道德上的行为时,会发现自己生病了。他们会与社会与家庭命运相违,变得焦虑,痛苦,找不到方向。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但是不可原谅的命运在拍打丰硕的谷束时,杂乱的只有稻草,谷粒根本不曾感觉到一丝的杂乱。谷粒会在脱谷的机器中,高兴的跳来跳去,不管将来会被送到制粉厂或仓库,它根本一点也不在乎。这就是说,遇到抗争不了的命运时,顺从总比反抗来的幸福,前提是你有足够安逸的`资本,如果你内里空空荡荡一无是处,那也只能是随波逐流,从来不是随遇而安。有料的人,走到哪都是吃得开的。

  人类自导自演自己的一生,对于各种年节也应该有一定的应对之道。儿童是实在论者,他们认为自己就像苹果梨子一样实在存在着。青年由于内心热情澎湃,方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拥有自己的意识,青年由此转变为观念论者,但是思想程度深一点的就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怀疑论者,因此他们运用智慧,在行动之前和行动之时思考,避免着让错误的选择造成终身的后悔。最后,是老年,他们往往成为神秘主义的告白者,他们知道大多数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也许不合理的事情成功了,合理的事情反而失败了。太多的幸福与不幸都是不可预期的,有时候差别大的让人崩溃。老者们都会淡定的看人们发生的一切,宽宏大量,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荒唐都是自己年轻时都经历过的,别人犯的错误,都是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或许,每个人都逃不了从懵懂到疑惑,从疑惑到坚定,从坚定到怀疑,再从怀疑到沉着的过程。沉着不是代表成功了,是面对问题时有能力有把握解决不合理的问题了。稚子双眼清澈,老者双目矍铄,完全不懂与看透一切纷杂,都是极大的幸福,你不可能一直保持年幼单纯,那你就要看清是非繁杂,有一颗淡泊却勇敢的心,直面困苦,从此豁达大度。

  人类如果真的越变越低劣的话,届时除了高兴别人的不幸外,对于其他的事情也一概不感兴趣。这种人称为不完全人类或未完全人类,就是说,不能*衡于憧憬与努力,行为与工作的人,就属于这种人。他们不切实际,不务实物,肤浅的嘲笑着别人的灾难。他们就这样迷失着自己,找不到想去往的路,他们还要感叹命运社会的不公,命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捉弄人,即使真的天灾人祸,那也是人类的作弄,人类曾经对自然做过的事,自然总会回报回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2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们会了解到这本书的特点。首先它像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歌德在里面讲述了一些创作文学作品的方法,这些方法弥足珍贵,虽然记录和讲述它们的人早已消失在几百年之前的岁月里,但它们是经得起是时间考验的。这真的就是一本最好的作文书。

  这本书不光教你写作文,还有很多东西。它折射了歌德的特点——多才多艺,知识丰富,因此这本书囊括了诗歌、戏剧、画、雕刻等众多内容,此外还有哲学等更加深奥的东西。我们不得不佩服歌德了:他怎么懂那么多呢!这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不仅讲述做人的道理,写作的方法,连医学、化学都有所涉猎。看来歌德天赋过人真不是白吹的啊!

  这本书是分为一条一条的,每天的日期都标得清清楚楚。语言短小精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很多名言都可以拿来当座右铭。它和《论语》的性质不是一样的吗?同样是伟大的圣人,被崇敬他们的人记录下他们的一言一行,整理成册,公布于世,为后人所瞻仰。如果可以的话,《论语》也可以改成《孔子谈话录》吧!呵呵。

  这本书……算了,东西太多了,况且我读的还是简略的版本,真不知道原著的《歌德谈话录》,语言和知识容量会多么惊人!那就给大家概括一下吧。

  首先,这本书里提到了写作的方法,对年轻的作家的一些忠告(我相信它们能让许多年轻人少走弯路,这也正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然后,就是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领域的.言论,接着是对政治发表意见,还有历史、某一个著名的人物、自己的好友评论,等等。从这些当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的。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3

  谁是歌德?在我拿到《歌德谈话录》这本书之前,我并未读过任何关于歌德的著作。仅仅知道,歌德是活跃于19世纪,一位伟大且影响深远的德语作家。而为了读懂这本书,在开始阅读之前,我特地去查阅了关于歌德,关于《歌德谈话录》的相关背景资料。

  查阅到这些资料后,我突然对歌德兴趣大增,也期待《歌德谈话录》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关于生命,关于现实和理想的种种思索。

  歌德在《谈话录》中说到,不要过早醉心于大作品的创作,从描绘日常生活提供的、熟悉的小题材开始,循序渐进,既能随时享受创作的喜悦,也是成就一个优秀作家的最佳捷径。其实,在我眼里面,不管是否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从日常之中吸收素材,了解世事,最终掌握经验,都是每一件事成功的基础。

  我也不赞成,一开始盲目的进行练习。因为道理简单,一个优秀的作家,除开拥有让人惊叹的想象力,以及无法言说的天才外,作家更是一名优秀的观察者。没有观察,哪里来的好作品,我们一直宣扬,最好的作品就在人民之中,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创作出让生活着的人喜欢的作品。

  近年来,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似乎深入生活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君不见,千千万万作者,每天能写出上万字的文章,并且一年可以超过百万字的数量,尽管这些作品备受追捧,备受关注,但到头来,过了5年,过了10年,这些作品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这点很让人质疑。究其原因,这些标榜新、奇、特的网络小说,更多是脱离了生活,远离了实际。没有了真正的观察,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背景,这些作品固然写得让人兴奋,可就像烟火一般,绽放时美则美矣,到最后却空留烟尘。

  我现在正在英语门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大的日子,我一直要求自己,每天有所积累,不要太紧,更不要太快,一点点、一滴滴的学习,从师长,从书籍中,提炼知识,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歌德循序渐进的创作理论,在我这里,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是的,没有一步登天,更没有天降美好,一切,都要一步步,一步步地来。

  歌德谈到,要多读经典作品,方有如此,自己的起点能更高,基础才能打得更牢固。诚然,阅读作品,必须从经典开始。经典之所以流传百年,甚至千年,重要的是,它有流传的价值和意义。放眼,我国的文化起点,诸子百家时代,有多少经典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抚卷心涌动,心然意往之。

  时代,最怕的是什么,是经典在前,我们却忽略了。回过头来说,那些文化快餐一般的网络小说,他们就像西方快餐,吃饱了,不会有余味。如果光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吃什么都一样,但是要吃得健康,吃得养生,我们就要往好里吃,往深里吃。同样,在阅读作品时,亦是如此。我的导师,王东风老师,作为学科的著名教授,他的许多著作就让我很是喜欢,每每读来,就精神百倍,像吃了最美味的东西,像听了最悦耳的音乐。

  我在想,如果在我研究生涯里,我每天泡在快餐拼盘似的文章里,而不去见识意境高远的真作品,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可悲可叹。因而,每天我都要求自己,早早赶往图书馆,早早进入阅读时间。每一天这个时候,坐在图书馆的一角,品读着心爱的书籍,我就倍感幸福,因为我现在的阅读就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的做人处事,拥有自我更为准确的判断,更为安全的决定,最终成为更好一个优秀的英语翻译研究者。

  关于创作理论,其实歌德还谈了许许多多,但是由于篇幅实在有限,不能一一分析。不过,我深深感受到歌德对文学事业的爱。这种近乎完美的爱,没有一点瑕疵,更没有一点污浊,我热爱歌德热爱的事业,我更是从心底升腾起,我要学习歌德的精神。对于创作,我们需要爱,需要真诚的爱。

  在《谈话录》中,如果有一点让我意外,就是歌德谈及政治一块的内容。原本,我以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他的生活就是创作再创作,跟黑白分别是非曲直的政治应该毫无关系才是。但是,我读完《谈话录》一书,我发现自己错了,并且错得有一些离谱。

  歌德说,文学作品离不开政治,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最早就发轫于政治。可是,歌德表明,诗人,也就是文艺创作者要远离政治,要对政治做出准确的判断。创作者不应该过问政治,因为雅的文艺,碰上俗的政治,最终的结果往往令人忧伤。所以,穷极一生,歌德都尽力远离政治,保持一颗纯真的创作之心。我想,歌德之所以成为流芳百世伟大作家,远离政治就是他重要的品行之一。

  想到这里,我就不免想到许多*古代诗人,譬如李白、杜甫。李白,盛唐第一诗人,被誉为谪仙。小时候,读李白,读到一股海阔天空的气势,读到一派唯我是真的狂狷,那时候,我对李白的爱近乎疯狂。但是,当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界越来越宽,李白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李白,他给许多达人贵胄写信,信的内容大多以诗歌为由头,向这些人推荐自己,希望能入世为官,希望可以成就大业而大展宏图。

  可现实,却给了李白狠狠一巴掌,从20岁到死前,李白周游列国,假借诗歌的名誉,到处贩卖自己的治国大略,可惜的是,这其中,他历尽坎坷,备受奚落,通往成功的道路渐行渐远。虽然,这些岁月后,李白创作的诸多诗歌,越来越被人关注和喜爱,他渐渐声名鹊起,到最后变成一代诗仙。42岁那年,他终于进京面见了唐玄宗,可不曾想到,他治国伟略却未曾开始,就已经破灭。他仅仅是歌姬一般角色,他只能为玄宗的酒宴增色,只能为主人添光,如此之李白,离我也终于越来越远。终于,李白最终离开玄宗,并赋诗表明心意,仰天而走的李白,到底是做了一些什么跟政治有关的事情啊!

  但是,李白终究是李白,他没有成为大德大才的治国栋梁,却成为流芳千古的诗仙。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这到底李白出了问题,还是时代出了问题。可是,我在想,如果李白能远离政治,安心做文章,我们今天是否可以见到更多的好诗,更多的好文。或许,我们也见不到,李白没有这样的经历,他诗歌里的悲愤之情锐减后,我们还会爱上李白吗?

  所以,歌德才会说,诗人和政治,绝不可能诀别,只可能或近或远,不管在哪里,诗人在的地方,政治就不会缺席。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4

  哈哈,前往歌德世界的特快专列再一次停靠在了我们的校讯通车站!作为本次旅行的导游,就由我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吧。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们会了解到这本书的特点。首先它像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歌德在里面讲述了一些创作文学作品的方法,这些方法弥足珍贵,虽然记录和讲述它们的人早已消失在几百年之前的岁月里,但它们是经得起是时间考验的。这真的就是一本最好的作文书。

  这本书不光教你写作文,还有很多东西。它折射了歌德的特点——多才多艺,知识丰富,因此这本书囊括了诗歌、戏剧、画、雕刻等众多内容,此外还有哲学等更加深奥的东西。我们不得不佩服歌德了:他怎么懂那么多呢!这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不仅讲述做人的道理,写作的方法,连医学、化学都有所涉猎。看来歌德天赋过人真不是白吹的啊!

  这本书是分为一条一条的,每天的日期都标得清清楚楚。语言短小精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很多名言都可以拿来当座右铭。它和《论语》的性质不是一样的吗?同样是伟大的圣人,被崇敬他们的人记录下他们的一言一行,整理成册,公布于世,为后人所瞻仰。如果可以的话,《论语》也可以改成《孔子谈话录》吧!呵呵。

  这本书……算了,东西太多了,况且我读的还是简略的版本,真不知道原著的《歌德谈话录》,语言和知识容量会多么惊人!那就给大家概括一下吧。

  首先,这本书里提到了写作的方法,对年轻的作家的一些忠告(我相信它们能让许多年轻人少走弯路,这也正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然后,就是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领域的言论,接着是对政治发表意见,还有历史、某一个著名的人物、自己的好友评论,等等。从这些当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的(相信我,没错的!)

  介绍就到这里啦,下面大家自由行动吧!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5

  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

  这部*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歌德以其幽默的话语,一语道破当时的社会,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诗人,并多次指导本书作者艾克曼的诗歌创作,全书包括歌德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透彻分析,句句话语令人终生受用,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我一朝一夕能了解知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言语指引人的进步!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6)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3篇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1

  最近两天看了一些周国*写的《人生哲思录》,是他关于人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思考。曾经以为自己的想法和他有些相似或者类似,但是读了之后,发觉他比我更加理想化和不现实,也许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心态与现在的我的不同,看到的接触到不同,所以他对于物质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的低。或者他现在所处的环境的物质已经能够达到他所谓的“小康”,而他对物质的要求也就是小康的要求吧,因而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他是强调又强调的。

  贫困是可怜和可耻的,但是很多人在所处的环境中摆脱贫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会有层层的阻隔和障碍,老老实实的干活的人,可能摆脱贫困的.几率会更小。怎样摆脱贫困,达到小康,不仅是个人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而是社会环境首先要给予的,环境的优或者差,使得个人的努力或者事半功倍或者事倍功半。

  自己曾经是很怕自己的努力没有结果,很怕尽管自己努力了,但是还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在努力的同时会有所保留,不会全力以赴,这就是自己做事的缺点,是自己不能由衷做事的表现。

  表现真实的自己是自己向往的和需要的,但是表现真实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或者实现的,自己需要在清楚确认自己的需要和目标的时候,以表现真实的自己去做事情,去交朋友,以完全真实的心去感受周围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2

  本人最近在看周国*的《人生哲思录》,并不是我刻意变得深刻了,而是因为这几天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不上网,也不玩游戏,现代人没有电脑就特无聊,便找找消遣的杂志,没把杂志找出来,倒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这一翻,我才知道,我错过了一本怎样的好书。

  这本书是我在广州深圳八卦岭那个小小的书城买的,上面的扉页边角下,有我用纤细的圆珠笔记录着"购于20xx.7.16日,有雨"的字样,我似乎忘记了在四年前那个有点蒙蒙细雨的`下午是怎样的因缘拿起了这本书,也忘记了是怎样的购买冲动买下了这本书,总之四年来,我从来,没有翻过它,而它也静静的陪着我,从八卦岭到布吉,从深圳到南宁,它陪着我搬了10多次家,直到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它也终于安定下来,睡在我衣柜最底下的抽屉里。

  当我把它翻出来,非常的好奇,不敢相信是自己买下了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书呢?浅灰色的封面画着零星的几枝枯枝,简单而不耀眼的封面,有种淡淡的从容在里面。打开目录,上面写着这是一个探索境遇与心情,困惑与觉悟,执着,自我发现等等的书,是关于人生境界生活质量的书,是一本在我那个年龄看不懂的书——现在,我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读的明白了,有时候,它说的一些话,就象从自己心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会对自己说,对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个意思,它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呢?

  也许,这是一本年轻的自己买给未来自己的书,是因为相信自己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会拥有了足够的感悟和阅历,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与它共鸣,当我在阅读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的飞翔,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在喧哗,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读到更多好的书,今后少一点玩无聊的游戏。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3

  《人生哲思录》共分“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以及“精神家园”四编,每一编又具体分为若干不同的文章。由于这本书是周国*先生用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索、他的沉淀写出来的,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人生进行的哲学思考,感觉可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于是便不假思索买了回来。

  周国*先生的《人生哲思录》在篇幅上来说比较短,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质朴*实而又不失诗的光华,从内容上来说畅达深邃而又渗透着哲学思想,其思想深刻而又超然于世。虽然他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周国*先生在“情感体验”《幸福》这篇文章中写道: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周国*先生又写道: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周国*先生对幸福的定义如此简单!

  而我却在生命的旅途中对幸福要求的太高,以至于我苦苦寻觅、苦苦奔波,就像一个被生活所抽打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但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幸福答案,内心因而充满了痛苦与失望,人也因此变得消极起来。

  生活中的怨言与不满足源于内心充满的欲望太多,以至于被物化的双眼所遮挡看不到眼前的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

  就在节假日里学生发的一条条信息,就在空间里学生的一条条留言,就在课堂上学生幸福的微笑,就在课下学生的一声“老师好”。

  就在累了一天回到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就在儿子在怀中撒娇的喊“爸爸”,就在家人虽离的很远仍联系不断。

  读了《人生哲思录》,让我觉得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内心会得到安抚,它让躁动的心沉静安宁,它教我要淡泊名利沉淀自己。它让我认识到“对于体验幸福的人来说,是不会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因为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和幸福。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7)

——读传习录有感 (菁选2篇)

读传习录有感1

  如果领悟、并能切身实践王阳明的学说,那么人类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存在。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如果不去实践良知,那么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认识良知。

  因此,把王阳明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依照良知来行事。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

  对阳明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罗大众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

  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类不劳而获,懒惰、傲慢。

  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张朝阳近期的一篇采访是对此再好不过的解释了)。

  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

  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王阳明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可以说超出任何理论、学说,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部分的实践他的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状态变得好多了,内心充实、踏实、*静多了。

  开始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

  而自己的理想也从过去的要成为如何外在成功的人物,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内心的人。

  而从此也就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迷茫困苦。

  从这本书、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找到了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了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喜悦。

读传习录有感2

  十年前就有机会读《传习录》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本周(2015年3月底)终于看(听)完了。感谢当当引入的讯飞语音,没这个估计不可能完成本书阅读——可读性好差。

  说下我对王阴明的认识,此公提倡“心学”意思是修心哈;对儒学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还练过瑜伽之类闭气的功夫,有次叫门人把自己埋起来几天,后来挖出来还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这事儿,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说下本书给我的几个印象:

  所谓心学四要就是出于本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说的”性“,所谓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做主翁,这个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让我最没想明白的是——王认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书里提到他对朱熹观点的不同意见,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传习录》里几个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还是很有收获的。


传习录读后感10篇(扩展8)

——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

易中天《品人录》读后感1

  《品人录》令人不由佩服易中天先生站得高看得明,对*传统文化的渊源剖析丝丝入扣,对古代官场伦理洞察秋毫分明,读易中天先生《品人录》有感。曹操的才与情,或许社会的变迁,更多年后人们会给他更高的评价。我私下喜欢曹操与喜欢苏东坡的豁达、李白的诗意浪漫一样炽热。曹操诗作文学水*极高,意象清晰、襟怀开阔一挥而就,帝王口气、超人文采一气呵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唇齿留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警人心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叹惜时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尽心志。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功名利禄真的在他心里重要吗?一个人临终牵挂或许就是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曹操临终正有人性的光辉,幼子孤儿托付曹丕,言语哀切,安排妾妇分香卖履,眷恋亲情。书中高度评价曹操,富有真性情,是个可爱的奸雄,生前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唯是智慧超群,爱才用才不计德行与出身,挑战了*传统用人制度,得罪了*文化对人才的评价系统,一生以周公自诩,却落得“篡汉”罪名,“乱世奸雄”为其批注,文学成就也难帮他洗脱一分一毫。

  另一个品评人物是海瑞,得罪的却是整个古代官场操作机制,几次罢官,几番启用,次次都以失败收场。幸亏海瑞自始至终为官清廉,人品才得以保全。曹操可爱,海瑞可怜,一生坎坷,早年丧父、晚年丧子,中年丧气妻还惹来同僚弹劾。

  海瑞以身作则倡导道德清除积弊失败了,书中还提到张居正的考成法革新法令力图振作也失败了、申时行妥协调和安抚团结和稀泥充老好人也失败了,那么怎样的人物做怎样的事才能成功呢?看来集团操作机制与利益不可挑战不可得罪,每一个风气形成的小团体不也是如此吗?在这样的团体里待人处事水深着呢,或许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办法,不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自幼认为海瑞是官场标榜人物,必定是优秀的,青史记录的定是褒扬之词,读后感《读易中天先生《品人录》有感》。记得儿时常陪奶奶看戏,戏里的海瑞多么睿智多么无畏,常常一袭青衣,微服私访,调察民意,洗刷冤情,最后的胜利都是属于他的,善恶有报,快意恩仇,演员与观众的情感都抒发得淋漓尽致、舒畅张扬。看易中天如此无情批判人物性格与事情成败,内心震撼,悲怆苍凉夹带丝丝失落,在酷夏里竟是心凉!

  《品人录》对刘邦项羽的评价看得我心灰意冷,刘邦的影子永远存在于人群之中,项羽贵族式的教育败给了地痞流氓般的刘邦的权术,刘邦的成功增加了教育者的难度,刘邦对人性功利的透彻理解是其成功的原因,此时想起《道德经》对水的特性、对有与无的阐释,在此不是一次契合吗?知识才学再多有时不如善于争斗的人,使人不得不承认争斗更是非凡的学问与才能。

  书中对武则天的品度全面,武氏九死一生,宫廷争斗中获得胜利。最精彩是书中对武氏革命成功后后继何人的心理阐述部分,赋予侄子身后无人祭祀于己无利,赋予儿子还位李家心有不甘,赋予女儿权归异姓更是荒谬,革命成功之后迷惘为何革命?于是退了帝位,归称皇后,立下无字碑,任人评说。无字之碑,彰显武氏性格特征,时也、运也、命也,管了他人说些什么。

  书中详细分析了项羽性格特点,李治性格弱点,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认命时,命运是否能安然妥当把他安放在适当的位置。武氏由唐太宗才人到帝位,是命运使然,还是宫廷争斗使然,或者两者混合使然。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多么不易,常见和稀泥的老好人,总是圆滑溜过去,无为而治。若不在其位被逼要谋其政,唯有怀柔与铁腕兼施,寻求中间道路行走,或许能把事情做好。人心多功利,自古使然。所以刘邦封赏手下,让出生入死的下属封妻荫子颇得人心。徐敬业的“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却以失败告终,还让武氏赏识洛宾王的文采留下爱才佳话。

  读书中就这样边读边思,给了读书人无穷的乐趣!

推荐访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备案号:豫ICP备16002908号-1

Copyright©2024小目文档网 版权所有